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840-1949年)
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
The opium war
1.背景:战前的中国
一、鸦片战争(1840.6—1842.8)
中国军舰
中国:闭关锁国
英国铁甲舰
英国:对外扩张
英国议会中的下议院
1.背景:战前的英国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中 国 英 国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君主立宪制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装备陈旧
船坚炮利
闭关自守
殖民扩张
中国整体落后于西方
2.原因
一、鸦片战争(1840.6—1842.8)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而工厂所需要的原料也要来自世界各地。
——《必修2第七课》
柏金汉(英国资产阶级代表)公开演讲说,“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其人富有积极消费的性格,如果把那个国家的市场开放给自由贸易商人,英国货物在那个市场上的销售量会比其余全世界上的总销售量还大。”
问题:英国资产阶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工业革命后,英国为开辟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1)根本原因
开拓海外市场;
打开中国市场;
1818 1820 1827 1831
英国输华总值
中国输英总值
单位:千万元
1
0
正常的中英贸易
请思考:
(1)在中英贸易中,中英国各处于什么地位?
(2)为改变这种现象英国采取什么措施?
中国:出超地位;
走私鸦片
英国:入超地位;
入超即贸易逆差,指在对外贸易中,商品进口总额高于商品出口总额。
湖广总督林则徐的上书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探源篇之原因
鸦片输入的危害
一七九九年
一八二〇年
一八二五年
一八三四年
一八三九年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表
据不完全统计,鸦片战争前的40年间,英国运入中国的鸦片共40多万箱,从中国掠走三、四亿银元,从而导致白银外流,军队丧失战斗力,政治更加腐败,威胁了清朝的统治。
40000多箱
7889箱
12576箱
20331箱
40200箱
鸦片
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困难
摧残人民身心健康
破坏社会生产、影响人民生活
削弱军队战斗力
腐蚀清朝统治机构
出 超
扭转贸易逆差
鸦
片
战
争
为维护统治
银荒兵弱
英国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
导火线: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英国
贸 易
走私鸦片
中国
禁烟运动
结论
1、虎门销烟 --导火线
2、中国的禁烟运动 ---直接原因
3、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根本原因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第一阶段
1840.6---1841.5
(1) 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北上到达 ,威胁北京。清政府表明愿同英军谈判,于是英军南下。
(2)1841年初英国强占_________,清政府对英宣战,英军扩大侵华,又攻占了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1842年8月,英军舰队到达南京,清政府屈辱求和,签订____________。
第二阶段
1841.8---1842.8
天津
香港岛
1840
满族将领海龄
3.鸦片战争的进程
第一阶段
1840.6---1841.5
(1) 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北上到达 ,威胁北京。清政府表明愿同英军谈判,于是英军南下。
(2)1841年初英国强占_________,清政府对英宣战,英军扩大侵华,又攻占了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1842年8月,英军舰队到达南京,清政府屈辱求和,签订____________。
第二阶段
1841.8---1842.8
天津
香港岛
《南京条约》
1840
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朝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万年和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4.《南京条约》及附件
①割地
②赔款
③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
《南京条约》内容:
危害:
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破坏贸易主权
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便利列强对华商品倾销
4.《南京条约》及附件
《南京条约》
1842年
《五口通商章程》
和《虎门条约》
1843年
《望厦条约》
1844年
《黄埔条约》
1844年
附件内容:
①领事裁判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在通商口岸租地和永久居住
4.《南京条约》及附件
危害: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便利了列强扩大侵略权益
为列强后来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
“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
赔款
割地
通商
关税
司法
从主权独立走向半殖半封 从封闭贸易到卷入世界市场
开眼看世界 学习新技术
5.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政治:
②经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开端。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被迫对外开放。
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社会性质:
6.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①客观上:
敌人的强大;
②主观上:
清王朝腐朽落后(包括军事实力较弱,领导者战和不定等。)
③根本上:
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
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
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
不必更多,那英格兰
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
不应求了” 。
材料一: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数量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比例
中国 1
洪都拉斯 14600人 人均934.5便士 1246
3.6亿
人均 0.75便士
材料二:英国下议院的一个调查中英贸易状况的委员会的报告承认:“近年来同这个国家(中国)的贸易处于十分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1846年以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开始大幅度下降。
马克思:妨碍对华出口贸易迅速扩大的主要因素,是那个依靠小农业与家庭工业相结合而存在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
马克思:中国人不能同时既购买商品又购买毒品。
英国输华的商品中,有许多西方人的日常用品,如刀叉、睡帽、钢琴……
自然经济的抵制
购买力低下
输华产品不合中国人习惯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得恩伯爵致英驻华公使包令爵士函》
二、战火再燃
(1)、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借口:
修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
问题:英国为什么要提出“修约”的要求 ?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1、原因
2、战争的经过和影响
天津
北京
广州
1、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
1856年10月 英军炮轰广州城(爆发);
1857年 联军攻陷广州;
1858年 攻陷大沽,进逼天津,签定《天津条约》。
2、第二阶段(1859年——1860年)
1859年 大沽之战;
1860年 占领津、京,火烧圆明园,签定《北京条约》(结束)。
《天津条约》:
公使进京
十口通商
外国舰船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巨额赔款
《北京条约》: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
商议赔偿英法两国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割九龙司地方给英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加深!
分类比较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继 续 根本原因和目的
性质
扩 大 战争过程 侵略国家
侵略时间
侵略范围
战争危害和影响 开放口岸
数量和特点
割地和赔款
丧失主权
社会性质程度
打开中国市场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英国
英法,美俄帮凶
两年
四年
东南沿海
整个沿海
5个;集中在东南沿海,远离北京
11个;整个沿海,长江中游地区,临近北京
香港岛
2100万银元
九龙司,俄国150多万
英法各800万两白银
领土、关税、贸易等
进一步扩大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
进一步加深
本课小结
在汹涌的全球化潮流下,西方列强凭借工业文明的优势打败古老的中国。中国国门被迫打开,中国人民一方面要反对列强侵略,维护民族独立;一方面要向西方学习,实现民族国家的近代化。从此拉开了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艰难历程,任重而道远。
课堂检测
1.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推行的对外政策是?
A.闭关锁国 B.自由通商?
C.平等往来 D.出卖利权
2.英国在18世纪中期的对华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其主要原因在于?
A.英国对华输入的商品较少?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C.英国商品价格比较低廉?
D.中国对英国输出商品较多
A
B
3.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扭转贸易逆差 B.毒害中国人民?
C.打开中国市场 D.寻找战争借口
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商的利益?
B.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C.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
D.清王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A
B
5.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清政府的屈服求和?
B.军事指挥的失误?
C.战争准备不充分?
D.中国政治、经济、军事落后于西方
6.“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此话反映了十九世纪上半期清朝怎样的实质问题
A.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B.皇权至高无上
C.国力强盛 D.皇帝、大臣闭目塞听
D
D
封闭所以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挨打必须思变
思变才能崛起
苦难的历史
辉煌的现实
发展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