课题: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动物的行为。
2.知道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能力目标
1.观看、阅读资料,讨论分析,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理解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 知道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 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3. 理解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家养过狗吗?
生:养过!
师:养过!你们家的狗会跳舞吗?
生:不会!
师:那好我们来欣赏一段小狗舞蹈的视频(播放视频)
师:狗狗跳舞是天生就会的还是生活中学会的。这一切与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密切相关。
新课:
师:现在我们一起学习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活中,我们总会发现动物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同学们能否举出一些例子?
生甲:鸭子取食、人吃饭等是取食行为。
生乙:狗遇见猫偷吃自己的食物时狰狞着面孔是防御行为。
生丙:如青蛙抱对、鸟类的筑巢、产卵都是动物的繁殖行为。动物进行的与繁殖有关的一切活动称为动物的繁殖行为。
生丁:如大雁冬天要飞到南半球去过冬属于迁徙行为。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正确。老师补充一下,防御行为是动物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的生存和对种群内的不同个体发出警戒的行为。迁徙行为指的是动物动物季节性地更换住所的行为。
师:我们知道动物体中有很多种行为方式。如果我们按照行为获得的途径划分:可以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哪俩种?
生: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师:请同学们观看视频说出什么样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播放视频)
生: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简单的,只受动物遗传因素影响的行为。
师:同学们能说出什么样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生:如婴儿吃奶、蜜蜂采蜜、蜘蛛织网、针刺缩手、鸟儿筑巢等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正确。现在我们来揭示学习行为的真谛。请观看视频《动物的学习行为》。(播放视频)
师:请同学们告诉我什么样的行为是学习行为?
生1:学习行为指的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比如说我们刚才观看的狗狗跳舞就是动物的学习行为。
生2:老师,我想问问,既然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通过环境因素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是不是环境越复杂多变,生物的学习能力越强。
师:是的!我们可以这样说。只要生物适应了复杂多变的环境,我们就认定它的学习能力强。
师: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理解,我们来阅读课本上的资料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下面哪些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哪些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问题2:资料一和资料二比较,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问题3:对比资料三和资料四,说说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
问题4:对比资料一和资料六,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师: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任务分配
现在我们分成四个大组,第一组回答问题1和对其他组的回答进行判断;第二组回答问题2;第三组回答问题3;第四组回答问题4.
反馈问题答案:
问题1:蚯蚓走迷宫、山雀偷喝牛奶和黑猩猩用树枝钓白蚁、摘取香蕉都是学习行为;红雀喂鱼母袋鼠与幼袋鼠,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都是先天性行为。
问题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学习行为则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动物的学习行为是比先天性行为更高级的一种行为。
问题3:虽然美国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是出于本能,但这对于美国红雀来说,是一种浪费,因为它喂养的金鱼对本物种的延续没有任何意义;从另一个角度说,任何动物都不可能靠父母喂养一生,如果一种生物一生只具备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这种生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等而被大自然淘汰。研究发现,就连动物界最低等的原生动物草履虫,也是有学习能力的。
问题4:有差别。动物越高等,神经系统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的种类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多成年动物都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综合。
(针对每个问题补充学生的不足,若学生回答正确则不再补充)
现在我们小结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
比较内容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获得途径 动物生物就有的 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决定因素 受遗传因素决定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意 义 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 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随堂练习
一、 判断下列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1.婴儿嘴唇碰到母亲乳头,开始吮吸。
2.小狗做算术。
3.燕雀替杜鹃孵卵,并哺育小杜鹃。
4.手碰到热壶,立即缩回。
5.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小鸡奔过来等待食物。
二、分析填空
1920年的一天,在印度加尔格达西南部的一个小城附近,一位牧师救下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孩。这两个女孩,大的有七、八岁,起名为卡玛娜,她后来活到了十七岁;小的不到两岁,救下后不到一年就死在了孤儿院里。卡玛娜喜欢用四肢爬行,白天缩在黑暗的角落里睡觉,夜里则象狼一样嚎叫,四处游荡,想逃回丛林。她有许多特征都和狼很相像:嗅觉灵敏,牙齿尖利,喜欢吃生肉,耳朵还能抖动。她十五岁时的智力水平大致相当于三岁半的儿童。
(1)母狼哺育婴儿长大的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是 ______行为。
(2)“狼孩”虽是人类的孩子,其表现与一个正常人的表现截然不同,却很像狼的行为。这说明了正常人的行为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________ 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________行为。
(3)越是高等的动物,其生活中的_____(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越多,越复杂,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_______,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也就越______。
板书设计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 生活中动物的的行为表现
多种多样的:有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迁徙行为等等
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简单的,只受动物遗传因素影响的行为。不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学习行为: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环境越复杂多变,生存下来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
比较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比较内容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获得途径 动物生物就有的 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决定因素 受遗传因素决定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意 义 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 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作业
请同学们回去以后探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