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5 做框架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5 做框架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07 22:2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做框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做框架”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起重机、输电线铁塔是一种框架式结构。框架结构的优点是用较少的材料建构巨大的物体,支撑出很大的空间,研究框架结构又给学生打开一扇认识形状结构的窗口。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做简单的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让学生自己动手捆扎这样的框架,并发现三角形框架稳定,长方形框架不稳定。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分析长方形框架中增加斜杠起什么作用。书本中漫画小人的推和拉的动作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想象出斜杠在不同的情况下产生的作用。左图中小人(相当于斜杠)的推力阻止了四边形框架变形,右图中小人的拉力阻止了四边形框架变形。
第二、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这部分内容是引导学生自己制作正方体框架并加固正方体框架,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加固框架的技能。要让学生认识到如果承受向下的压力,考虑到节约材料,上下两个面可以不加斜杠,只在四侧各加一根斜杠就可以了。制作完成后,让学生测试一下做的框架能承受多少本书的压力,学生会具体感受到框架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知道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并能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技能目标: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正方体框架。
3、情感目标: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际操作和交流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正方体框架。
2、渗透思想教育,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设计构想:
1、重视运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老师演示与学生动手实验交替进行,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
2、在教学的过程中,先让学生从简单的三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入手,为下一步的正方体框架做好准备。让学生在实验中明白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以及把它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
五、教学、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筷子、橡皮筋、剪刀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框架结构的建筑的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在观赏的过程中,想想这些建筑物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大家仔细看屏幕。(出示课件)
2、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三角形、框架、像骨架‥‥‥
3、出示课件: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框架结构。(板书:框架)
大家再仔细观察刚才那些图片,想一想框架结构到底有哪些优点?
4、学生回答:稳定、高、材料少、空心的‥‥‥
5、师总结:既然框架结构有这样的优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做框架结构(完善板书:做框架)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框架结构,以及有哪些优点。
(二)、做简单的框架结构
1、谈话:接下来我们就先从最简单的框架做起,每个小组分别做一个三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橡皮筋和筷子,要做好三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老师有个小方法:两根筷子交叉,用橡皮筋左右交替缠绕,记住不能缠太紧,也不能打结。
2、方法掌握好了吗?现在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合作做一个三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
3、在做好的三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把手放在框架的顶端,用手轻轻地按一按,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
4、提问:在受力比较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用适当大小的力,不要用力过大,两次用力不能相差太大。)?
5、学生汇报:三角形框架不容易变形,比较稳定;长方形框架容易变形,不稳定。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手,更直观地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
6、为什么用3根筷子扎成的三角形框架比较稳定呢?三角形框架受
到力的作用时是怎样的?(当力作用在三角形上,三角形的两边
向外扩张,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拉力的作用,达到平衡。(出示课
件、帮助学生理解。)??
7、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让容易变形的长方形框架稳定,再按照你
的方法来设计。?
8、已经把长方形框架加固成功的小组请举手,我们来展示展示:你
们是怎样加的?效果怎样?学生与老师一起示范。
9、看来两种加斜杆的方法都能使容易变形的长方形变稳定,那斜
杆起了怎样的作用?(课件播放斜杆“推和拉”的作用的慢动
作。)?
10、大家一起观察,在长方形的对角加一根斜杠,形状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11、学生回答:长方形变成了2个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固性,所以
长方形加了斜杠不容易变形。
[设计意图]学生从实验中明白在长方形里加斜杠可以稳定,实际上是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
12、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观察一下这些组成大型框架结构的“小格子”一般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越多,框架就越稳定。)?
(三)、制做正方体框架,加固正方体框架?
1、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少会看到三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它们大多数是正方体框架。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高难度的框架,小组合作做一个正方体的框架。大家请看屏幕,课件出示制作正方体的方法。
2、老师示范,学生动手完成。
3、老师也做了一个正方体框架,我们来测试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把书本放在正方体上面来测试。
4、看来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承受能力不怎么样?你们有办法加固这个正方体吗?
5、学生交流:可以加斜杠。
6、老师总结:出示课件,给出加固正方体框架的具体要求(为了公
平起见,每个小组只能用四根斜杠加固正方体,怎样才让它承受
更大的压力?把你们的想法展示出来。
7、学生动手加固正方体框架。
8、哪位同学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你制作的原理。
学生1:我把这四根斜杠分别加在上下两个面和左右两个面上。
学生2:我把这四根斜杠分别加在正方体的四个侧面上。
9、这两位同学的加法不大一样,我们一起来测试一下,哪个正方体
框架承受的压力最大?在做好的正方体框架上加上书本,测试能
承受多少本书?
[设计意图]学生从实验中明白在正方体框架里加斜杠可以稳定,可以承受更多本书的压力。
10、如果我们的框架承受的是向下的压力,哪些地方可以加斜杠?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呢?说说你的理由。?
11、学生交流,老师总结: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在正方体框架的六个面上加斜杠,但从节约材料的角度来说,在正方体框架的四个侧面加斜杠,更加稳定正方体框架。
12、大家来看看,在正方体的一个面上加斜杠,把它分为两个三角形,大家一起数一数框架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8个)
13、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哪些地方使用了框架结构,使用这些框架结构有什么好处?
(四)、总体评价,归纳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加上斜杠可以使不稳定的长方形变得稳定。科学家和设计师们把书本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才有多种多样的高楼大厦,形形色色的建筑物和使用工具。同学们,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为我们的社会、国家做出贡献,成为国家的栋梁。
[设计意图]渗透思想教育,引导学生从小要努力学习,成为社会的栋梁。
(五)、课后作业:
在我们的身边,那些地方使用了框架结构,大家仔细观察并找
出其中的奥秘。
[设计意图]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课堂知识,保持学生浓厚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三角形 稳定

加斜杠
四边形 不稳定—————— 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