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2.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课件(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0-05 08:2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黄鹂鸟和蜗牛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 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 蜗牛背著那重重的壳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阿树阿上两只黄鹂鸟 阿嘻阿嘻哈哈在笑它 葡萄成熟还早地很哪 现在上来干什么 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 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视频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 取食行为 防御行为
攻击行为 繁殖行为
育雏行为 迁徙行为
等等将以下动物行为进行分类①北极熊吃奶、②丹顶鹤学飞、③黑脸琵鹭育雏、④警犬学艺、⑤蜘蛛结网、⑥侏儒鸟求偶。
生来就有的:学习获得的:① ③ ⑤ ⑥② ④ 概念先天性行为:动物???? 就有的,由动
物体内的??? ??? 决定
的行为。学习行为:在??????? 因素的基础上,通
过???? 因素的作用,由
和? 而获得的
行为。提练关键词北极熊吃奶,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哭、抓握物体。
蜘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
丹顶鹤学飞
动物园里的猴子集中到游客多的一侧索取食物。
人类想要像小鸟一样飞翔,但终究是飞不起来。
一直生活在笼中的鸟不会飞;到国外生活和学习一段时间外语进步很快。生来就有学习遗传物质决定生活经验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环境因素的作用概念先天性行为:动物???? 就有的,由动
物体内的??? ??? 决定
的行为。学习行为:在??????? 因素的基础上,通
过???? 因素的作用,由
和? 而获得的
行为。生来遗传物质学习生活经验遗传环境P48—49资料分析:分组讨论区分6则资料所描述的行为。
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分析资料3,试说说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
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生来就具有的 出生后学习获得的由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必不可少的,生存的基本保证。不断适应多变的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蜜蜂采蜜、
亲鸟育雏大山雀喝牛奶、
黑猩猩钓取白蚁印度狼孩的故事 思考:从这个故事中,你们对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这对你们有什么启示?小结: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必不可少,是生存的基本条件有局限性后天的,在遗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比较高级 请 选 择作业:1、拟定一个观察计划,观察一种动物的行为,并做好观察记录(包括照片、录像)。
2、尝试设计制作一个小鼠走的“迷宫”。
谢谢大家!
试着区分鹦鹉学舌
小狗算算术
老虎跳火圈
蜘蛛织网
蚕吐丝
鸟筑巢
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1、动物具有“学习能力”,有利于( )。
A、找到食物 B、逃避敌害
C、找到配偶 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2、下列各项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马戏团里的狮子表演节目 B、老鼠打洞
C、小狗作算术 D、蚯蚓走迷宫
3、下列几种动物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野鸭的迁徙 B、蜘蛛结网
C、蜜蜂采蜜 D、? 山雀偷吃牛奶检测DDB下列各项中,属于捕食行为的是( ),防御行 为的是( ),繁殖行为的是( ),迁徙行为的是( )。
A、? 狮子追捕羚羊
B、一只母猪哺育者8只小猪
C、黄鼠狼遇险释放臭气
D、秋后大雁南飞
检测ACDB
1、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大雁南飞 B黄牛耕地
C狗辩主客 D老马识途
2、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蚯蚓 B青蛙 C蝗虫 D黑猩猩
3、在紧急情况下,很多动物都喜欢假死,这种行为属于( )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迁徙行为
ADB检测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 )
①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②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③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
④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A ① ③ B ② ③ C ② ④ D ① ④A检测1、母狼如果在哺乳期失去幼仔,它会继续哺育其他动物的幼仔甚至人类的婴孩。母狼的这种行为属( )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中的繁殖行为
D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的学习行为C2、动物具有学习行为,其意义是( )
A便于找到食物 B能够逃避敌害
C便于找到配偶 D能够适应复杂的环境D检测 2、3、5是先天性行为,1、4、6是学习行为。讨论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而学习行为则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 先天性行为有一定的局限性;学习行为是比先天性行为更高级的一种行为。 有差别。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就越差。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虽然美国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是出于本能,但这对于美国红雀来说,是一种浪费,因为它喂养的金鱼对本物种的延续没有任何意义;从另一个角度说,任何动物都不可能靠父母喂养一生,如果一种生物一生只具备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这种生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等而被大自然淘汰。研究发现,就连动物界最低等的原生动物草履虫,也是有学习能力的。印度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孤儿院去抚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在孤儿院里,人们首先对他们进行了身体检查,发现他们身体的生物系统是正常的。这两个狼孩虽然长得与人一样,但行为举止却完全和狼一样,她们白天睡觉,夜晚出来嚎叫,她们用四肢爬着走路, 喜欢单独活动,怕火和光,也怕水,不让人们替她们洗澡。
她们不吃素食而要吃肉,吃时不
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
开吃。每天午夜到清晨三点钟,
她们像狼似地引颈长嚎。 于是研究者就在人类的正常社会环境里对其进行训练,教他们识字,教他们学习人类的基本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大狼孩卡玛拉在2年后,才会说两个单词,4年后才会说6个单词,第7年才学会了45个单词。为使两个狼孩能转变为人,人们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尝试。结果是小狼孩阿玛拉在回到人间的第11个月就死去了, 大的狼孩卡玛拉活到1929年也死了。 这些故事说明了什么呢?描写动物的古诗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