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 B.烧碱溶于水 C.水的汽化 D.镁与稀盐酸反应
2.泉城济南,山清水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了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查工作,我们济南市民都应该响应号召、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泉城争光添彩。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我市环境保护的是( )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严禁麦收后焚烧小麦秸秆
C.生活垃圾要进行分类处理 D.欢度春节时大量燃放烟花
3.下列做法对环境保护有利的是( )
A.旅游时随意乱丢垃圾??? ???? B.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
C.拆除建筑物时喷洒水雾? ??????D.向河中大量排放生产和生活污水
4.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
A.油锅中的有着火用锅盖盖灭 B.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
C.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 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
5.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冰和干冰,组成元素不同﹣物质分类相同
B.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一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D.汽油和洗涤剂都能去油污﹣去污原理不同
6.下列混合气体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氮气、氧气 B、氧气、二氧化碳 C、氮气、氢气 D、氧气、氢气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能量的获得都来自于燃料的燃烧
B.为了使猪的瘦肉长得多,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饲养猪
C.为了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分,提倡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D.回收废电池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人类健康
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很硬,故石墨也很硬
B.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所以二氧化碳一定也会造成酸雨
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氯酸钾反应速率快,故催化刘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9.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其可能而有效的措施是( )
A.加大煤和石油的燃烧 B.控制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
C.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D.将煤和石油转化成气体燃料
10.下列根据实验同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分别加入肥皂水,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B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
点燃
C
分离食盐和氧化铜
溶解、过滤、洗涤并干燥同体、蒸发滤液
D
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涂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是否变浑浊
A.A B.B C.C D.D
11.为防止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某些场所常贴有下列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 )
A. B. C. D.
12.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乙醇
13.2019年3月28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召开2019年3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截至27日10时,事故点下风向1公里出现苯超标现象,2公里和3.5公里处各项污染物浓度均低于标准限值。下列有关苯(C6H6)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苯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苯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每个苯分子里含有3个氢分子和3个氧分子
14.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O2 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C 和 CO2 反应吸收热量
C.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D.CO 和 CO2 都具有还原性
15.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填空题
16.生活处处有化学。请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包饺子的食材有面粉、韭菜、瘦肉、植物油、食盐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
(2)香烟烟气中的________是一种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所以青少年要远离烟草。
(3)塑料盆、铁锅、陶瓷茶杯等是生活常见用品,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
(4)加了洗涤剂的水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作用。
(5)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选择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结合平时的生活习惯,你比较赞成的生活方式是(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是一种可以在不同光照时变色的太阳镜,具有保护眼睛的功能。
(1)请将下列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写在横线上:
该变色太阳镜中含有的金属单质__________,变色玻璃中含有银离子________,铜制镜框使用时间过长会生成铜绿[Cu2(OH)2CO3],铜绿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
(2)结合镜片材料从天然水晶、光学玻璃到光学树脂的变迁过程,请你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________。
18.右图所示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 (只写一种.下问),属于有机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压在小钢瓶中液态二氧化碳喷出后能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在钢瓶表而涂油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19.渝东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我市提供了能源保障。
(1)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煤
B.天然气
C.乙醇
D.石油
(3)氢气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因此它是最清洁的能源。
20.(6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两个气体制备、收集、净化的多种功能装置。
(1)若制备的气体是氢气,且产生的气体中不含酸性杂质气体,则试剂X常用 ▲ ,用图示放置的乙装置收集氢气,A应与 ▲ (填“B”或“C”)相连。
(2)若制备的气体是氧气,Y是黑色粉末,则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A、C相连制取氧气,检验气密性后,还须将装置乙 ▲ 。
(3)若X是稀盐酸、Y是石灰石,用甲、乙两装置组成发生、净化、收集CO2气体的系列装置。若乙中放入饱和NaHCO3溶液,该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 ;若乙中放入浓硫酸,浓硫酸的作用是 ▲ 。
三、推断题
21.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为单质,A、B、C、D为化合物,且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C与D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已略去。试推断:
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甲的名称为_____,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A→B+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2.已知A、B、D均为氧化物,且B为黑色粉末,C为黑色单质,E为紫红色单质。A、B、C、D、E、F六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为:______;反应②为:______。
(3)①③这两个反应说明A和C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为______(填:“还原性”或“氧化性”)。
四、实验题
23.我会实验
根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共18分,每空2分)
A B C D E
郭大志同学欲探究氧气的性质,他用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几瓶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可选用 和 装置连接制取和收集氧气。
(2).郭大志同学收集了一瓶氧气用来做铁丝燃烧的实验,结果看不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其原因可能的是(任写一点) 。经过排查,实验成功了,请写出铁丝燃烧的化学反应表达式(用化学式或文字表示均可) ,
(3).A装置漏斗下端管口插到液面下,是为了防止 。C、E装置中的导管末端均接近集气瓶底部,其目的是 。
(4).实验室用加热固体醋酸钠和碱石灰粉末的方法制备甲烷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选用 和 装置连接制取和收集甲烷。张光标同学在制取甲烷气体的过程中,发现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 (写一点)
24.(11)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实验.
(1)确定药品.小明对3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①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②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③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形成大量泡沫从导管冲出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 。
反应速率太快,难以控制,难以收集
(2)检查仪器药品:下面是实验桌上摆放好的该实验所需的用品,小明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必需的实验仪器和一种药品,请你写出所缺仪器的名称 ,镊子、所缺药品是 。
(3)选择装置.通过对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分析,他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认为他选择的依据是 。
若要得想到平稳的气流,你认为他最好改用的发生装置是 (下图)A(选填“A”或“B”)
若用C装置收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进入浓硫酸a
(4)制取气体.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取气体,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方法是 。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5)气体检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
(6)清洗整理.小明发现此时试管中石灰石表面的还在产生气泡.他认为该废液可能具有 性,所以不能倒入下水道,应该倒入 中。酸性
五、计算题
25.碳酸氢钠(NaHCO3)受热易分解,生产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充分加热44.2g含碳酸钠的碳酸氢钠固体,反应前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59:221,则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____g。
参考答案
1.C2.D3.C4.A5.B6.D7.D8.D9.C10.B11.D12.D13.B14.B15.D
16. 面粉 一氧化碳(或CO) 塑料盆 乳化 将垃圾分类投放;均衡膳食,加强锻炼;选择步行和骑自行车出行;人走灯灭,节约用电;用双面纸,不用一次性筷子等
17. Cu Ag+ 化学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合理即可)
18.(6分)(每空1分)⑴铜(或铁或钢) 塑料(或油漆)⑵降温 隔绝空气 ⑶防锈(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⑷把铁片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19. C 水(或H2O)
20.(1) 稀硫酸 C (2) 2H2O2 2H2O+ O2↑ 装满水或倒立
(3) 除氯化氢气体 干燥气体或除去水蒸气
21.氧气 CO 2H2O2 2H2O+O2↑
22.C CO+CuOCu+CO2 CO2+Ca(OH)2═CaCO3↓+H2O 还原性
23.(1). A 和 C (或D )
(2). 用排水法收集时,一有气泡冒出就收集。(或集气瓶没装满水或铁丝生锈了)。
Fe +O2 Fe3O4,
(3). 生成的气体会漏斗下端管口逸出。
便于排出集气瓶里的空气。
(4). B 和 D (或E)
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或用冷水冲洗热试管等)。
24.(1) 略 ;反应的速度太快。
(2) 镊子; 稀盐酸。
(3)都是固液反应且不需要加热 ;A; a
(4)将燃烧的木条靠近瓶口看是否熄灭 ;
(5)盐酸的浓度偏大 ;
(6) 腐蚀;指定的容器内;
25.2NaHCO3Na2CO3+H2O+CO2↑ 10.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