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 册次:下 学校: 教师:
课题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P88例5)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例5让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除了让学生继续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外,重在让学生运用知识,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是计算也不是数数,而是利用规律来解决。
从解决问题过程的角度来说,例5都有所突破。在“阅读理解”中,关键是要发现珠子的排列规律,这也是对本单元知识的直接运用。在“分析解决”阶段,还应确定从哪一侧开始继续串珠子,既可以从右侧开始,也可以从左侧开始。在“回顾与反思”中,以操作的方式进行了检验,丰富了学生检验与回顾的方法。
承前启后
找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排列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掌握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及推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排列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化解措施
动手操作、讲解归纳;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珠子的图片等。
学生:圆片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1.复习: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找规律》,你能按规律接着往下画吗?
(1)
▁▁ ▁▁ ▁▁
(2)
/
/ ▁▁▁
2.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穿手链吗?小红按规律穿了一串手链,但是掉了2颗珠子,掉了哪两颗?你能帮助小红吗?
学生说一说,教师出示课件进行演示。
(1)
/
(2)
/
2.小朋友们喜欢穿手链吗?和同桌说一说吧!
1.盖住的图形应该是什么颜色?
(1)
//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课件出示例5:
/
结合手链图,说一说题意。
①先观察珠子的排列,你找到的规律是什么?
②问题是什么?
怎样解答呢?
刚才同学们都是从左边开始看的,可以从右边开始吗?
/
小结:从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方向看,找到的规律是不一样的,但是答案是相同的。
解答正确吗?
利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她的手链,看看符合她穿的规律吗?
1.(1)先和同桌说一说,然后全班汇报。
①这串手链是用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穿起来的,但是掉了2颗珠子。
②到底掉了哪两颗珠子呢?
(2)小朋友们,手链中的珠子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呢?四人一组说一说你的想法吧!
预设1:我可以先把重复的部分圈起来。
/
预设2:根据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的排列规律,就会发现:最后一组只有1颗黄珠子,少了1颗黄珠子和1颗蓝珠子。
预设3:我是通过用圆片摆一摆发现少了1颗黄珠子和1颗蓝珠子。
利用你手中的学具摆出她的手链,看看是不是符合她穿的规律。
/
(2)
/
/
2.哪两行的规律相同?
/
第一行和第三行的规律相同。
3.你能接着往下画吗?
/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88页上面的“做一做”。
交流时教师应注意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2.完成教材第90页练习二十的第9题。
3.完成教材第90页练习二十的第10题。
1.完成后组织全班交流珠子的变化规律。
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然后全班订正。
先找出每组中图形和对应数字的变化规律,再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规律不同的一组。
应该这样接着画。
/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了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希望同学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对待生活中的规律,发现更多的规律,并且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
2.补充强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时,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哦。
板书设计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
//
(1)知道了什么?
(2)怎样解答呢?
(3)解答正确吗?
培优作业
珠子按规律串在一起,想想盒子里有( 9 )颗珠子。
/
提示:盒子里有四颗黑色的珠子和五颗白色的珠子。
名师点睛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时,要先找一找排列规律,还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哦。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图形的排列规律”设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