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古代两河流域
一、选择题:
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
A.等级性 B.公平性 C.随意性 D.民主性
2、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请你说出歌词所唱“刻在黑色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的文献是什么?(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论法的精神》
C. 《宅地法》
D. 《拿破仑法典》
3、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王国及其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
②古巴比伦王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③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者是汉谟拉比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4、古代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完成统一事业采用说明策略( )
A.远交近攻 B.水陆两路进攻 C. 游击战 D.和亲
5、约公元前3500年,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苏美尔文明”。后来,苏美尔文明灭亡,其文明遗产大多数为古巴比伦王国继承,这笔“遗产”中包括
A.《汉谟拉比法典》 B.金字塔
C.楔形文字 D.象形文字
6、当你漫步法国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诞生在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7、《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
A.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B. 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 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 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8、“英美联军占领巴格达后,混乱和抢劫现象越来越严重。11日下午巴格达考古博物馆遭到浩劫,大量研究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文物丢失。”这里的“两河流域”是指( )
A. 尼罗河、刚果河流域
B.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
C. 印度河、恒河流域
D. 长江、黄河流域
9、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属于这一地区文明的是( )
10、下面哪一位政治家颁布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
A. 伯利克里 B. 法老胡夫 C. 屋大维 D. 汉谟拉比
11、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文明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 “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巴比伦 C. 古代罗马 D. 古代印度
12、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的是
A.胡夫 B.亚历山大 C.汉谟拉比 D.查士丁尼
13、早期的人类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下列属于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
A. 金字塔 B. 象形文字 C. 种姓制度 D. 汉谟拉比法典
14、两河流域指的是哪两条河流?
①尼罗河 ②幼发拉底河 ③底格里斯河 ④印度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项规定出自于()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民法典》
C. 《商法典》 D. 《刑法典》
16、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是谁的统治时期( )
A.亚历山大 B.汉谟拉比 C.图特莫斯 D.苏格拉底
17、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放着一根黑色的石柱,石柱上刻有楔形文字的法典规定:自由民藏匿宫廷……所有之逃奴于其家,而不依传令者的命令将其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这部成文法典源自( )
A. 法国 B. 古埃及 C. 古巴比伦 D. 古印度
18、旅游者前往下图空心五角星“☆”标识地区参观,可以感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金字塔的现貌
B.《汉谟拉比法典》诞生地的环境
C.种姓制度残存的痕迹
D.长城的巍峨豪迈
二、非选择题:
19、如图,识读下列图片
(1)请说出上面A、B、C三种文字分别出现在哪些大河流域?
(2)除了文字,上述地区分别出现了哪些文明成就?(各一种即可)
20、以下是古代的一些法律条文:
材料一 倘彼交出奴或女奴以为债权,则塔木卡(商人)可以继续将[他或她]转让,可以将[他或她]收回。
材料二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请回答:(1)这些条文出自哪个国家的哪部法典?
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
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4)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盂斐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城等材料二: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尽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1)请依据材料一归纳人类走向文明的显著特征。
(2)材料二体现了文明交流的哪些形式?请列举“这一群人”的相关史实予以说明。
(3)综合分析再则材料,得出历史结论及对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华文明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B 4、A 5、C
6、B 7、C 8、B 9、A 10、D
11、B 12、C 13、D 14、C 15、A
16、B 17、C 18、B
二、非选择题:
19、(1)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上述图片中A文字是黄河流域的中国人发明的甲骨文,B文字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C文字是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
(2)除了文字以外,古代中国的文明成就还有分封制,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还有《汉谟拉比法典》,尼罗河流域的文明还有金字塔等。
20、(1)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2)汉谟拉比
(3)为了维护古巴比伦奴隶主阶级利益、巩固巴比伦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统治而制定的法典。
(4)是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1、(1)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出现或国家的产生。(2)引进来、走出去。玄奘西行去天竺学习佛法,带回大量的佛学经典;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佛教,还带去盛唐的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技术和知识。(3)结论:人类文明各自独立产生、交相辉映;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启示:尊重各国文化独特性,传承民族文化;坚持对外开放,吸收不同文明成果,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