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10 垂直与平行 浙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10 垂直与平行 浙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04 16:1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垂直与平行》 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垂直与平行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理解垂直和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特殊的两种位置关系,会初步辨析垂线和平行线。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类、比较等环节,认识垂线和平行线,感知生活中垂直和平行的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垂直与平行的应用和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平行线”“垂线”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法及学法指导:在本节课的教法选择上,我注重体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采用“观察、想象、分类、比较、操作”等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
2、在本课时的学法指导上,我将让学生在感知想象、实际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进而使他们在交流中充分体验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深刻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三角尺。
学具:白纸若干、彩色小棒、尺子。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设置情景,感知想象。
第一层次:闭上眼睛,想象在一张白纸上两张纸的位置关系可能会有哪些情况,然后把你想象的画在纸上。
(设计意图:以音乐创设情景导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引导学生具有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第一步:展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各种情况。
通过刚才同学们画在纸上的两条直线的位置,我将学生画的总结以下四种情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采用“观察、想象、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
1、展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特征。(多媒体依次展示四幅图)
第一组:
(一组平行线)
第二组: (相交)
第三组: (延长后相交)
第四组: (相交)

第二步: 自主分类
第一种:分为两类: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2、3、4)/(1)。
第二种:分为三类:相交的一类,快要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即:(2、4)/(3)/(1)。
第三种:分为四类:相交的一类,快要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一类,相交成直角的一类,即(2)/(3)/(1)/(4)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以上各种分法,谈谈自己的想法。
第二层次:归纳认识,明确平行与垂直的含义。
第一步:揭示平行的概念:
教师演示两条直线不管怎样延长,永远都不会相交的动态过程,接着揭示平行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第二步:揭示垂直的概念
1、先让学生观察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并说说有什么发现。
2、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然后引出垂直的概念。
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4、同时让学生认识垂线和垂足。
第三环节:巩固拓展,加深认识。
1、现在我来做个练习,判断下面图形中的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1)
(2)
(3)

(4)

2、下面图形中的两条直线垂直吗?请你想一想并说明理由。
(1)
(2)

(3)
(4)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垂直与平行的现象,这是一幅警察叔叔带孩子们走斑马线过马路的情景。(小资料:据统计,每年我国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至少有10万人左右,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因此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做文明小天使。)
第四环节:全课总结,学会评价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样?(我们要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储存在大脑里。并在生活中不断去发现数学信息。)
五、板书设计:
垂直与平行
垂直:在同一平面内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平行: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六、教学反思
1、“平行与垂直”是学生学习直线及角的认识基础上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平行线”“垂线”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以音乐创设情景导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引导学生具有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3、所有一切活动都是依靠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