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0-06 21:3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脸颊(xiá) 允许(yǔn) 挨揍(zòu)
B.撒谎(sā) 裁缝(cǎi) 发愣(lènɡ)
C.寒战(zhàn) 攥着(zuàn) 羚羊(línɡ)
D.怦怦(pīnɡ) 伤疤(bā) 树杈(chà)
2.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海拔 ??废嘘? ?地毯 ??沉默寡言
B .毅力 ??敬佩? ?干躁 ??源源不断
C .富饶 ??滚烫? ?硬朗 ??刨根问底
D .水渠 ??流淌 ??账蓬? ?不毛之地
3. 对下列诗歌分析正确的是(???? )
A .《观沧海》——背景:北征乌桓失败。诗歌特征:悲凉。
B .《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表现出诗人感觉旅途的顺利。
C .《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是宋代诗人。
D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这首词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乡愁。
4.下面句子朗读的停顿和重音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B.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C.这篇文章详细地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的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D.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
6.名句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是: , ?。
(4)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7.古诗词赏析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B .“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C .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D .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显出雄浑苍劲的诗风。
(2)下列与本诗中所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B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C .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3)诗中用一“观”字统领全文,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 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一句中“若”字用得好,试评析。
二.阅读(32分)
(一)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选文中两个划线的“他们”各指什么?请简要说明。
(2)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
(3)文中“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
(4)“小摇篮”比喻 ,作用是 ,“小”照应了前面 一词。
(二)
千年古城梅州——走进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
①香格里拉,一个充满传奇和异域色彩的名字,一个永恒、和平、宁静的象征,一个美得令人惊艳的旷古秘境,一个远离尘嚣宁静安逸的人间净土,一个世人魂牵梦绕的世外桃源。
②在客家人心里,梅州就像旷古秘境——香格里拉,是他们魂牵梦绕的世外桃源。这里,天地澄明,山幽水碧,风光圣洁,犹若方外之境;这里,汉风唐韵穿越千年的悠悠岁月悠扬萦绕,幻化为闪烁着先民遗风的处处风物,未经世俗污染,淳朴如初。
③梅州的山,葱茏清幽,自成风韵。“粤东群山之祖”阴那山,集雄奇与秀丽于一体,引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折腰。登临山巅,山风阵阵徐徐吹来,云雾自眼前飘过,聚了又散,仿佛置身云端仙境。
④梅州的山,或大或小,或险或秀,无不用青翠欲滴的绿意阐释对人间的厚爱,令人心旷神怡,忘乎天上人间。郁郁青山,不仅诉不尽梅州无限风光,而且孕育了清冽的山泉和清新的空气。
⑤梅州的水,空灵如诗,悠扬如歌。散布在梅州青山之间的万千清泉,配合着山势的起伏,敲打出一曲曲抑扬顿挫的曲调,细细品味,竟像夭籁般的客家山歌一样流淌,令人沉醉。
⑥巍巍群山,孕育了梅州人的母亲河——梅江。梅江悠悠,一水护城,清明如镜,光可鉴人。远眺江水,波光粼粼,摇曳生姿,楚楚动人。梅江两岸,翠耸的青山,婆娑的垂杨柳,森森的凤尾竹与斑驳的古墙,与天光云影相互缠绵着,在水中交互出一幅恬静淡雅的山水画卷,常常令人流连忘返。偶尔有渔夫撑着竹筏自江面悠然而过,此情此景,丝毫不逊色于桂林。
⑦梅州的山还孕育了水平如镜的绿潭,如素有“岭南日月潭”之称的蕉岭长潭、五华益塘等,湖水碧绿,依山赋形,似极仙女遗落人间的镜子。这些湖水或驰骋或游弋,山青水碧,水天一色,烟波浩渺,令人陶醉。若遇月夜,波光潋滟,美不胜收,宛若梦幻。一年四季,江面烟雾迷茫,尤以冬日为甚,蒸腾的水汽与两岸的山岚遥相呼应,将周遭点染得仿若人间仙境。
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水灵气必定孕育梅州不凡的千年历史和文化。“筚路桃贩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黄遵宪用一首凝练的七绝,诗意地描绘了一幅客家先民南迁的历史画卷。历史上,客家先民历经了五次大迁徙,每一次辗转,都是一次寻觅梦里桃源之旅,穿过千年的风雨,客家人崇尚诗礼的传统使原生态的中原文化在梅州这片土地上得以保留。
⑨梅州人一言语、一举手、一投足,细细品味,都散发着古之遗风雅韵,被誉为中原文化的活化石。客家方言至今仍保存着中原古汉语“唐音”,这种未被同化污染的方言,是客家人流徙中的精神故乡,它神奇地托起了整个民系千年不灭的命运。一路南下的梅州客家人还保留着舞龙舞狮等丰富多彩的客家风情,这种舞龙舞狮,舞动的不正是中原龙图腾的飞扬吗,传递的又何尝不是原生态的中原文化?
⑩梅州,一座处处散发着中原汉唐雄风的千年古邑。在这里,您不仅可以饱览原生态的美景,品味原汁原味的中原文化,而且可以流连于山间田野之中,逛山冈,吹山风,听山歌,慢慢的您会放慢您的脚步,放松您的心情,放飞您的梦想。在饱览青山绿水间淡忘红尘,在仰望文化高山时涤荡心灵,走进它,您就走进了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梅州。
(选自《羊城晚报》,内容有删改)
(1)请仔细阅读全文,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梅州是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
(2)请你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段对香格里拉的解说,为引出对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梅州的描写起到铺垫作用。
B.“湖水碧绿,依山赋形,似极仙女遗落人间的镜子”,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把长潭水平如镜的美展现出来。
C.第⑧段引用黄遵宪的七绝是为了说明客家不凡的千年历史和文化,同时増加了文学色彩。
D.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照应题目,表达了对梅州美景和文化的赞美之情。
三.作文(40分)
请以“追梦”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字数600以上。
答案
一.1-5 CCBAC
6.略
7.(1)A(2)B(3)自己的雄心壮志
(4)这一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用“若”字表明写的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想象,体现了诗人壮阔的胸襟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二(一)(1)第一个“他们“指济南的山山水水;第二个“他们”指围着济南的这一圈小山
(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3)“睡““醒”赋予山水以生命,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创设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墳界
(4)围着济南的一小山 把圈小山写得如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 小山
(二)(1)中心句:在客家人心里,梅州就像旷古秘境—香格里拉,是他们魂牵梦绕的世外桃源。①梅州的山,葱茏清幽,自成风韵
②梅州的水,空灵如诗,悠扬如歌;③梅州不凡的千年历史和文化
(2)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或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州水的空灵如诗、悠扬如歌(或令人沉醉)的特点.
(3)B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