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精编精练——4.4光的色散(含答案与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课课精编精练——4.4光的色散(含答案与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0-10 18:2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课精编精练——4.4 光的色散

1.辐射红外线的强度取决于物体的(  )
A.形状 B.温度 C.大小 D.亮度
2.下列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雨后天空的彩虹 B.霓虹灯的灯光
C.彩色电视机的画面 D.色彩丰富的水彩画
3.大宾馆里有一种“手一伸水自来,手一收水自停”的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它的原理是(  )
A.利用一种摄像头,看到人来就开水,人走就停水 B.利用声音的震动,实现自动开、停水
C.利用人体的红外线实现开、停水 D.利用后面的人来操控
4.夏天当人们戴上太阳镜后,看到的景色是棕黄色的,是因为太阳镜(  )
A.它能反射棕黄色的光 B.它能吸收棕黄色的光
C.它只能透过棕黄色的光 D.它能将白光染成棕黄色
5.夏季,雨后天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常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彩色光带,就该情景中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水滴相当于三棱镜,只对光起反射作用
B.太阳光是单色光
C.彩虹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6.人们带的黄金手饰在正常状态下呈   色,而它的纳米颗粒却变成了   色,   显著下降。
7.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   。把光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   ,因此太阳光(白光)为   色光。
8.光谱中   以外的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紫外线的作用是   、   等,生活中既要合理利用紫外线,又要防止紫外线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9.红外线的性质:在做光的色散实验时,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侧时,温度会   ,这就是红外线的性质,即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   效应。太阳的热主要是以   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红外线透过烟雾的性能最好。
10.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这是光的   现象;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李明同学用蓝色墨水笔在白纸上写了一些字,他在只有红色灯光的暗室里,则他看到的字是   色的。

11.冬日,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看起来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
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烤火炉的电热丝的温度较高,因此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
C.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部分可能是淡红色的
D.红外线把物体照红了,物体上反射出红光
12.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  )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13.如图所示,A为蓝色玻璃,B为白屏。一束太阳光从三棱镜的一边入射,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出射光线再经过A射到B上,则射到B上的光的颜色是(  )
A.红光 B.白光 C.黄光 D.蓝光
14.“红外制导”是人们模仿什么动物而研制成的?(  )
A.蝙蝠 B.蚊子 C.猫头鹰 D.响尾蛇
15.如图所示,在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色光屏上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光呈在最上面
B.红光呈在最下面
C.若换成黄色的光屏,就看不到黄光,其余颜色光仍呈在光屏上
D.若换成蓝色光屏,什么光也看不见,屏幕是黑色
16.在电视荧光屏上有时出现测试图象,用放大镜放大后,可以看到,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   ,   ,   三种色条合成的。
17.红外线的应用:自然界所有的物体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   (强/弱),用此原理制成的红外照相机通过物体辐射的不同红外线来识别不同的物体。某些动物(如响尾蛇)靠   线来捕食。人们模仿响尾蛇发明了一种   。红外夜视仪是通过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   线,达到侦察目的。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   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的。
18.如图通过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白光是由   
(2)如果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可以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小”)光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
(3)光屏上A、B是彩色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B为   光,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   光附近的热效应最显著。
19.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   颜色。一个物体在   情况下才是无色透明的。
20.一年四季中,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   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   。

21.(2019?烟台)“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22.(2019?益阳)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
B.光将向斜上方偏转
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
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
23.(2018?鞍山)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光通过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C.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D.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不会发生色散
24.(2018?上海)下列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的是(  )
A.红光 B.橙光 C.黄光 D.紫光
25.(2018?常州)浙江大学柏浩研制出一种神奇织物,给白兔身体披上该织物,如图甲所示;用红外照相机拍摄得到的照片上,兔子身体“隐形”了,如图乙所示,兔子身体“隐形”是因为该织物(  )
A.呈洁白色 B.隔热性好 C.导热性好 D.密度较小
26.(2019?阜新)小明和爸爸去登山,沿台阶而上,以台阶为参照物,他是   的,下山之后下起了雨,雨后天边出现了彩虹,彩虹是光的   现象。
27.(2019?昆明)光的三原色是指红、蓝、   。一个橘黄色的橙子放在黑暗的房间里,用蓝光照射它,橙子呈现   色。
28.(2019?武威)春日,花红柳绿。看桃花,花呈红色,是因为桃花   (选填“吸收”或“反射”)了红色光。公园内,鱼翔浅底,看到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像(选填“实”或“虚”)。
29.(2019?自贡)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红、   、蓝光叫色光的三原色;按电视机遥控器按键时,遥控器发射出来的是   。
30.(2018?葫芦岛)如图是小明一家游览黄果树瀑布时拍摄的照片。瀑布旁美丽的彩虹是光的   (填“色散”或“反射”)现象。远处传来的瀑布撞击岩石的声音,通过   传到小明的耳中。妈妈用遮阳伞遮挡阳光,能防止   (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人皮肤的侵害。
31.(2017?烟台)
红灯停,绿灯行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人所共知的,能否将红绿灯的作用互换一下呢?
我们平时见到的太阳光是白光,它是由红、橙、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的,白光叫复色光,各种颜色的光叫单色光。单色光的颜色是由频率决定的,红光频率最低,波长最长;紫光频率最高,波长最短。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会遇到大气分子、水蒸气微粒以及尘埃微粒等障碍物。当光照射到这些微小的障碍物上,障碍物会将光波的一部分能量散射出去,而另一部分能量将穿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光散射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在相同条件下,红、橙光穿过的能量多,蓝、绿光被散射出去的能量多,早晚我们看见太阳时,见到的主要是太阳光中穿透厚厚大气层的红光、橙光,所以朝阳、落日是红色的。晴朗的天空,见到的主要是阳光中被大气散射的蓝、绿光,所以天空呈蓝色。
正因为红光在空气中散射最弱,穿透能力强,可以传到较远的地方,使车辆和行人在远处就能发现,及早做好准备,所以用红灯表示停止和危险信号。雾天行车,车上要开黄色警示灯,也是这个道理。可见红绿灯的作用是不能互换的。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概括指出光散射遵循的规律。
(2)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知识解释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
课课精编精练——4.4 光的色散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3.【解答】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是通过接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来进行控制开、停水的。
故选:C。
4.【解答】人眼透过太阳镜看到的景色呈棕黄色,说明棕黄色的光进入人眼,也就是说镜片是棕黄色的,只能透过棕黄色的光,其他的色光都被镜片反射回去了。
故选:C。
5.【解答】(1)小水滴相当于三棱镜,对光起反射和折射作用,故A错误;
(2)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D正确,BC错误。
故选:D。
6.【解答】材料的粒子小到纳米级时,材料的性质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人们带的黄金手饰在正常状态下呈金黄色,而它的纳米颗粒却变成了黑色,其熔点也会显著下降。
故答案为:金黄;黑;熔点。
7.【解答】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这一现象叫做光的色散,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因此太阳光(白光)为复色光。
故答案为:色散;光谱;复
8.【解答】在在光谱的紫端以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在紫光之外有看不见的紫外线,紫外线最显著的效应是荧光效应,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紫外线还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故答案为:紫光;杀菌消毒;使荧光物质发光
9.【解答】在红光之外有看不见的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当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侧时,温度会升高;
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
故答案为:升高;热;红外线。
10.【解答】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而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白纸能反射所有的色光,红光照上,它就反射红光,所以纸是红色;蓝字只能反射蓝色光,红光照上不反射,所以是黑色。
故答案为:色散;绿;黑。

11.【解答】
AC、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故AD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电热丝的温度较高时,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会发出少量的红色光,所以看到的淡红色的光并不是红外线,故B选项说法正确;
C、红外线是不可见光,它照射在物体上反射的光也是不可见的,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2.【解答】
用红光照射白色瓷盘、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
①白色瓷盘,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故瓷盘呈现红色;
②红色的苹果只能反射红光,故呈现红色;
③黄色香蕉,只能反射黄光,吸收红色的光,因此在红光照射下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故呈现黑色;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
故选:D。
13.【解答】一束太阳光从三棱镜的一边入射,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结果在白屏B上可以看到一条七彩的光带,由此可知太阳光(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
在三棱镜和白屏之间放一块蓝色玻璃A,白屏B上只在原来出现蓝光的地方出现一条蓝色光带,这表明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故射到B上的光的颜色是蓝色,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4.【解答】响尾蛇在眼和鼻孔之间具有颊窝,是热能的灵敏感受器,可用来测知周围动物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捕捉猎物。人类模仿动物的这些本领,研制出雷达、响尾蛇导弹等先进武器。
故选:D。
15.【解答】AB、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因此,红光呈在最上面。故A正确、B错误。
C、若换成黄色的光屏,则只能反射黄光,因此我们能看到黄光,其余颜色光照射位置呈黑色,故C错误;
D、若换成蓝色光屏,则只能反射蓝光,其余部分会是黑色,故D错误。
故选:A。
16.【解答】光的三原色混合成彩色电视机上的丰富色彩的画面,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故答案为:红;绿;蓝。
17.【解答】在红光之外有看不见的红外线,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响尾蛇在眼和鼻孔之间具有颊窝,是热能的灵敏感受器,可用来测知周围动物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捕捉猎物,人们模仿响尾蛇发明了一种导弹;
红外夜视仪是通过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弱达到侦察目的;
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的。
故答案为:强;红外;导弹;红外;红外。
18.【解答】(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太阳光是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如果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则应增大彩色光带的宽度,即适当增大光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
(3)太阳光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颜色的色光组成的,且光屏上A为红光,B为紫光;红光的热效应最显著。
故答案为:(1)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增大;(3)红;红。
19.【解答】根据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的规律可知,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白颜色。一个物体在可以透过所有色光的情况下才是无色透明的。
故答案为:白;可以透过所有色光。
20.【解答】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
自然界的任何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越强。
故答案为:红外线;红外线。

2.【解答】植物是不透明的,植物呈现绿色,说明植物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色光;
植物之所以反射绿光是因为植物的生长不需要绿光,即绿光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故选:C。
22.【解答】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光将向斜下方偏折,如图所示;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3.【解答】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为七色光,属于光的色散现象,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故A正确;
B、太阳光是复色光,而七种色光混合后成为白光,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故B正确;
C、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不会产生色散现象,但是会发生折射,故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故C错误;
D、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为七色光,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不会产生色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C。
24.【解答】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故红光是光的三原色之一。
故选:A。
25.【解答】由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一切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不受物体亮暗的影响,用红外照相机能拍摄到清晰的照片。当给白兔身体披上织物,再用红外照相机拍摄得到的照片,兔子身体“隐形”了,说明兔子辐射的红外线被织物隔离了,即织物的隔热性好。
故选:B。
26.【解答】
小明和爸爸去登山,沿台阶而上,以台阶为参照物,他们与台阶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这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现象。
故答案:运动;色散。
27.【解答】(1)光的三原色是指红、蓝、绿三种色光。
(2)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物体相同颜色的光,当只有蓝光照射到橘黄色的橙子时,橘黄色的橙子吸收蓝色的光,橙子呈现黑色。
故答案为:绿;黑。
28.【解答】
(1)桃花是不透明的物体,看桃花时,桃花只反射红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所以看到桃花呈红色。
(2)鱼在水中,人在岸上,鱼“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感觉折射光线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射出的,所以看到的是鱼的虚像。
故答案为:反射;虚。
29.【解答】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红光、绿光、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
故答案为:色散;绿;红外线。
30.【解答】(1)瀑布旁美丽的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解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听到的瀑布撞击岩石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小明耳朵的;
(3)据紫外线的特点可知,适量的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促使钙的吸收,但过量的紫外线对身体是有害的,有可能诱发皮肤癌;因此妈妈用遮阳伞遮挡阳光,能防止紫外线对人皮肤的侵害。
故答案为:色散;空气;紫外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