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主要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类。 关于《世说新语》作者名片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志人小说是在品藻(即品评)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它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志人小说《世说新语》两则白雪纷纷
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
差可拟
兄女曰:
末若柳絮
因风起
咏雪1、俄而 2、雪骤
3、撒盐 4、差可拟
5、柳絮 6、无奕
7、王凝之读准字音ézhòusǎchā nǐxùyìníng预习检测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读准断句朗读指导结合注释,理解文义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文章的义理。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不久,一会儿。急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趁、乘◆文言句式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判断)
省略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撒盐空中差可拟(状语后置,应为“(于)空中撒盐差可拟”)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侄儿侄女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满天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咏雪》出自《世说新语·言语》 。
《世说新语·言语》所记的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为了各种目的而说的佳句名言,多是一两句话,非常简洁,可是一般却说得很得体、巧妙,或哲理深迢,或含而不露,或意境高远,或机警多锋,或气势磅礴,或善于抓住要害一针见血,很值得回味。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什么语言环境? 整体感知“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 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具有美感。它能够从形状和轻重两个角度来描写雪花的特征,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撒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这样一来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柳絮因风起”一喻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
柳絮因风起飞扬之态轻盈之姿文学之美形 神韵 “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谢太傅认为谁回答得更好?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耐人寻味。结构梳理交代咏雪背景:人物、事件、环境
叙述咏雪事件:一问、两答
补述“兄女”身份咏雪赞赏谢道韫的聪明才智拓展延伸 你能否再举几例古人吟咏白雪时用的比喻的诗句。
(1)钱强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与同学打架,钱强的好朋友李辉看到后立即上去帮各式各样钱强。
(2)刘丰在体育课上扭伤了脚,林健送刘丰去医务室治疗,又回教室将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题抄下来,给刘丰送去。
(3)郑伟有道题不会做,想拿马捷的作业本抄袭。马捷不同意,而是给他讲解做题的方法,要他自己去做。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请闭上眼睛想象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雪花飘起来了。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请用以下文言句式再写出一两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做生动的描述。
曰:“ 差可拟 ”
曰:“未若 ”1、雪,如花瓣在天空翩翩起舞 。
2、鹅毛大雪,满天飞舞!
3、美妙的小雪花呀,像只只空灵飘逸的
玉蝴蝶,扇动着薄翼,初降人间。
4、水晶一样的雪飘落在冬季,像飘落的
白茶花一样铺在大地。未若鹅毛因风起陈太丘与友期行读准字音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shěfǒu朗读指导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读准断句朗读指导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 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
君久不至,已去。”
约定正午时分舍弃离开才当时年龄嬉戏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通“否”尊称,“您”。等待理解文义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
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语气词,“啊”丢下,舍弃。离开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信用拉,牵扯回头看理解文义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就像现在的“您”。
“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尊称,哪些属于谦称。
敝人 卑职 老朽
寡人 令尊 令堂
令郎 陛下 犬子
尊称:令尊、令堂、令郎、陛下
谦称:敝人、卑职、老朽、寡人、犬子1.补上文中省略的人物。例如:期日中,过中(友)不至。整体感知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 )不至,太丘舍去,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 )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友于元方家君君家君人君君译文: 陈太丘和(一位)朋友相约出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中午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太丘)走后(他的朋友)才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门外玩。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了您好久您却没来,(他)已经离开了。”客人便发怒道:“(真)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出行,(却)丢下人家而离去。”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一同出发),到了中午(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客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的走进了家门。 《陈太丘与友期》出自《世说新语·方正》 。
《方正》是刘义庆小说《世说新语》的第五门,共有66篇,主要记载言语、行动、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正直品质。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守时、守信、有礼合作探究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 合作探究 纵观客人从 “有礼”到“无礼”再到“有礼”的情绪巨变,虽然在信义上有所亏损,但客人不伪装,不矫情,在一个孩子面前毫无顾忌地敞开内心,充分展现了魏晋人崇尚的任诞率性的真性情。“尊君在不?”到 “非人哉!”再到“下车引之。”合作探究 本文借元方责客之语,赞扬元方的聪敏,懂礼识仪。更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做人应当诚信、有礼。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