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9加几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9加几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0-08 08:0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9加几 第 1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
目标
1. 引导学生探索9加几的各种算法,体验算法多样化,通过比较选择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 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0+2=12 10+9=19
学生先算,再两题一起出示,问:你是怎么算的?
9+1+8=18 9+1+7=17
这些算式里没有10,你们怎么也算得这么快啊?
2.让学生试着说这些算式的规律。师小结:看来10真是我们的好朋友,找到它,计算就能又快又准确。
【设计意图】
在口算练习中,使学生感受到凑“十”可以使计算变得更简捷,为后续学习“凑十法”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初步感知“凑十法”。
出示教材第88页的全景图。
师:这是春晖小学运动会的场面,你看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呢?(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比赛快要结束时,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谁能列算式?9+4=?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生1:点数法:1、2、3……12、13
生2:接数法:盒子里有9盒,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生3:我是先拿1个放到盒子里,外面还有3个,就是13。
师:你们说的方法都很好,这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优化“凑十法”。
小结:优化凑十法。当没有10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算出一个10帮助我们更快地计算,这种方法叫“凑十法”。
2.操作中掌握“凑十法”。
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点子图)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边提问边指导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 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
师介绍9凑十的方法,并板书过程。
师:想9和1可以凑成10。(让学生反复口述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
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摆小棒、点子图直观操作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凑“十”的过程,从而初步感知“凑十法”。
三、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教材第89页做一做第1题)
(1)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再次出现复习时的2道算式:10+2=12 10+9=19,我们就是采用了“凑十法”,把9加几的题目转化成了10加几的题目来计算。
2. 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 寻找规律,加深理解。(完成做一做第3题)
教师提问:(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个位上少的那个1到哪儿去了?
四、拓展练习
9+( )=15 9+( )=16 9+( )=18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有什么特点?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