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水的组成
一.选择题(共40小题)
1.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氧气 B.水 C.硫酸 D.氯化钾
2.下列各图中〇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3.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D.a管收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白磷自燃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固体
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负极的大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裂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5.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
B.b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燃烧
C.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6.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A.通电后产生气体的速率相同
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气体N
C.气体M、N的质量比为1:2
D.检验M、N气体可证明水的组成
7.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
B.负极得到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实验结束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8.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可用于灭火
B.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C.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9.水是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
C.水变成蒸汽时水分子变大
D.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10.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C.水的电解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净水中的杂质
11.下列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燃烧生成水,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水的电解过程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1:2
C.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D.可以通过电解水来大量制取氢气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一个氢元素组成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两种单质组成
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13.如图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化合成水(液态)的实验数据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通入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的气体的体积,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氢气
B.虚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氧气
C.实线与虚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气体恰好完全反应
D.反应中消耗氢气2毫升
14.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黄色火焰
B.无需检验纯度,氢气可以直接点燃
C.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产物无污染
15.下列对于氢气在空中燃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B.点然氢气前,要检验浓度
C.氢气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D.氢气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16.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17.氧化物与X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则X是( )
A.碱 B.单质 C.化合物 D.金属氧化物
18.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千里江山图》比采用同样颜料的《蒙娜丽莎》早300年,下表是《千里江山》所用的部分矿物颜料,其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
矿物
蓝铜矿
朱砂
赭石
碎磲
颜色
深蓝色
大红色
暗棕红色或灰黑色
白色
主要成分
2Cu CO3?Cu(OH)2
HgS
Fe2O3
CaCO3
A.蓝铜矿 B.朱砂 C.赭石 D.碎磲
19.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蒸馏水 B.氖气 C.硝酸钾 D.氢氧化钡
20.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③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但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⑤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1.用“○”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2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液氧 B.天然水 C.洁净的空气 D.二氧化碳
23.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 )
A.CO2 B.H2O C.SO2 D.MgO
24.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H2 B.Al2O3 C.O3 D.KMnO4
2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26.关于“单质”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可能存在于混合物中
B.只含一种元素,且以游离态存在
C.一定是纯净物
D.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27.小颖同学的笔记本上有以下记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原子中不一定都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不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
D.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
28.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29.下列有关概念的辨析中正确的是( )
A.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B.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带有电荷的微粒可能不是离子
D.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30.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结成冰的水不能流动,可以说明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后,水分子不再运动
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都比原子大
D.氯化钠晶体易溶于水,说明其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易于扩散,所以氯化钠即使在空气中也会因扩散而逐渐挥发
31.学习化学时可用右图图示表示某些从属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
X
物理性质
单质
纯净物
化学性质
Y
颜色
化合物
混合物
溶解性
A.A B.B C.C D.D
3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33.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原子变成离子,质子数没有改变,所以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
34.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分子和原子都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凡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反应速率,则在某反应中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35.关于“单质”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一定是纯净物
B.只含一种元素,且以游离态存在
C.可能存在于混合物中
D.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36.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可以产生氧气,所以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37.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则所含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则化学反应速度被改变一定是催化剂的原因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所有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38.四种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能表示单质的微粒是( )
A. B. C. D.
39.已知“o”、“●”表示不同种类的原子,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40.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〇和●分别表示含有不同的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41.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
①“天蓝”需要发展新能源。氢能是绿色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地绿”离不开绿色植物。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为:H2O+CO2x+O2,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X的类别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③“水清”才有优质的饮用水。在自来水生产中加入氯气的作用是 ,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水中异味。“水清”还需保护好水资源。以下做法符合该要求的是 。
A.生活垃圾丢弃河中 B.工业废液排入大海
C.废旧电池埋入地下 D.居民污水处理排放
42.水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过滤操作能除去水中 的杂质;
(2)从分子的角度解释通电分解水是化学变化 ;
(3)研究氢气燃烧实验使人们认识了水是由 组成的。
4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C60 B.MnO2 C.CaCO3 D. .
44.现有①液氧②空气③冰水混合物④二氧化碳⑤高锰酸钾⑥氯酸钾⑦糖水⑧铁。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有(填序号) 。
45.小明利用12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面”。
(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2)小明根据钟面上提供的元素,写出了下列三种物质的化学式:O2、Na2O和NaNO3,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46.由同种 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铜是由 直接构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以上选填“原子”、“元素”或“分子”)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47.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推断物质的组成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研究水的组成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电解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经检验,电解水只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 和 组成的结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
(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由于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中 和 的个数比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
(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
(4)相同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相同的,每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气体的质量如下:
气 体
氢 气
氧 气
每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气体的质量
1.63×10﹣3g
4.34×10﹣3g
则相对更易溶于水的气体是 ;由此你认为在水的电解过程中,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可能 2:1(填“大于”或“小于”)。
48.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同学想了解水的组成,他们对水的组成展开探究:
【提出疑问】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作出猜想】猜想(1):水是由氧元素组成;
猜想(2):水是由氢元素组成;
猜想(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设计实验】如图:电解水的实验
【实验现象】
(1)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 。
(2)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 。
【实验验证】
(3)如何鉴别试管2产生的气体: 。
【实验结论】
(4)水是由 组成的。
(5)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
【实验反思】
(6)通过本实验再次说明了 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反应前后 的种类是不变的。
49.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D装置用于测定水的组成,实验现象如图,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 .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择装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红磷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除了燃烧产物为固体外,还因为 .
50.下列实验装置中均有水,请根据实验解释水在其中的主要作用
A
B
C
D
实
验
装
置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水通电分解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水的作用
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小题)
1.解:A、氧气属于单质,不是氧化物。
B、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C、稀硫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氧化物。
D、氯化钾中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
故选:B。
2.解:A、图A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B、图B表示两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图C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D、图D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选项说法错误。
D、a试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不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4.解:A、白磷自燃,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裂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5.解:
A、试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较少,是氧气,故错误;
B、试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较多,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燃烧,故正确;
C、电解水产生的H2和O2,水是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正确;
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故正确。
故选:A。
6.解:A、通电后气体产生的速率负极快,正极慢,故错误;
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气体较多,由图示可知应是M,故错误;
C、气体M、N 的质量比即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故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检验M、N 气体可证明水的组成,故正确。
故选:D。
7.解:A、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故正极得到的是氧气,故A错误;
B、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故负极得到的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故B正确;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错误;
D、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故D错误;
故选:B。
8.解:A、水蒸发分时能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灭火,说法正确;
B、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常用的溶剂,说法正确;
C、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说法正确;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说法不正确。
故选:D。
9.解:A、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
B、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故说法错误;
C、水变成蒸气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水分子本身不变,故说法错误;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说法正确。
故选:D。
10.解:A、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故正确;
B、保护水资源可以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个方面入手,故正确;
C、水通电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除去其他杂质,故错误。
故选:D。
11.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电解水时,负极生成氢气、正极生成氧气,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通过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但制取大量的氢气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成本很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2.解: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元素不能论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3.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从图中可以看出:每增加1mL的氧气,氢气则减少2mL,当氧气体积小于2mL时,氢气有剩余;当氧气体积为2mL时,两者完全反应;氧气大于2mL时,氢气被反应有氧气剩余。故实线部分表示有氢气剩余;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坐标为2,0)为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虚线部分表示氧气剩余。由此判断:
A、实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氢气;故A正确;
B、虚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氧气;故B正确;
C、实线与虚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气体恰好完全反应,故C正确;
D、根据氢气和氧气反应时的体积比2:1,可推知反应中消耗氢气4毫升;故D错误。
故选:D。
14.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错误;
B.氢气具有可燃性,若不纯净时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一定要验纯,故错误;
C.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D.氢气燃烧的生成物只有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故正确。
故选:D。
15.解: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纯时点燃或是加热可能会产生爆炸,故需要检验纯度,不是浓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气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6.解:A、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该图所表示的物质为纯净物;图中分子是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若其中一种原子为氧原子,则该分子即为氧化物的分子,图所示物质则的氧化物;故有可能;
B、图中含有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即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图所示的物质为混合物,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不可能;
C、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由于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不可能;
D、图中含有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即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图所示的物质为混合物,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不可能;
故选:A。
17.解: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所以氧化物应属于化合物,有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所以;
A、X是化合物,应属于纯净物,碱虽然属于化合物,但碱不能包含氧化物,故A错误;
B、X是化合物,应属于纯净物,故B错;
C、X是化合物,故C正确;
D、X是化合物,金属氧化物不能包含所有的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
18.解:A、蓝铜矿由四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
B、朱砂中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
C、赭石的主要成分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
D、碎磲的主要成分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
故选:C。
19.解:A中有两种元素,其一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
B中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B错。
C中有三种元素,也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盐,故C错误。
D中有三种元素,也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碱,故D错误。
故选:A。
20.解:①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可以知道,在化学反应中不仅是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并且自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也不会改变,故说法错误;
②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说法错误;
③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有氧元素,但它是混合物。故说法错误;
④很多离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但不是稀有气体元素,例如氯离子等,所以说法正确;
⑤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说法错误。
故选:A。
21.解:A、图中表示的是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B、图中表示的是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图中表示的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因此可能是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D、图中表示的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2.解:A、液态氧是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错误;
B、天然水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故错误;
C、洁净的空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故错误;
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正确;
故选:D。
23.解:A、CO2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SO2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MgO是由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金属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4.解:A、H2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B、Al2O3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C、O3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D、KMnO4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5.解: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例如,钠原子和氢原子的性质不相似,故A错;
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都是10,不属于同种元素,故B错。
C、氧化物中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故C错。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中最少含有两种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26.解:A、单质可能存在于混合物中,例如混合物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且以游离态存在,该选项说法正确;
C、单质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D、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磷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27.解:A、氢原子中不含有中子,故A说法正确;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不一定是单质,故B说法正确;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故C说法正确;
D、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28.解: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例如氧元素可以组成氧气、臭氧等单质。故选项错误;
B、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氧气、高锰酸钾中都含有氧元素,但是氧气、高锰酸钾都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例如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在氯气中燃烧,故选项错误;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9.解:A、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例如碳元素可以组成金刚石、石墨等单质。故错误;
B、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故错误;
C、原子核和电子都是带电微粒,但不是离子。故正确;
D、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中所含有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的。故错误;
故选:C。
30.解: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正确。
B、结成冰的水不能流动,不是因为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后,水分子不再运动,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错误。
C、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肯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是,毫无联系的分子和原子没有可比性,如汞原子比氢分子大,故错误;
D、氯化钠晶体易溶于水,说明其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易于扩散,只能说明氯化钠在水的作用下容易电离,实际上氯化钠在空气中不能扩散而逐渐挥发,故错误;
故选:A。
31.解:A.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溶解性、颜色、状态、气味等,故正确;
B.纯净物按照所含元素种类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是并列关系,故错误;
C.物质按照所含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错误;
D.溶解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错误。
故选:A。
32.解: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但是不具有可燃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但是不一定含有中子,例如氢原子的原子核中不含有中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例如铜锌合金和稀盐酸混合时,反应前后铜质量不变,但是铜不是催化剂,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33.解: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是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铁是由原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原子变成离子,质子数没有改变,但是化学性质发生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34.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错误,如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分子和原子都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错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选项错误;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凡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错误,如氧气和臭氧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反应速率,则在某反应中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5.解: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单质一定是纯净物,故A说法正确;
B、元素存在状态有两种:游离态和化合态,单质中元素是以游离态存在的,故B说法正确;
C、混合物是由多种纯净物组成,单质属于纯净物,所以可能存在于混合物中,例如氧气和氢气的混合物中含有两种单质,故C说法正确;
D、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放在一块属于混合物,单质必须是纯净物,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36.解: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不属于单质,故错误;
B、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但带电的离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电子带负电,故错误;
C、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故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
故选:D。
37.解:A、含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是原子,所以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数相同,不属于同种元素,故A错;
B、化学反应速度被改变不一定是催化剂的原因,温度、颗粒大小都能影响反应速率,故B错;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C正确;
D、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例如氢离子,故D错。
故选:C。
38.解:A中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
B中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C中分子是由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D中分子是由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故选:A。
39.解:A、图中三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且该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图所示物质为单质;故选项错误。
B、图中三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纯净物;该分子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图所示物质为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C、图中四个分子构成不同,为两种不同种物质的分子;两种分子均由两种不同种的原子构成,均为化合物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两种不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图中四个分子构成不同,为两种不同种物质的分子,一种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为单质的分子;另一种分子由两种不同种的原子构成,为化合物的分子;该图所示物质为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0.解:A、该图示含有一种分子,且该图示中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是化合物;
B、该图示含有两种不同的分子,是混合物;
C、该图示含有两种不同的分子,是混合物;
D、该图示含有一种分子,且该图示中的分子式由同种原子构成,是单质;
故选:A。
二.填空题(共6小题)
41.解:
①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②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2x+O2,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CO2;
反应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2、3,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6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H2O.X的类别属于化合物;
③在自来水生产中加入氯气的作用是杀菌消毒,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水中异味。
A.生活垃圾丢弃河中,易造成水污染,故错误;
B.工业废液排入大海,易造成水污染,故错误;
C.废旧电池埋入地下,易造成水污染,故错误;
D.居民污水处理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故正确;
答案:
①2H2+O22H2O;
②CO2;化合物;
③杀菌消毒;吸附;D。
42.解:(1)过滤操作能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故填:不溶性;
(2)水通电时,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氧原子,然后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所以发生了化学变化;故填:水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
(3)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水,所以由此可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填:氢、氧两种元素。
43.解:A、C60是一种只有碳元素组成的物质,则属于单质,故A错误;
B、MnO2是一种含有Mn和O两种元素且有氧元素的物质,则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CaCO3中含有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
D、H2O是一种含有H和O两种元素且有氧元素的物质,则属于氧化物.
故选:B;补充:H2O.
44.解:①液氧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②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属于混合物;③冰水混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④二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⑤高锰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⑥氯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⑦糖水含有糖和水,属于混合物;⑧铁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
故答案为:③④
45.解:(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O2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Na2O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NaNO3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盐。
故答案为:(1)质子数;(2)Na2O。
46.解: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铜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故答案为:元素;原子;分子.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47.解:
(1)电解水生成氢氧两种气体,确定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中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
(2)因为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每个氢分子和氧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构成中 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2:1,可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
(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该反应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2):(16×2)=1:8;
(4)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则相对更易溶于水的气体是氧气,由此你认为在水的电解过程中,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可能大于2:1。
故答案为:
(1)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质量守恒定律;
(2)氢原子;氧原子;
(3)2H2O2H2↑+O2↑.1:8;
(4)氧气;大于;
48.解:【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具有气泡产生,连接正极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连接负极的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体积较大,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实验验证】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氢气具有可燃性。收集的两个试管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若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若该气体被点燃,则是氢气;
【实验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实验反思】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据此解答。故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答案:
(1)气泡;
(2)1:2;
(3)往收集的②试管中伸入燃着的木条,若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
(4)氢元素和氧元素;
(5)水氢气+氧气;
(6)分子;原子(或元素);
49.解:
(1)电解水时的特点是:正氧负氢,氢二氧一;a中产生的气体是另一极的一半,故应该是氧气;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物是高锰酸钾,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发生装置的特点属于固体加热型的A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红磷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除了燃烧产物为固体外,还因为红磷燃烧只消耗氧气,而不和不与氮气等其他气体反应.
故答案为:
(1)氧气;
(2)A;2KMnO4K2MnO4+MnO2+O2↑;
(3)不与氮气等其他气体反应.
50.解:第一项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可使燃烧后的高温物质不直接溅落在瓶底,防止瓶底受热而发生炸裂;
第二项中集气瓶中的水:吸收反应放出的热量及生成的气体;
第三项实验中的水做反应物;
第四项实验中,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吸收五氧化二磷,降低反应温度;
故答案为:B、(集气瓶中水)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C、(试管中) 水作反应物
D、集气瓶中水:吸收五氧化二磷,降低反应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