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 册次:下 学校: 教师:
课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P69例1)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编排体例与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编排体例与编排层次基本相同。同样采用左右对比编排的方式,按照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动手操作—整理算法—突出重点的层次进行编排,同时将直观图与表示口算过程的算式相对照,突出算理。最后通过比较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深刻领悟“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
承前启后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减)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2.能用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书减整十数和两位十减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比较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点。
化解措施
创设情境、讲解归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计数器等。
学生:口算卡、小棒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1.口算:
73+30= 40+5=
36+20= 21+50=
60-30= 30+8=
36+2= 21+5=
2.设疑: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得真不错,那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明白了。(板书课题: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1.开火车口答,然后指名说一说36+20和36+2这两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2.明确本节学习内容,并齐读课题。
1.口算。
15-8 = 7
84-80= 4
59-30= 29
70-20= 50
55-50= 5
69-7 = 62
51-50= 1
64-60= 4
57-4 = 53
37-5 = 32
94-80= 14
58-7 = 51
66-60= 6
43-3 = 40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学习例1。
(1)出示例1(1)情境图。
/
师:我们学校的图书室又买回来一部分新书。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
35-2=
(4)你想怎样算?先考虑考虑,想好了跟同桌说一说吧!
(5)在学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板书:
先算5-2=3,再算3+30=33
2.学习例2。
多媒体出示例1(2)情境图。
/
(1)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独立列出算式吗?学生列算式,教师板书:
35-20=
(2)学生探索算法。
①师:同学们,请你们开动小脑筋,如果喜欢借助学具的话也可以,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你们肯定会有收获的。
②学生设想,独立操作。
③组织学生交流。估计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第一种:用摆小棒或拨算珠的方法来计算。在学生交流时让他们到投影仪上来摆一摆,拨一拨。着重让学生说说:减20“怎样减。
第二种:
想20+(15)=35,
所以35-20=15
第三种:把35分成30和5,30-20=10,10+5=15
3、比较35-20和35-2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这两道题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呢,请你们仔细观察观察,相信你们肯定会有发现的。
(2)分组讨论、交流、补充,归纳出两题的异同点。
(不同点:减整十数要从十位里减,减一位数要从个位里减。)
(1)观察图片,说一说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3)学生列算式,教师板书。
(4)你想怎样算?先考虑考虑,想好了跟同桌说一说吧!
(5)指名交流算法。
/
2.(1)小朋友们将条件和问题完连起来整地和同桌说一说,再列出算式,教师板书。
(2)四人一组,动手摆一摆、算一算。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吧!
摆一摆。
/
想20+(15)=35,所以35-20=15
/
3.(1)仔细观察这两道题,你会有什么发现呢?
(2)分组讨论、交流、补充,归纳出两题的异同点。
齐读:减整十数要从十位里减,减一位数要从个位里减。
2.看图填空。
/
(1)△和○同样多的部分是( 5 )个。
△比○多( 2 )个;○比△少( 2 )个。
3.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
41+( 4 )=45 ( 5 )+53=58
61+( 20 )=81 ( 55 )-30=25
56-( 3 )=53 ( 67 )-15=52
4.应用题。
(1)小伟有30本/,小红有35本/,小红比小伟多几本?
35-30=5(本)
(2)一辆汽车上午运货68箱,下午运货60箱,下午比上午少运多少箱?
68-60=8(箱)
(3)飞机场上第一次飞走25架/,第二次飞走20架/,
两次一共飞走多少架?第二次比第一次少飞走多少架?
25+20=45(架)
25-20=5(架)
(4)李力用彩纸做花,已经用了45张,还差10张,李力要用多少张彩纸?
45+10=55(张)
(5)一年级一班有24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一年级一班
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女同学比男同学少几个?
24+20=44(个)
24-20=4(个)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的第1题。
2.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的第2题。
1.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每一组题的异同点。
2.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然后全班订正。
/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同学们,今天学得都很认真,肯定有不少收获吧!能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吗?
小结: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都是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即几个十减几个十、几个一减几个一。但是,两位数减一位数,要先算个位上的数减个位上的数;而两位数减整十数,先算十位上的数减十位上的数。
2.这堂课,你们积极动脑,勤于思考,收获可真多呀!你们肯定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的。
/
苹果比梨少多少个?梨比苹果多多少个?
23-20=3(个)
23-20=3(个)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
35-20=15 35-2=33
//
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
培优作业
小明和小华都非常喜欢踢毽子,这天,他们决定比一比。小朋友都来为他们加油数数。小明先踢,他一下子踢了20个。小华接着踢,他踢了25个,小华胜利了。他比小明多踢多少个?
/
25-20=5(个)
名师点睛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都是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即几个十减几个十、几个一减几个一。但是,两位数减一位数,要先算个位上的数减个位上的数;而两位数减整十数,先算十位上的数减十位上的数。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整十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算法异同点”设计微课。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减)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 册次:下 学校: 教师:
课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减)(P70例2)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例2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这既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分为3个层次编排。第一个层次是引入层次,学生要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第二个层次是列式并计算的层次,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理解算理,探索算法,这是重点教学的层次。教材在这里呈现了两种算法,左边的算法是“破十减”,由前面的教学迁移而来,便于学生理解“退位”的道理。右边的算法是用数的组成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类似于竖式口算,既突出了退位,又为后续学习作了铺垫。第三个层次是对照小棒直观图,整理并交流口算方法的层次,在算式下面标注出口算过程,算出得数,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承前启后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减)→ 笔算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难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化解措施
创设情境、讲解归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等。
学生:口算卡、小棒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1.口算:
(出示口算卡片)
11-5=
36-4=
29-3=
16-8=
12-4=
13-6=
2.设疑: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得真不错,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明白了。(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1.开火车口答,然后指名说一说12-4和13-6这两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2.明确本节学习内容,并齐读课题。
1.口算。
57-3= 54
65-4= 61
89-7= 82
37-5= 32
10-6= 4
14-7= 7
15-9= 6
13-8= 5
50-6= 44
34-7= 27
85-9= 76
63-8= 55
43-7= 36
52-9= 43
74-6= 68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同学们,我们不但要学习好,还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上级领导对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视,还要求我们的体育老师带领大家学习踢足球呢!
出示情境图。
/
(1)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
(2)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3)要解决这个问题,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6-8=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计算方法。
(1)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
①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6-4、29-3等算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36-4、29-3等算式计算时都能直接在个位上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②不够减怎么办呢?(学生摆一摆,教师巡视)
(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师:谁来跟大家说说摆小棒的方法。学生在投影上展示并说算法。
算法一:从10根小棒里去掉8根剩下2根,再和26根合起来是28根,10-8=2,26+2=28。
算法二:从30里拿出2和6合成8,30-2=28。
算法三:8-6=2,30-2=28。
算法四:把36根小棒分成20根和16根,16-8=8,20+8=28。
算法五:从30根里拿出8根还剩22根,22+6=28。
结合学生的回答,师板书:36-8=28
3.仔细观察这道题的算法,你会有什么发现呢?和前面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有什么不同呢?
小结:在计算时,有很多的算法,只要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的又对又快就可以了。(指题)这样的减法算式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1)观察图片,说一说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3)学生列算式,教师板书。
2.你想怎样算?先考虑考虑,想好了跟同桌说一说吧!
(1)①小朋友们,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6-4、29-3等算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36-4、29-3等算式计算时都能直接在个位上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②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想想你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方法。
(2)谁来跟大家说说摆小棒的方法。(学生在投影上展示并说算法。)
/
/
/
/
/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补充,归纳出自己的发现。
(1)当个位不够减时,
①不能用减数减被减数。
②不能忘记从十位退“1”。
(2)不同点:减整十数要从十位里减,减一位数要从个位里减。
2./
67+3 > 67-3
54-8 < 50
78-5 > 78-50
26+5 = 5+26
3.想一想,填一填。
(1)
单位:台
/
/
原有
46
54
卖出
9
34
现有
37
20
(2)70 连续减 7,写出每次减得的差。
/
4. 应用题。
(1)苹果和梨一共有83个。
/
/
/
83-50=33(个)
(2)
/
/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70页上面的“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70页上面的“做一做”第2题。
1.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然后全班订正,教师评价。
①小红买一本《科技画报》,她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钱?
50-9=41(元)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课上自己表现如何?哪位同学表现较好,好在哪儿?
小结: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所以正确率很高。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力争取得更大的进步。
2.易错提示:当个位不够减时,①不能用减数减被减数。 ②不能忘记从十位退“1”。
②小华带了50元钱,可以买哪两本书?
①20+9=29(元)
②20+22=42(元)
③9+22=31(元)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退位)
36-8=28
/ /
培优作业
1.在同一个算式的( )里填上相同的数。
(1)30-( 4 )=22+( 4 )
(2)51+( 7 )=65-( 7 )
跳绳比赛中,小红和参加比赛的每个人握了一次手,一共握了39次。参加跳绳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39+1=40(人)
名师点睛
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时,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千万不能用减数减被减数,更不能忘记从十位退“1”。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法多样化”设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