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04 16:1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农 业 手 工 业 商 业
表现
作用
春秋后期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冶铁业、煮盐业、漆器制作等)
商业活跃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使用
1.促进了?????并为??
???创造了条件。
2.是?????重要标志
春秋时期经济发展表现
铁器牛耕促发展
私田大量出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矛盾





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社会方面将有何变化?
铁器牛耕促发展

表 现:
2.周王室统治势力大减,无力控制诸侯。
3.诸侯势力增强,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
周王被迫依附强大的诸侯
1.分封制瓦解,制度变化
根本原因: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结果影响:
周王地位下降,诸侯崛起





王室衰微——礼崩乐坏旧制溃
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表现、结果

原因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表现?
1.由于 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
为 ,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表现
2.诸侯为争夺霸主地位,以什么名义进行征战?
3.先后称霸,号令诸侯的分别是?
政治和经济
自身的利益
春秋争霸
实质:借尊王之
名,行争霸之实。

尊王是表面上诸侯国尊崇周天子,实际上利用周天子的影响号令诸侯。攘( rǎng )夷是抵御周边少数民族骚扰,领头讨伐夷狄( dí )就能得到各诸侯国的拥戴。
春秋争霸
请在教材P31春秋争霸形势图相应的位置,写出霸主名称。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春秋争霸形势图
春秋争霸
[ huán ]

任用管仲为相

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尊王攘夷

2.改革

3.策略

1.用人
结合P31相关事实 , 归纳齐桓公首霸成功原因





春秋争霸
4. 终成霸主
2. 楚王礼待
1. 重耳流亡
3.退避三舍

故事分享会
成语故事之晋楚争霸
春秋争霸
他决心改革,富国强兵,终于一鸣惊人,洗雪耻辱,成为中原霸主。
他当大王后,总是贪图享乐,天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
大臣们常劝他,他也不听,甚至还下令:谁敢再劝,就砍谁的头!
后来有位大臣用“五彩鸟”的隐语
劝我,他决定痛改前非。
1
2
3
4

故事分享会





成语故事之晋楚争霸

称霸西戎
秦穆公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越王勾践
春秋争霸

故事分享会
提示:评价历史事件,从正反两方面思考。
弊: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利1:有利于实现局部统一。
利3:推动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
材料一:“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 · 离娄上》
材料三:齐桓公改革:任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打
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材料二:春秋初,大小诸侯国有一百四十余,经过三百年的兼并和战争,
到春秋末只剩下了秦、楚、齐、燕……等十几个大国、强国。
——《文物春秋战国史》
春秋争霸
评价春秋诸侯纷争




利3:加速
民族交融





晋国自武公至景公,战车部队膨胀了六倍。单是马匹和革制披甲, 也绝非
晋本土能满足,而这正是游牧民族的优势。晋通过贸易、签条约等方式,获得军需物资。 ——《三晋古文化源流》

(齐桓公)把山戎的冬葱和胡豆
引进中原......
——《文物春秋战国史》

戎狄多居山间擅长步战。晋国吸取戎狄军事优势,逐步变车战为步战。
——《三晋古文化源流》

材料四
春秋争霸
军事文化交流
生活交流
经济交流
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融合的过程,包括政治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其方式有战争的客观推动和改革的主观促成。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民 族 交 融
百度一下
百 度 词 条
春秋争霸



诸华
诸夏
华夏族




中华
民族
春秋争霸
民族认同










































春秋时期动荡的社会局面,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
影响,主要影响有( )
促进了民族交融
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加剧了民族分裂的趋势
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春秋争霸
思维导图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祝 福 祖 国














敬 请 指 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