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4 有几棵树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4 有几棵树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04 16:1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几棵树》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通过创设情景培养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能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数学情感。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1页--有几棵树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过程。
2、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8加几。
教学难点:对“凑十法”的进一步理解;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答正确的给予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口算。
2、10的分成。
3、10加几的加法题。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春天吗?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田野里一片绿油油的景象。你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对,是植树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种很多的树来绿化我们的环境。在这一天,淘气和笑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到河边去种树。淘气种了8棵树,笑笑种了6棵树。你们能根据植树的情境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这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集中解决其中一个问题:一共有几棵树?(课件出示:有几棵树?)
(设计思考:指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探究,领悟算法
1、学生独立探究
师:谁能来列给这个问题列个算式呢?
学生列式。可能有: 8+6=14或 6+8=14。
师:8+6=14,哦,你们都知道他的得数了,你是怎样又对又快地计算出来的?介绍给大家好吗?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你们手中的小棒来代替小树,摆一摆,算一算8+6等于几?你是怎么计算的?你有多少种方法?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学生操作,思考,交流。
2、汇报方法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
学生代表汇报交流。可能有:
方法(1):先把6给8两个,还余4,2加8得10,10再加4得14。
方法(2):先把8给6四个,还余4,6加4得10,10再加4得14。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那么多的计算方法,我们利用了不同的方法算出了8加6等于14。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说给你的小伙伴听听。
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方法。
师:刚才,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说,他喜欢第一种计算方法:把6分成4和2,2加8得10,10加上4等于14,它还给这种方法取了个名字,叫“凑十法”。但是有的同学是“把8分成4和4,6和4加起来等于10,10再加4等于14”也叫“凑十法”。同学们在计算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四、归纳总结
师:8加几的数学儿歌(课件: 8加几,不用怕,借2个,凑成十,加余数,计算起来对又快。)
师:我们也一起来念一念吧!
(设计思考:新课标提倡算法多样化。本环节,我基于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对学生合理的方法给予肯定,在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感受了算法多样化。)
五、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读图动手圈一圈,如先把10圈在一起再算出结果。
指导完成练一练。
第一题:通过课件演示来巩固凑十法。
第二题:通过圈一圈,算一算体会凑十法的计算方法。
第三题:结合图进一步巩固进位加法。
第四题:直接口算出得数。
第五题:通过连一连来巩固进位加法。
六、全课总结   师:通过学习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一共有几棵树?
方法一:8+6=14(棵) 方法二: 8+6=14(棵)
八、作业
1.完成名师金典P53页1~4题。
2.完成练习辅导P44页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