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1.5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0-06 21:2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课题 爬行动物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与技 能目标 (1)概述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 法目标 尝试通过归纳总结爬行动物适于陆地生活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关注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观点。
课标解读 概述两栖类和爬行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爬行动物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由两栖动物的演化历程)提出:在中生代称霸地球的生物是什么?学生思考得出是恐龙,它属于爬行动物,引出课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渗透生物进化的观点。 二、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 多媒体提问,在很多两栖动物灭绝的情形下恐龙为什么能不断发展,并称霸地球?引导学生边思考问题边看视频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爬行动物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引出本节课学习目标。 三、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一)蜥蜴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 方案一: 1、多媒体展示蜥蜴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结合书上内容得出蜥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写到学案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利用白班功能探照灯展示总结出内容较多的一个学生的答案,进行纠错、改正。再让学生自愿拿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对照,进行批改后得出蜥蜴适于陆生生活的特点。 方案二:引导学生观察,结合书本内容,完成以下表格,得出蜥蜴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 蜥蜴特点与陆地生活的关系身体分部四肢皮肤呼吸生殖与发育
引导学生总结青蛙和蜥蜴特征,完成表格,巩固知识。 蜥蜴青蛙身体分部皮肤和覆盖物呼吸生殖和发育
(二)常见的爬行动物:引导学生结合书本说出知道的爬行动物得出。 (三)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多媒体分别出示乌龟、鳖、蛇、鳄鱼动态图片及资料,请学生分析它们的共同特征,然后师生共同总结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设计意图:采用动态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这几个动物的认识。备注
(四)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让学生自学28页,尝试说出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然后师生交流总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备注四、总结收获,形成体系 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五、当堂练习,应用知识 1、有一种动物体表有鳞片覆盖,雌性产下受精卵,卵外有壳保护,据此我们可初步判断此动物属于( ) A.鱼类 B.爬行类 C.两栖类 D.鸟类 2、判断: (1)既能生活在水中,有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 (2)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里。( ) (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 3.连线 体表覆盖鳞片 青蛙 皮肤湿润,可辅助呼吸 在陆地产具有坚韧卵壳的卵 蜥蜴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终生生活陆地上 4、问答: 蛇没有四肢,但它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 七、作业布置:背诵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已经常见类型。
板书设计: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二、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一)、代表动物—蜥蜴 适于陆生生活的特点: (二)、常见的类型 (三)、主要特征 (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