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 同步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 同步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05 14:2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辛亥革命 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
1.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自学指导(通读课文包括导读、正文、相关史事、知识拓展,勾划、记忆下列问题,并将疑难问题标出写在“我的疑惑”处。)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 、 在江西湖南交界的 、 、 发动武装起义。结果:奋战一个多月后 。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 武装起义。
2.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 在 发动起义,因寡不敌众而 。
3.1907年,孙中山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 起义,袭取 ,因弹药缺乏,最终 。
4.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1911年,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临时决定提前举事。结果众寡悬殊,起义 ,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 ,称作 ,历史上也将这次起义称为 。
二、武昌起义
1.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 与 ,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 。
2.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他们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11日,起义军成立 ,推举新军将领 为都督。
3.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 ,支持 。
4.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它推翻了 ,开创了 ,极大推动了 ,打开了 。
(二)自学检测
1.“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
A.李鸿章 B.孙中山 C.康有为 D.毛泽东
2.“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据此,下列理论(思想)与行动对应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宪章运动  ②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
③三民主义——武昌起义  ④三民主义——戊戌变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学习历史的必备素养之一。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公元前3世纪早期秦统一全国 B.康熙四十年时康熙皇帝40岁
C.辛丑年过后十年是辛亥年 D.中华民国三十三年抗日战争胜利
4.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按历史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末代皇帝》 ②《鸦片战争》 ③《甲午风云》  ④《火烧圆明园》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5.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辛亥革命首义成功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 (  )
A.上海 B.武昌 C.北京 D.广州
6.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进化论 B.民主和科学 C.三民主义 D.自强、求富
(三)我的疑惑
二、合作探究 要求:独立思考,组内讨论,准备展示。
【探究一】辛亥革命领导者及领导阶级,革命前的准备有哪几个方面?
【探究二】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三、当堂训练 独立完成下列题目。
1.武汉市的“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地名会让我们联想到(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秋收起义
2.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生中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领导了(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A.安庆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4.孙中山曾高度评价某次革命事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是役”是指( )
A.兴中会成立 B.同盟会成立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它的首义之地在湖北武昌
C.它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它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
材料二:辛亥八月,乱党谋事于武昌。 ——据清史资料
(1)材料一对联中的首义指的是什么事件?爆发于何时?
(2)材料一、二分别是如何看待这一事件的?他们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四、自我反思
1.我的收获
2.我的易错点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结果: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3.1907年,孙中山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
4.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1911年,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临时决定提前举事。结果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上也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
二、武昌起义
1.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2.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他们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3.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4.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BCCBC
【探究一】辛亥革命领导者及领导阶级,革命前的准备有哪几个方面?
结论:(1)领导人:孙中山。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2)革命前的准备活动: ①组织上:创建革命党兴中会和同盟会。②思想上: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③军事上:发动了许多次武装起义。
【探究二】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结论: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华民国成立后,国民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而辛亥革命成功了。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大地主买办阶级代表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参考答案
1—5 ? BBBCC
6.(1)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2)材料一持肯定态度,材料二持否定态度,认为是乱党造反。
因为所站的立场不同,材料一是站在革命派一方的,而材料二是站在清政府一方的,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同。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