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相互作用章末复习
一、知识结构
1、力的概念
力的定义、三要素、图示法
2、力的种类
重力、弹力、摩擦力
3、力的合成与分解
平行四边形定则
能力要求
物体受力分析
知
识
要
求
力是什么?
1、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一个受力物体可以对应一个以上的施力物体
D、手对门的推力的反作用力是门对手的推力
2、下列各组力中,全部以效果命名的是
A、弹力、动力、斥力、分子力
B、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
万有引力
C、阻力、磁力、动力、支持力
D、压力、拉力、牵引力、浮力
二、知识点复习
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
由于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形变而要恢复原状
由于物体相互接触,又有挤压,而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G=mg(g=9.8N/mg)或用弹簧称称
可以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分析求出
1、滑动摩擦力
f=μF
2、静摩擦力
f=F外
竖直向下或垂直
水平面向下
垂直于接触面或沿绳子方向,与引起形变的外力反向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与物体作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重 力
弹力
摩擦
力
三、主要规律掌握
1、力的图示法
10N
F=40N
O F
三、主要规律掌握
2、弹力的方向确定
A
1、面与面
F
F
B
F
2、点对面
F
B
F
3、点对点
3、绳子
4、轻杆
三、主要规律掌握
3、摩擦力大小的问题
滑动摩擦力Ff Ff=μFN (注意处理好正压力FN,特别是在斜面上)
静摩擦力f0
利用二力平衡原理判断
物体从静止到相对滑动前fo=F外,滑动后转为滑动摩擦力,从静到动产生的摩擦力称为最大静摩擦力fm~f= μF正
因此:fm≥f0≥0
三、主要规律掌握
4、力的合成
把两个以上已知力(大小和方向已知)用一个力来代替其作用效果的过程。
可利用四边形定则
来确定合力的大小
和方向
F1
F2
F合
三、主要规律掌握
5、力的分解
把一个已知力分解
成两个分力的过程。
力的分解是有目的的,
是根据作用效果来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
过程。分解过程也遵守四
边形定则。
G
G1
G2
三、主要规律掌握
例题:物重G=10N 物体在外力F作用下仍能静止不运动,F=6N
求:静摩擦力f0
F
?=370
(sin370=0.6 cos370=0.8)
x
y
F
Fx
Fy
?=370
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按照其重力的作用效果,分解重力
试求出G的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竖直档板和斜面均光滑,试分析此时G作用的效果,并求出G的分力大小
三、主要规律掌握
6、物体的受力分析
作受力分解的步骤:
1、明确对象
2、隔离分析
3、标力图示
(重力、弹力
摩擦力)
A
B
对B进行受力分析,
B相对A静止
对B进行隔离法
受力分析
G
N
f0
o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1)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重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向下。
(3)重力就是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4)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5)形状规则的几何体的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
(6)用线悬挂的静止物体,细线方向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1)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2)物体受到摩擦力,则物体也一定受到弹力。
(3)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的方向可以不在杆的直线上。
(4)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的。
(5)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
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搁着三个质量和
直径都相等的光滑圆球如图,重心位置已经
标出,三球均处于平衡状态,支点p对球支持
力为N1,N2,N3.则( )
A N1=N2=N3
D N1>N2=N3
C N2 >N1>N3
B N1 用弹簧秤竖直挂一个静止的小球,则
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与小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球所受的拉力是由于小球发生了形变引起的
C、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与弹簧秤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与小球的重力大小相等的判断依据是牛顿第三定律
如图1-22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1N,0. B.0,1N.
C.2N,1N. D.1N,1N.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1)相互挤压的粗糙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2)发生相对滑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随正压力的大小的增大而增大。
(4)两个物体之间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不一定有弹力。
(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反。
(6)两个物体间的静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
一个物体沿粗糙斜面下滑,这个物体所受到的力是( )
A、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滑动摩擦力
B、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滑动摩擦力、
下滑力
C、重力、对斜面的压力、滑动摩擦力
D、重力、对斜面的压力、滑动摩擦力、
下滑力
如图示,A、B、C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有F=1N的两个水平力作用于A、B两个物体上,则地面对A物体、A物体对B物体、B物体对C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为( )
A.1N、1N、0 B.0、1N、1N
C.0、1N、0 D.0、2N、0
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B与地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32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如图1-34所示,用水平力F把重为G的木块压紧在竖直墙上静止不动,不计手指与木块间的摩擦力,当把水平力增加到2F时,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A.是原来的2倍.
B.是原来的4倍.
C.和原来的相等.
D.是原来的1/2倍
一块砖放在一长木板上表面的中间,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缓慢抬起木板的一端,而保持另一端不动,以下关于砖所受摩擦力大小随木板倾角增大的变化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问题1: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而且作用于同一点,它们的合力为零。已知其中的两个力F1=10N, F2=15N,试讨论第三个力的大小?
问题2:已知力F=10N,把它分解为两个力,已知其中一个分力F1与F的夹角为300,则另一个分力F2的最小值是多少?
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0时,合力大小为20N,当它们间的夹角为1200时,合力的大小为多少?
在对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时,有唯一解的条件是( )
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B、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方向
如图所示,轻质硬直杆AB水平插入竖直墙内,B端有一轻滑轮。现取一柔软绳将其一端固定在墙上C点,跨过定滑轮,的另一绳端挂一重为G的物体。已知绳与墙面间的夹角为60o,滑轮轴心处摩擦不计,则滑轮轴受到的压力为
(A) G (B)G/2 (C)G (D)2G
如图示,重G=100N的物体挂在水平轻杆OA的O端,A端与竖直墙铰链,OB是与水平杆成30°的细绳将杆O端拉住,则由于物体的重力造成的OA杆与OB绳受的力各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