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复杂的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 册次:下 学校: 教师:
课题
稍复杂的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P87例3、例4)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例3的第一小题仍然教学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但与例2有两点不同:一是图形由实物抽象为几何图形;二是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要通过计算相邻两项数量的差来找出。在第一小题教学的基础上,例3第二小题没有直观图形规律的形象支撑,只研究抽象的数字的排列规律:等差数列,即后一项是前一项加或减一个固定的数得到的。
与前面的例题相比,例4的规律最为隐蔽,也最为复杂,学生要研究每一个完整的数组中3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发现了数量关系即发现了规律。本例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加、减法和数的组成的知识。为了降低难度,教材让一些数字保持不变,以方便学生观察和思考。
承前启后
简单的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稍复杂的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初步认识稍复杂图形、数字及简单的数与数之间的排列规律,能够发现数与数的排列规律并能按规律填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找数字排列规律的一般方法。
化解措施
创设情境、讲解归纳;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卡片等。
学生:正方形卡片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1.同学们,你们喜欢摆图形吗?课件出示下图:
/
/
你能接着摆一摆吗?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然后汇报给全班同学听!
2.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图形、数字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摆图形吗?接着摆一摆吧!
/
/
预设1:后一幅图比前一幅图多一个正方形。
预设2:后一幅图对应的数比前一幅图对应的数大1。
/
2.明确本节学习内容,齐读课题。
1.按规律填出下一个数。
/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课件出示例3(1):
/
/
拿出自己的学具摆一摆。
把你找到的规律与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全班汇报。
/
/
小结:这里不再是图形颜色上的变化了,而是图形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图形有规律地排列的背后是数字的有规律的排列、,图形和数字的形式虽然不同,但它们表示相同的规律,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用语言表述得也非常清楚,真棒!
今天找的规律与原来学习的规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你们不但找到了规律,还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3.课件出示例3(2)的第一小题:
/
这里有一组数据,但是,没有图形参照。你还能找出这组数据中的规律吗?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4.学生独立完成例3(2)的第二小题。
小结:不管有没有图形,在数量上它们都是依次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找规律时,只要算出每相邻两个数的差就行了。
出示例4: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
/
小结:真不错,同学们已经可以自己找到规律并运用规律自己解决问题了。这道题是找每组图形中3个数的关系,都要符合同样的数量关系才行。
先独立摆一摆再和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
/
预设1:第一组图形再往后依次摆12个、14个、16个……因为前面的图形都是后一幅图比前一幅图多一列2个正方形,那么10的后面应该摆12个,12的后面应该摆14个……
预设2:第一组图形中正方形的个数对应的数中,前一个数加2就得后一个数,10+2=12,
12+2=14
……
预设3:第二组图形是后一幅图比前一幅图少一列2个正方形;图形中正方形的个数对应的数中,前一个数减2就得后一个数。
2.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汇报。
预设:这些图形的规律不是重复出现的,而是依次增加或减少。
3.你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吗?
预设:前一个数加5就得后一个数,20+5=25, 25+5=30,30+5=35。
4.学生独立完成例3(2)的第二小题,再和同桌说一说。(前一个数减4就得后一个数。)
5.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
/
预设1:我发现下面都是40。
预设2:我发现上面左边的数减去右边的数都等于40。
预设3:我发现下面的数加上上面右边的数都等于左边的数。
2.在空白圆圈里填上适当的数。
/
/
3.括号里填几?
(1)3 5 7 ( 9 ) 11
(2)6 9 12 15 ( 18 )
(3)( 10 ) 8 6 4 ( 2 )
(4)19 15 ( 11 ) 7
(5)4 7 10 13 ( 16 )
(6)84 72 60 ( 48 ) ( 36 )
哪一行与其他三行的规律不同?请找出来,在( )里画 “×” 。
(1)
1,2,3,4,5( )
2,3,4,5,7(×)
5,6,7,8,9( )
4,5,6,7,8( )
(2)
5,10,15,20( )
20,25,30,35( )
75,80,85,90( )
10,20,30,40(×)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87页上面的“做一做”的第1题。
2.完成教材第87页上面的“做一做”第2题。
1.完成后组织全班交流数字的变化规律。
交流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2.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然后全班订正。
(3)
12,22,32,42( )
34,44,54,64( )
25,36,47,58(×)
46,56,66,76( )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规律不再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而是每次增加或减少同样的图形个数或数字,还可能是找每组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希望同学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对待生活中的规律,发现更多的规律。
2.易错提示:每组图形中几个数的关系,都要符合同样的数量关系才行。
(4)
5,9,13,17( )
6,12,18,24( )
8,16,24,32( )
9,10,12,15(×)
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
/ /
/
培优作业
按箭头的方向读数,再想想空格里应该填上哪些数?
/
提示:按照箭头的方向依次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名师点睛
每组图形中几个数的关系,都要符合同样的数量关系才行。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每组数的变化规律和数量关系”设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