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5、4、3、2加几的练习 第 7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
目标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计算方法,能准确进行计算。
2. 学生进一步熟悉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 向学生渗透统计思想,结合情境,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的计算。
通过不同的方式调动学生口算兴趣,能够有效的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 想一想。
9+( )=10 8+( )=10 7+( )=10
6+( )=10 5+( )=10 4+( )=10
3+( )=10 2+( )=10 1+( )=10
2.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练习二十二第3题)
5+7= 10-7= 4+8= 4+9=
13-3= 5+9= 10-9= 3+9=
(学生独立完成,分析错因,集体讲评。)
3. 练习二十二第1题。
(1)学生说一说,再板书在黑板上,指哪个答哪个。
(2)让算得快的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算的快?你的秘密在哪里?
生: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指导学生书写算式。
(4)问:怎样写才能不漏掉也不重复?为什么?
4. 巧填数字。(练习二十二第5题填未知加数)
(1)放手让学生探究做题方法。
(2)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
(3)让学生理解加法与减法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灵活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进一步熟悉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二、指导练习
1. 练习二十二第2题。
(1)学生观察图,弄清题目的意思。问:这题是什么意思?
(2)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说一说。
(3)教师板书,引导学生看统计表。
(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 解决问题。
4人 5人 8人
(1)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让学生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3. 练习二十二第4题。
(1)看图,解决一共有多少串冰糖葫芦的问题?
(2)找有用的数学信息,列式解决问题,为什么要用“7+5”?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设计意图】
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境图,让学生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解答,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用途,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拓展练习
1.
(1)出示3盒彩笔分别是:4支、6支、8支。
(2)出示题目,全班读题。
(3)分析题意,学生讨论:什么时候最多?小明有其中的2盒又告诉我们什么?
(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2. 一图多意。
(1)仔细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吗?
(3)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说图意,列算式。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