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升和毫升:了解容量,认识测量工具并测量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升和毫升:了解容量,认识测量工具并测量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05 17:5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冀教版数学第七册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升和毫升
主备人

使用者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由生活经验到了解容量概念,认识测量工具以及“升”和“毫升”的问题。
2.了解容量的含义,会用测量工具测量水杯的容量,能读出包装盒上的液体容量。
3.积极参与比较、测量等实践活动,体会用工具测量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在实际操作中,了解容量的概念,认识升和毫升,并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二次个性化备课
师:同学们,今天大家带来了自己平时喝水的杯子,小组几个同学拿杯子比一比,看一看谁的杯子最大,说一说谁的杯子盛水多?
小组同学比较,然后各组回答比较的结果,给各组发言的机会。
教师从同学们的杯子中选择大、中、小三个杯子,照课本第1页上面杯子的位置摆好。
师:根据杯子大小,同学用眼睛观察就能比较出哪个杯子盛水多,哪个杯子盛水少。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老师带来的两个杯子,一个高一些细一些,一个矮一些粗一些,猜一猜,这两个杯子哪个盛水多?
学生会说出不同意见。
师:根据杯子大小,同学用眼睛观察就能比较出哪个杯子盛水多,哪个杯子盛水少。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老师带来的两个杯子,一个高一些细一些,一个矮一些粗一些,猜一猜,这两个杯子哪个盛水多?
学生会说出不同意见。
师:刚才大家说了自己的意见,到底哪个杯子盛水多呢?你们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两个这样的杯子。老师还为各位准备了一盆水,请你们先讨论一下可以怎样比较,再实际比一比。
注意:从盆里舀水的时候,不要让水洒出来,弄湿了你的衣服。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不同的比较方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比较的方法和结果给大家说一说啊?用你们的杯子,一边演示一边给大家说。
生:我们组是这样做的:把矮(粗)杯子装满水,倒入高(细)杯子中,水都倒完了,杯子还没满。
师:把短粗杯子中的水倒入高细杯子中,水倒完了杯子还没满,说明什么?
生:说明高细的杯子盛水多。
生:我们组是把高(细)杯子装满水,往矮(粗)杯子里倒,结果矮粗的杯子倒满了,高细的杯子还有水,说明高细的杯子盛水多。
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了高杯子比矮杯子装水多。在数学上,杯子盛水的多少叫做容量,高杯子盛水多,我就说高杯子比矮杯子的容量大。
板书:容量
师:同学们已经会比较两个空杯子哪个容量大。老师这还有两瓶饮料,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饮料的多少可能不一样。
●两个瓶子的容量不一样。
●两个瓶子的粗细不一样。
●两瓶饮料的液面高度一样不一样。
……
师:如果要想知道这两个瓶子,哪个装的饮料多,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呢?
生:我把它们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看哪个杯子中液面高,哪个杯子装的饮料就多。
学生表达可能不规范,只要意思对就行。然后,教师操作演示。
师:我们用这个方法知道了粗瓶子装的饮料多, 现在,老师有一问题:如果要准确知道粗瓶子中有多少饮料,怎么办?
如果学生说出量筒量或测量工具,老师给予表扬。
师:要准确知道瓶子中饮料的多少,就要用测量工具来帮忙。今天,为每个组准备两件测量工具。
给各组发测量工具。
师:同学们小心地把测量工具拿起来,老师告诉你们,这些测量工具因为形状不一样,名字也不一样。像这样上下一样的叫做量筒。像这样上面粗、下面细的叫做量杯。量杯上面的字母叫“mL”,是表示计量液体容量单位的字母。现在,请同学仔细观察量筒和量杯,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观察测量工具,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认出以下发现:
●量杯和量筒上边都画有刻度。量筒上刻度是均匀的,量杯上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量杯和量筒上都有ML这样的字母。
●量筒有粗细之分,细高的量筒刻度之间的间隔大,测量时会更精确。
发现量筒和量杯分别可以测量不同的液体,量杯最多能测量100mL,量杯能测量250mL。
……
教师板书:100mL 250mL
师: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仔细。量杯和量筒上的“mL”,是计量液体多少的计量单位,中文单位名称叫“毫升”。量杯上标的100mL,就是说量杯的容量是100毫升。
板书:毫升 mL
在100mL板书:——100毫升
师:同样,量杯的容量是250毫升。在250mL后面板书:——250毫升
师:计量液体的多少,还有一个较大的计量单位“升”,用字母L表示。
板书:升——L
师:如,我们平时见到的大瓶饮料,有的是2升或更多。现在生活中,计算液体的多少,一般都用升和毫升作单位:如,汽油,酒,食用油,洗发水等。
师:认识了量筒和量杯,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用它们测量一下饮料的多少。
师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试着读出量杯里饮料液面所在的刻度。
教师注意指导读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量杯准确地量出了这两瓶饮料的多少。现在,能准确说出哪个瓶子的饮料多,多多少吗?
指名回答。
师:解决了比较饮料多少的问题,再来看我们比较盛水多少的两个杯子。
你们估计一下,它们分别能盛多少毫升的水。
学生说:教师板书出几个估计结果。
师:下面,各组就用量具实际测量一下,看一看,和你估的结果相差多少。
学生分组测量,然后交流测量结果。
师:同学们学会了用测量工具测量杯子能装多少毫升水。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盛水的杯子,能盛多少毫升水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小组中分别测量每个同学水杯的容量,并记录下来。
学生分组测量,不作交流。
师:同学们知道了自己饮水的杯子的容量,下面,我们来作一下和生命有关的计算。科学家研究表明,为了维持人体的需要,一个人除了正常的饮食外,每天应该饮水大约1400毫升,请你算一算用你的杯子,每天大约应该喝几杯水?
学生计算完后,逐一交流,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杯子哪个盛水多,还学会了用测量工具测量杯子中饮料的多少。现在来看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1题,两个一样的杯子,现在里面的水不一样多,想一想,怎样才能使两个杯子里面的水一样多呢?
生1:都倒入同一个量筒中,看一看一共有多少水,然后再平均分给两个瓶子。
生2:我先将它们都倒入一个杯子中,用尺子测量高度,然后再平均倒入两个瓶子……
师:今天这节课,我想每一个同学有了不同的收获,老师还想给大家布置一个家庭作业:用你的水杯测量家中四件不同容器的容量,记录在课本第3页第4题的表格中。
板书设计
认识升和毫升
升用字母“l”表示
毫升用字母“ml”表示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