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教 学 设 计
第 单元 第 1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人口与人种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学会计算人口密度;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即人口分布的稠密地区和稀疏地区,并知道人口自然增长率。
过程与方法: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通过开展计算每增加10亿人口所需要的时间等活动,总结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加深认识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利用“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人口主要分布地区,懂得基本的人地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世界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重点
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特点
难点
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组织教学
二、课前活动
三、新课导入
四、新授
导入新课:前面咱们学过了世界的地形和气候,这一节我们开始学习世界的居民,你知道世界上现在有多少人吗?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世界人口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一节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增长
看图世界人口增长曲线
1、人口增长特点
出示幻灯片:《世界人口增长曲线》
(1)1750—180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说明:曲线越平缓,说明人口增长越慢;曲线越陡,说明人口增长越快。由图可知,这一阶段的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2)1800—1950年世界人口增长如何?(逐渐加快)
(3)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是怎样的?(快速增长)
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人吗?世界70亿人口日是哪一天?(70亿,2011年10月31日)
P71页活动,让学生读P72页《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并填左表,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出示幻灯片:《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及说明问题》并讲解。
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人口经过数百万年才在1804年达到10亿,但123年后即1927年就达到了20亿,33年后即1960年达到30亿,14年后即1974年达到40亿,13年后即1987年上升到50亿,而从50亿到60亿仅用了12年的时间。
(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它说明人口增长的速度是逐渐加快的。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人口基数越大,增长也就越快。)
过渡: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什么决定的?如何计算?
2、人口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看图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
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
从全球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在每年新出生的婴儿数大大多于死亡的人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增加,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也就是说人口增长快;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既不增长,也不减少,也就是说人口停止了增长;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大,表示减少越多,也就是人口减少快。
创设情境,
学生根据图表来分析
看图
小组讨论、交流
看图
讨论法
数据进行分析
小组组内讨论
得出结论
让学生阅读P71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
学会分析
加强理解
四、课堂小结
五、巩固练习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看图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及原因(1)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南部,北美东部、欧洲。地属沿海平原,气候湿润温暖,农业历史悠久,工交城市发展。
(2)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生存困难。
2、人口密度
(1)概念: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2)单位:人/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用来表示人口的疏密程度。
世界人口分布的稠密地区
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世界各个地区人口增长率情况、人口曲线图的绘制、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和世界人口的分布等知识
能力培养习题
读图、创设情境法
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讨论法
课件演示,引导读图
看图,分析归纳
问题法
讨论法
板
书
设
计
人口和人种
世界人口的增长
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
世界人口的分布
教
学
反
思
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积极参与是有效参与的基础。没有学生的主动探索,知识与技能的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一句空话。体验式探究是追求这一价值目标的重要手段。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第 单元 第 2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人口与人种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重要特点,以及不同人种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贡献;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过程与方法:组织有关人口问题的辩论会,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弄清问题的实质。能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人种分布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世界人种问题,初步形成科学的人口观与人地观,树立人口、资源、环境要协调发展的观点。
重点
世界人口问题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难点
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人口问题的实例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组织教学
二、课前活动
三、新课导入
四、新授
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这样多的人口能带来哪些影响呢?
一、人口问题
1、“人口爆炸”时代面临的问题
对环境、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1)基本生存需求:饮水、吃饭、穿衣、住房
(2)社会需求:教育、医疗、就业
2、乡村人口向大城市大规模迁移
(1)迁移的原因及好处
A、乡村人口增长快造成劳动力过剩
B、城乡差别大: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城市的物质生活条件较乡村好,城市的文化、教育等条件较乡村好。
C、带来的好处: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有力地支持了城市建设。
(2)带来的问题:物资供应问题、城市就业问题、城市社会治安问题、城市环境等问题。
3、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创设情境,
将学生分成两大组:
一组的观点人口增长过快是有利的
一组观点:人口增长过快是不利的
小组内讨论、交流
展开辩论
让学生从生活中加以理解
看图
讨论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四、课堂小结
五、巩固练习
过渡:
世界上那么多人可不可能全都是一副模样?以大连为例,由于大连的飞速发展,来大连旅游或投资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以此为例分析外貌上的不同。搜集有关人种的材料进行展示
二、世界三大人种
1.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
2.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3.人种与地理环境的联系
4.人种没有优劣之分
三、世界三大人种的地理分布
1.黄色人种的地理分布
2.白色人种的地理分布
3.黑色人种的地理分布
白种人 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大洋洲东南部、北美洲中部、南美洲东南部
黄种人 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 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零星分布。
归纳本节探讨的两个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策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主要分布地区。
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讨论法
课件演示,
讨论分析归纳
强调理解与自然环境的相适应
举例让学生识记人种划分的指标
提问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所见所闻
根据课本图片结合实际情况,
说出不同人种分布的特征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板
书
设
计
人口与人种(第二课时)
一、人口问题
二、不同的人种
1.人种的分类
2.人种的特点
3.人种与地理环境
4.人种的分
三、人种的分布
教
学
反
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有些知识放手给学生自己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