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培优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培优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0-06 16:0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面包发霉
C.粮食酿酒 D.电灯发光
2. 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在甲骨上刻文字
B.指南针指引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用石块修筑长城
3.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湿衣服晾干
C.铁钉生锈 D.葡萄酿酒
4.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酒精挥发
C.钢铁生锈 D.品红扩散
5.“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的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 D.冶炼生铁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导电性 B.可燃性
C.延展性 D.挥发性
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剩饭变馊 B.自行车生锈
C.牛奶变酸 D.电灯发光
8.下列能说明硫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
A.硫是淡黄色固体
B.硫受热会融化
C.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D.液态硫受热会汽化
9.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燃烧 B.玻璃破碎
C.石蜡熔化 D.水结成冰
10.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醋
D.活字印刷
/
/
/
/

1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们常常见到下列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衣橱中放置卫生球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C、食物腐败
D、天然气燃烧
12.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13.下列叙述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能与硫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14.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
A、只有物理变化
B、只有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15.硫在氧气中燃烧,最能说明了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
A、比空气中燃烧更旺
B、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6.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
/
/
①溶洞的形成
②霓虹灯通电发光
③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干冰升华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7. 下列事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以粮食为原料酿酒
B. 潮湿的衣服被晾干了 C. 酒精挥发
D. 下雪后天气情
18. 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19.固体受热变成气体,这种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
20. 人们通过化学变化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变化。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指( )
A.分子分成原子,生成新的元素
B.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原子
C.生成了组成或结构与原物质不同的物质
D.生成了组成和结构与原物质相同的物质
二、填空题
21. 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入下列相应的空格中:
(1)火药爆炸 _ ______; (2)汽车轮胎爆炸____ _ ____;
(3)水能结冰______ __; (4)铁会生锈__ _ ______;
(5)酒精具有可燃性_____ ___; (6)常温下水是无色液体 。
22. 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他对新的金属做了以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并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它在水面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阅读后,请你归纳出这种金属四点性质。
⑴ ;⑵ ;
⑶ ;⑷ 。
23. 下列关于木炭的描述: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木炭可制黑火药;⑥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______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______ ,属于用途的是 ______ 。
24. 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露时,人们可以根据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的泄露,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g?
L
?1
,比空气密度略小。一氧化碳有剧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冶金工业上,通常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碳元素还原出来。请你根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 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 (1)甲、乙两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______ ;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 ______ 。 (2)甲、乙两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______ ;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后物质的化学性质 ______ (填“发生了”或“未发生”)改变,原因是 ______ 。
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冷剂等。 (3)上述叙述中:(填序号); ______ 是化学性质; ______ 是物理性质; ______ 是化学变化; ______ 是现象; ______ 是用途。
三、简答题
26. 请你阅读下列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金属钠是一种银白色的固体,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豆粒大)钠,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产生大量的气体(氢气),钠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小球不停的游动,直至消失. (1)在上文字中描述了钠的物理性质有质软、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2)上文中描述了钠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 。
27.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通常情况下,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里加一些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漏时,人们可以从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泄漏了,以便及时采取措施.1L一氧化碳约重1.25g左右,密度跟空气接近.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可以跟铁矿石中的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从而用于工业冶炼钢铁。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④ ______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28.现有:①湿衣服晾干;②铁锅生锈;③轮胎爆炸;④镁条燃烧;⑤衣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⑥食物变质;⑦电灯发光;⑧冬瓜腐烂,八种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______ ,你的理由是 ______ ;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______ ,你的理由是 ______ 。
29.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_____,可能发生改变的是_____的数目。
30.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够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可归纳出:
(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
(3)点燃酒精时,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______;
(4)点燃酒精时,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酒精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CBCB 6-10 BDCAD 11-15 BBDCD 16-20 AABCC
二、填空题
21.(1)化学变化;(2)物理变化;(3)物理性质;(4)化学性质;(5)化学性质;(6)物理性质。
22. 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银白色固体、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等
23. ④ ⑥ ③⑤
24. (1)气体;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
(2)可燃性;还原性?
25. (1)乙 分子没有变化,分子间隔变大;
(2)甲 发生了 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3)② ① ③ ④ ⑥
三、简答题
26. (1)银白色 熔点低 密度比水小;
(2)可以和水反应?
27. 无色 无味 气体 密度与空气接近;
毒性 可燃性 与氧化铁高温条件下反应
28. ①③⑤⑦ 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②④⑥⑧ 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29.(1) ①分子不变,分子间的间隔变了;②分子改变了,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2)原子? 分子
30.(1)无色透明、易挥发、有特殊气味、液体、能与水互溶、能溶解碘、酚酞等;
(2) 易燃
(3) 汽化
(4) 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作溶剂、作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