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18课 美国的独立
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列宁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五:教学活动设计
六:板书设计
1、美国独立战争,是以民族解放战争的形式进行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其性质具有双重性。从资产阶级革命的角度,可以加深学生理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旧秩序的冲击。
2、世界历史是由国别史构成的,美国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3、美国是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中美友好关系对中国至关重要。而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与仅仅200多年历史的美国相比差距很大。引导学生合理地看待中美之间的差距,并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
九年级学生
知识经验:
能力基础:
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历史了解有限
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
九年级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此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学一部分教材上的内容,重难点 就采用问题探究法和讨论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做到主动参与、大胆质疑。
?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独立战争的进程使学生认识到:人民敢于斗争,就能战胜强大敌人,赢得国家和民族的新生,激发学生们树立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②通过学习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该宪法在当时的进步意义,但又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③通过分析《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建立;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独立战争的原因、进程;
《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
美国《1787年宪法》和联邦政府的建立。
运用阅读理解方法去感知教材。
运用分析、比较方法去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
运用整体认知的方法去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联系。
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独立宣言》的发表
确定依据 :分析这一问题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理解文化国家的多样性。
确定依据:涉及到政治方面的内容,学生还没学到法国启蒙运动,会对理解造成一定困难。
32分钟
对背景的学习,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出示探究问题, 视频展示后,学生完成任务:
一、分析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概况,包括美利坚民族是怎样形成的。二:结合华盛顿与管家的书信,分析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经济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什么这样做?导致什么结局?三、讨论:面对英国的高压政策,反抗还是忍受?
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全面分析独立战争爆发的背景。
这种“自主学习、探究的方法”符合启发式原则,体现了教师主导性和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也符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达到教授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机统一。
目标导学一:独立战争的背景
——面对英国的高压政策,反抗还是忍受
两封书信透露了什么信息?
尊敬的华盛顿先生:
近来英国规定糖、烟草、棉花、木材等货物只能运销英国,不得直接进口欧洲其他国家的商品。商业契约、广告、执照、新闻纸类、毕业证书等需缴纳印花税。马萨诸塞州人民举行了很多抗议集会
--您的管家
马萨诸塞州政府和人民的行为,虽然会带来某些不可知的后果,但无疑是进步的,是值得人民肯定的。
--华盛顿
2:英国殖民统治者对北美经济的发展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什么这样做?结局怎样?
目标导学二:独立战争的经过
——面对强大的英国,独立还是和解?
一、结合图表和资料分析面对强大的英国,是坚持反抗还是和解?并明确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
二、学生分组归纳独立战争的过程,(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关键信息,提醒学生列出提纲并进行讲评)。让学生结合《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使史实与地图相结合。
设计意图:采用图示教学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在看图识图的过程中了解、掌握基础知识。
三、国家建立了,但战争并未结束,请学生结合课文中《独立宣言》的材料,理解分析其民主思想和意义。
四 、分析概括独立战争获胜的原因及战争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美力量对比
面对强大的英国———独立?和解?
目标导学二:独立战争的经过
国别 英国 美国
经济 老牌殖民国家 年轻国家
人口 3000万 不到300万
军事 强大海军,训练有素正规军,物资足 无海军,临时招募的民兵,物资奇缺
战争性质 殖民压迫 独立战争
你对他们俩的立场有什么看法?
美国独立战争简表
1.爆发:
2.建军:
3.建国:
4.转折:
5.胜利:
6.独立:
1775年 来克星顿枪声
1775年 大陆军 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
1776年 《独立宣言》
1777年 萨拉托加大捷
1781年 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
1783年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民族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
采用图示教学法,形成时空观
经过(1775----1783) 性质
目标导学三:《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
——面对新生的国家,分权还是集权?
由学生阅读教材,概括1787年宪法的内容,并结合选自《美利坚和众国宪法(1787年)》的一段材料,思考:《独立宣言》上规定“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为什么《1787年宪法》中对选举人有“资格”规定?如何客观评价《1787年宪法》?以此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并拓展延伸:在美国宪法下,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执政期间美国实力不断增强,国土不断扩张。
树立全球史观,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激发兴趣。
1、美国为什么要制定1787年宪法?
2、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如何客观评价《1787年宪法》
“战争时期的第一人 ,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八年军旅 八年总统
第四部分:拓展——评价华盛顿
联系中国历史
《1797华盛顿做的决定》
华盛顿卸任,回归庄园
留下了总统不过两届的传统
《1796乾隆大帝的决定》
禅位与儿子,“太上皇”仍然紧握大权
纪晓岚为乾隆50寿辰献上一副祝寿联。其联是:“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五十(年)圣寿,自今而后,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华盛顿62岁生日时,国会部分议员建议休会半小时去给他祝寿,《国民公报》严厉指责这种做法是“臣民对君主的一种效忠仪式—有君主制的味道”。
《华盛顿过生日》
《乾隆过生日》
美国独立
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经过:1775-----1783 八年
结果:独立 制定1787年宪法,用法律巩固革命成果
影响:1、性质双重性
2、国内意义、国际意义
第18课《美国的独立》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美国的独立》。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五:教学活动设计、六: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
1、美国独立战争,是以民族解放战争的形式进行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其性质具有双重性。从资产阶级革命的角度,可以加深学生理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旧秩序的冲击。
2、世界历史是由国别史构成的,美国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3、美国是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中美友好关系对中国至关重要。而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与仅仅200多年历史的美国相比差距很大。引导学生合理地看待中美之间的差距,并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
二、说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此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学一部分教材上的内容,重难点我说采用问题探究法和讨论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做到主动参与、大胆质疑,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智力水平和认识水平都得到发展。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以下基础知识: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建立;美利坚民族的形成;独立战争的原因、进程;《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美国《1787年宪法》和联邦政府的建立。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阅读理解方法去感知教材。运用分析、比较方法去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运用整体认知的方法去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学习美国独立战争的进程使学生认识到:人民只要敢于斗争就能最终战胜强大敌人,赢得国家和民族的新生,从而激发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②通过对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该宪法在当时的进步意义,但又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③通过分析《独立宣言》和美国1787年宪法,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以及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独立宣言》的发表。确定依据 :分析这一问题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又能使学生理解文化国家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1787年宪法 》确定依据:涉及到政治方面的内容,学生还没学到法国启蒙运动,会对理解造成一定困难。
五、说教学活动设计
我的教学流程是:激趣导入——新课学习——拓展延伸三个部分:
导入时,采用的视频是今年9月才上市的苹果 XS Max 新广告,学生感知美中科技的领先时,学习兴趣得以调动。
新课学习过程是以独立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为线索设置三个目标导学,分别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目标导学一:独立战争的“背景”部分?
——面对英国的高压政策,反抗还是忍受
关于背景的学习,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出示三个目标探究问题,视频展示后,要求学生完成任务:
一:结合史实分析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概况,包括美利坚民族是怎样形成的。
二:以华盛顿与管家的来往书信为资料,分析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经济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什么这样做?导致什么结局?
三、学生讨论:面对英国的高压政策,反抗还是忍受?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全面分析独立战争爆发的背景。
这种“自主学习、探究的方法”符合启发式原则,体现了教师主导性和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也符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达到教授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机统一。
我把华盛顿与管家的书信展示一下,这种情境设置,容易进入角色,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目标导学二:独立战争的“经过”部分?
——面对英国的强大,独立还是和解
一、结合图表和资料,分析:面对英国的强大,独立还是和解?结合材料明确不同的立场,是因为国家利益是第一位的。当双方都坚持自己的立场,矛盾不可调和时,就用最直接的方式解决了。
二、学生们分组归纳出独立战争的过程,(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关键信息,提醒学生以时间为线索归纳基础知识并进行讲评)。让学生结合《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使史实与地图相结合。(设计意图:采用图示教学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在看图识图的过程中了解、掌握基础知识。)
三、了解独立战争的过程后,强调:国家建立了,但战争并未结束,之后的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是战争的转折点!战争的胜利有哪些因素呢,与《独立宣言》有没有关系呢?
再次结合图表和教材,讨论分析:从表中分析,应该是英国胜利,为什么结果却是美国取得胜利??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提醒:一分钟兵、大陆军总司令、战争的目的、欧洲国家的态度以及课文中《独立宣言》的材料,从而分析出多种因素促使美国取得胜利,并理解分析《独立宣言》的民主思想和意义。那么,独立战争胜利的意义迎而解了。
目标导学三:“结果”部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
——面对新生的国家,分权还是集权
展示1760年左右的世界一组图:进行解说,美国诞生的同时期,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法国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摧毁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共和制。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君主专制制度。中国此时是乾隆帝在位,是封建专制鼎盛时期。那么新生的美国,如何管理国家呢?学生会说:制定1787年宪法,巩固革命成果。于是,出示学习目标:
1、美国为什么要制定1787年宪法?
2、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如何客观评价《1787年宪法》 ?
由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完成前两个任务,评价1787年宪法时,结合选自《美利坚和众国宪法(1787年)》的一段材料,思考:《独立宣言》上规定“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为什么《1787年宪法》中对选举人有“资格”规定?如何客观评价《1787年宪法》?以此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并拓展延伸:在美国宪法下,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执政期间美国实力不断增强,国土不断扩张。验证了华盛顿的想法是正确的,在法律之下,其他人也能把国家治理好。
第四部分:拓展——评价华盛顿。课堂时间不够的话,就给学生留做回家作业。课堂时间允许的话,就与学生一起结合华盛顿的主要事迹,八年军族八年总统,并联系中国乾隆帝的做法,结合两人相似的地位不同的决定,给予评价。
第六:板书设计:
采用传统的树结构形式: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形成整体认识。
由于独立战争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的时间和事件构成,学习这一过程时采用表格的形式已经进行归纳,所以在板书时,就只强调从1775----1783,共八年的时间。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EMBED PowerPoint.Slide.8 ?
美国独立
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经过:1775-----1783 八年
结果:独立 制定1787年宪法,用法律巩固革命成果
影响:1、性质双重性
2、国内意义、国际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