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福山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缺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缺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0-07 14:4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第一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
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纸上
第1卷

一、单选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不属于果胶酶的是(???)
A.多聚半乳糖醛酸酶?????????????????????B.果胶分解酶 C.果胶酯酶?????????????????????????D.半乳糖醛酸酶
2.加酶洗衣粉中,最常用的酶制剂有:①蛋白酶;②脂肪酶;③果胶酶;④纤维素酶;⑤淀粉酶;⑥肽酶;⑦过氧化氢酶,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⑥?????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④⑤⑦
3.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先除去葡萄枝梗,然后反复冲洗,直至彻底干净 B.应控制发酵温度维持在20℃左右,变化不能太大 C.发酵过程中应该不断从充气孔进行通气,以维持发酵的需氧环境 D.酵母菌存在广泛、生命力强,因此果酒制作时不需对所用器具消毒灭菌
4.中国人喜爱酒,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开始酿酒。我们注意到,没有密封的酒,在冬天存放的时间更长,其原因是(? ?)
A.温度低,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 B.有氧环境,厌氧细菌——乳酸菌受到抑制 C.醋酸菌是嗜温细菌 D.不密封的酒在冬天进入的细菌少
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C.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D.共同进化仅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不断进化和发展
6.如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生成物的量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 B.酶因热而失活 C.酶促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D.酶促反应速率和酶量的关系
7.在果胶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 ?)
A.产生气泡????????????????????????B.溶液呈蓝色 C.溶液呈紫色???????????????????????D.产生砖红色沉淀
8.用果胶酶处理苹果泥是为了使果胶酶能充分地催化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大苹果泥用量???????????????????B.大幅度提高反应温度 C.换成大型号容器???????????????????D.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9.从环保上讲,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好在哪种元素含量少甚至没有(? ?)
A. B. C. D.
10.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在、、处分别贴浸有不同抗生素(浓度相同)的无菌滤纸片, 处滤纸片浸有无菌水。培养后的结果如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 处抑菌效果小于处 B. 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 C. 处抗生素无效 D. 为对照
11.植物学家将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分离出来,将单个细胞放入特定的培养基中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植株,此过程依据的原理和技术是(????)
A.细胞分裂和细胞工程 B.细胞分化和基因工程 C.细胞的全能性和组织培养 D.花药离体和单倍体育种
12.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实验结果。该结构不能说明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果汁量/
2
3
4
5
6
5
A.温度影响果胶酶的活性 B.40 ℃与60 ℃时酶的活性相等 C.50 ℃是该酶的最适温度 D.若温度从10 ℃升高到40 ℃,酶的活性将逐渐增强
13.根据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在原材料有限的情况下,能正确表示相同时间内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产量影响的曲线是(? ?)
?
A.甲?????????B.乙?????????C.丙?????????D.丁
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汁产生酒精 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15.下列有关生物营养物质及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在生物体内含量很高,是微生物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不仅是微生物体内良好的溶剂,而且可以参与微生物代谢,维持微生物体内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稳定 B.无机盐主要为微生物提供除碳、氮以外的各种重要元素,包括、、、、等大量元素及、、、、等微量元素 C.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水和无机盐五类;人和动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六大类;而植物的营养物质则主要包括矿质元素、水、等三类 D.、对大多数微生物来讲是主要的氮源,对于植物来讲也是主要的氮源
16.某同学通过镜检选出了花粉处于单核居中期的花药,经过消毒后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可能的原因有(? ?)
①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②花蕾消毒不彻底
③接种时没有始终在酒精灯旁进行操作
④应选择单核靠边期的花药培养
⑤花蕾消毒时间太长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17.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18.下列关于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果酒最快捷的途径是先制果醋,再制果酒 B.榨汁前,先将新鲜葡萄进行冲洗后再去枝梗 C.无氧条件下,醋酸菌能将酒精直接变为醋酸 D.整个制作过程中,应杜绝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19.下列有关果胶酶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果胶酶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度 B.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后可使果汁变得澄清 C.果胶酶能将乳糖醛酸分解成半乳糖醛酸 D.果胶酶能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
20.在腐乳发酵过程中主要是毛霉在起作用。下列有关毛霉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将多糖分解成葡萄糖
②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③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④将核酸分解成核苷酸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1.下列有关传统果酒、果醋发酵和腐乳制作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果酒、腐乳发酵利用的主要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果醋发酵菌种属于原核生物 B.三种发酵过程中都可以通过控制发酵温度来实现对微生物类型的控制 C.果酒发酵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果醋和腐乳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D.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都是微生物胞内酶
22.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成分
蛋白胨
葡萄糖

伊红
? 美蓝
? 蒸馏水
含量
?? 10
?? 10
?????? 2
0.4
0.065
1000
A.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B.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 C.该培养基缺少提供生长因子的物质 D.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后就可以接种使用
23.不用显微镜也可以鉴定细菌的种类,主要依据是细菌菌落的特征。下列哪项不是菌落的特征(? ?)
A.大小和形状???????????????????????B.光泽度和透明度 C.颜色和硬度???????????????????????D.气味和
24.下列有关纤维素酶作用的验证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报纸、复印纸来代替滤纸条 B.两支试管中所加缓冲液的量相等 C.在定范围内,滤纸条的分解速度会随着纤维素酶含量的增加而加快 D.振荡会加快滤纸条的分解
25.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培养基等进行灭菌,其标准是(? ?)
A.杀死所有的病原菌 B.杀死所有的微生物 C.杀死所有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D.使病原菌不生长
26.在发酵过程中,果醋、果酒、腐乳、泡菜所用菌种依次是(??? )
①米曲霉 ②黄曲霉?③酵母菌 ?④乳酸菌 ?⑤毛霉 ?⑥青霉 ??⑦醋酸菌
A.⑦③④②?????B.⑦③⑤④?????C.⑦③②④?????D.⑦③④①
27.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的菌种在遗传时都能遵循盂德尔的遗传定律 B.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酵母菌能大量生长繁殖,醋酸菌则不能正常生长 C.升高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有影响,而对醋酸菌的发酵也有影响 D.为了防止发酵液受污染,应将选取的葡萄先去枝梗,再冲洗多次然后使用
28.下列有关果胶酶及与果胶酶实验探究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果胶酶的用量时,pH、温度不影响实验结果 B.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葡萄糖异构酶等 C.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时,温度、苹果泥、果胶酶用量及反应时间等都是变量 D.可以用相同时间内过滤得到的果汁体积来确定果胶酶的用量
29.下图表示一定条件下将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需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中 B.图中①②过程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 C.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均为纯合子 D.此实验说明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部的遗传信息
30.加酶洗衣物的酶不易失活,原因不可能是(? ?)
A.该酶是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的特殊酶 B.用特殊化学物质将酶包裹,使其与洗涤剂隔离 C.加酶洗衣粉的酶是从耐酸、耐碱、耐较高温度的微生物中获得的 D.加酶洗衣粉的酶能耐酸、耐碱、耐较高温度和能忍受表面活性剂
3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果胶酶能使榨取果汁变得比较容易 D.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的解旋酶
32.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的碳源 B.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 C.细菌大量培养过程中,芽孢形成于细菌生长的调整期 D.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
33.测定土壤中细菌数量一般选、、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而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和倍稀释,其原因是(?? )
A.细菌个体小, 真菌个体大 B.细菌易稀释,真菌不易稀释 C.细菌在土壤中的含量比真菌高 D.随机的,没有原因
34.在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内取发酵液样品,发现发酵液的一直下降,原因是(?? )
A.酵母菌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时,均产生,溶于发酵液中,使下降 B.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呈酸性 C.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 D.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
35.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 B.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 C.相同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36.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大肠杆菌的分离和培养实验中,划线后盖好培养皿,再将培养皿倒置培养 B.某同学用带盖的瓶子制备葡萄酒的过程中,每隔12小时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其目的是向瓶中通气,以保证微生物的发酵 C.将显色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D.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测定某土壤溶液活菌数目
37.关于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并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该溶液 B.调节,使各组中的相同而且处于适宜状态 C.用玻璃棒搅拌加酶的果泥,搅拌时间可以不同 D.在相同的适宜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
38.下列所述环境条件下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繁殖的是(? ?)
A.在缺乏生长素的无氮培养基中的圆褐固氮菌 B.在人体表皮擦伤部位的破伤风杆菌 C.在新配制的植物矿质营养液中的酵母菌 D.在灭菌后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的禽流感病毒
39.如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变化的曲线是(?? )
A.①?????????B.②?????????C.③?????????D.④
40.在细菌的连续培养过程中,要以一定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同时以同样速度放出老的培养基。下图表示培养基的稀释率(培养基的更新速率)与培养容器中营养物质浓度、细菌代时(细菌数目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细菌密度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稀释率很低的情况下,稀释率的增加会导致细菌密度增加 B.稀释率从到的变化过程中,细菌生长速度不断提高 C.稀释率超过点后,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导致细菌死亡率增大,细菌密度降低 D.为持续高效地获得发酵产品,应将稀释率控制在点附近
二、填空题
41(15分)加酶洗衣粉:指含有__________的洗衣粉。酶制剂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淀粉酶、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 蛋白酶可将大分子蛋白质水解为可溶性的__________或小分子的肽; (2) 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__________; (3) 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__________; (4) 纤维素酶可将纤维素水解为__________。
普通洗衣粉中含有磷,含磷的污水排放可能导致__________,造成水体污染,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用量,使洗涤剂朝低磷无磷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2(7分)实验设计遵循原则:__________原则,__________原则和等量原则。
探究问题 (1)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的区别。单一变量:__________。 对照实验: 普通洗衣粉+污染物 __________+污染物 (2)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单一变量:__________。 对照实验:不同温度梯度的实验组之间形成__________对照。 (3)添加不同种类的酶的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区别。单一变量:加酶洗衣粉的__________。 对照实验:污渍的种类等。
43(8分)解磷微生物能分解有机磷,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下图是从湖泊污泥中筛选解磷微生物的过程示意图,下表是分离纯化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记录项目: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
菌落编号
1
2
3
48小时
1.6
2.8
3.0
72小时
2.2
1.2
5.0
96小时
2.3
1.2
4.2
(1)培养基的成分主要有牛肉膏、蛋白胨、及无菌卵黄液,其中__________主要提供有机磷。从土壤中富集解磷微生物时,应选用__________(固体/液体)培养基。 (2)在倒平板前,应对玻璃器皿和培养基灭菌,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配制成浓度稀释液时,用无菌移液管从富集液的上清液中吸取1,移入盛有__________无菌水的试管中,并依次配制的梯度稀释液。 (3)过程②、③为菌种分离纯化的过程,接种方法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菌种的分离纯化结果,应选择为__________号菌落进行扩大生产,原因是__________。
44(10分)已知微生物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 (1)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__________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2)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__________法进行计数。 (3)为了确定微生物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40℃、45℃温度下降解10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1、6,则上述三个温度中,__________℃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__________℃设计后续实验。
45(10分)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____________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____________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左右。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反应后,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色染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