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宋教仁” 案 主张“责任内阁制”,认为“内阁不善而可以更迭之,总统不善则无术变易之,如必欲变易之,必致动摇国本”。 到1912年中国同盟会已经四分五裂了。辛亥革命后孙在南京成立的临时政府的九个成员中只有三个是中国同盟会的成员。
1912年8月7日在宋教仁的组织下,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和共和实进会联合在北京成立国民党,1913年3月,宋教仁北上改组之时,在上海火车站被暗杀。 “宋案”发生后,孙中山闻讯从日本回国。1913年3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上海横滨正金银行内商讨反袁问题。导火线(直接原因):“宋教仁” 案;
地 点:江西湖口(李烈钧领导);
南京(黄兴);
安徽、广东等南方几省相继宣布独立;
结 果:遭到北洋军进攻,革命失败。 一、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二.袁世凯复辟帝制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③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②下令解散国民党④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1.对内政策2.对外政策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袁世凯祭天三.护国战争1.准备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蔡锷离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2.爆发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3.经过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4.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护国战争形势示意图四.军阀割据北洋军阀割据示意图黎元洪、段祺瑞执政1921年为了扩展地盘军阀混战直系势力大1923年再建广州政权,任大元帅奉系势力大北伐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开始长达十年的“剿共”国民党南京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中原大战是指1930年5月至11月,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发生的一场新军阀混战;因为这次战争主要在中原地区进行,所以又称为“中原大战”。战争由中国国民党内北伐战争后失势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汪精卫联合反共右倾西山会议派和国民党军阀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张发奎发起,意图夺权挑战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中原大战以蒋军胜利告终。"中原大战"历时7个月,双方动员兵力110万人以上,支出军费5亿元,死伤30万人,战火波及20多省。?蒋介石排除了异己,完成了全国形式上的统一。劳民伤财的新军阀内战严重损耗了国力,战争结束一年后,"九·一八"事变爆发。本来准备剿共的国军亦多数被调出,让红军有了喘息发展的机会。中日矛盾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 依据材料,说说北洋军阀混战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农村劳动力减少,田地荒芜,影响了农村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兵员军费大幅度增加,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二次革命导火线:宋教仁遇刺身亡结果:被袁世凯镇压,孙、黄流亡日本袁世凯复辟帝制对内: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对外: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护国战争1915年,蔡锷等在云南发动。袁世凯取消帝制,绝望死去。军阀割据以直系、皖系、奉系为主,为争夺地盘,连年混战,民不聊生。1.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 )
A.孙中山 B.李烈钧
C.宋教仁 D.黄兴2.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作出了哪些“努力”( )
①解散国民党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规定总统可以连任
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CD3.为讨伐袁世凯的复辟活动,维护共和制度的护国战争发生在( )
A.1913年 B.1914年
C.1915年 D.1916年4.湖北省是中国千湖之省,是人杰地灵的旅游胜地。北洋军阀割据时期,控制湖北省的军阀派系是( )
A.直系 B.奉系
C.皖系 D.滇系CA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