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08 10:0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新课导入
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刘秀的陵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西南,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
历代皇帝选择陵墓葬地,皆是背山面河,以开阔通变之地形,象征其襟怀博达,驾驭万物之志。唯光武帝陵系“枕河蹬山”,一反常规。由此,可看出此人非一般人。他在历史上有何贡献?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这段历史。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1.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思考“光武中兴”局面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1、王莽夺政
王 莽
背景 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
时间 公元9年
过程 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结果 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


公元9年
王莽新政
据材料分析王莽新政对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材料: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汉书·王莽传》
新政的实施加剧了社会动荡。

农民起义
人物揭秘——没落的皇族
王莽政权由此 被
推翻。

光武帝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前6—57),字文叔,汉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昆阳之战,光武挽狂澜于即倒,王寻等百万之众,一时土崩瓦解。统一天下,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中兴之主。在位三十三年,谥号光武,即光绍前业之意,庙号世祖。
2、东汉的建立:
陶制东汉庄园城堡模型
历史信息:
城堡庭院深邃
楼台重叠错落
外有高墙边有角楼
反映了阶级对立、社会动乱
“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 《后汉书·桓冯列传》
汉光武帝对于面临的困境,他又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巩固他的政权?
“柔道”治理天下

(建武十七年)幸章陵……时宗室诸母因酣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是!”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后汉书·光武帝纪》
3、光武中兴
1.西汉灭亡:
3.光武中兴:
2.东汉的建立:
(1)中兴措施:
①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②还合并郡县,裁剪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2)结果: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观察:宅院中的景象
左图是《东汉宅院画像砖》,右图是对《画像砖》中内容的清晰再现
图中的屋主悠闲地对坐畅饮,起舞的雀鸟和洒扫的奴仆,衬托出一派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景象。
光武中兴

1、原因: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合并郡县,裁剪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局面
3、表现:
2、光武帝采取的措施:
知识小结
观察《陶院落》模型,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东汉社会存在什么问题?
存在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情形。
4、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 即位年龄
和帝 10岁
殇帝 1岁
安帝 13岁
顺帝 11岁
冲帝 2岁
质帝 8岁
桓帝 15岁
灵帝 12岁
少帝 17岁
献帝 9岁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此问题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年幼,由太后掌权。
皇太后不便亲理政务,于是由太后家的男子辅政。
外戚专权
皇帝长大后,不满权力被外戚侵夺,便联合亲信宦官灭掉外戚。
一會兒他進來,
你們合力誅殺他!
皇帝借宦官之力夺回政权後,宦官专权。
影响
政治隐患凸显,朝政日益腐败
剥削压迫使得民不聊生,社会隐患日益严重,民心尽失
危害
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背景
东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黑暗统治了,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
5、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

领导人:
爆发时间:
起义军的装扮:
爆发范围: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张角
公元184年
全国各地
头裹黄头巾
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概况
公元220年,
曹丕建立魏国。
东汉灭亡。
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地方州郡乱作一团。


州牧割据,加速东汉王朝瓦解

史料研读,了解中国古代纪年方法
建武二年(26年)下诏:“民有嫁妻买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后汉书·光武帝纪》)

上述史料中出现的“建武二年”,使用了哪种纪年方法?
使用光武帝年号“建武”纪年,是年号纪年法,它是帝王纪年法之一。
(1)帝王纪年法:包括国君纪年法和年号纪年法。
①年号纪年法:西汉武帝时正式建立年号,年号作为一项制度被历代皇帝继承下来。年号制度形成后,年号纪年取代了国君纪年。
②国君纪年法:是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早在春秋时期就普遍使用,是按照国君在位的年数依次纪年。

(2)干支纪年法

(3)公元纪年法: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
课堂小结
东汉的兴亡

一、光武中兴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三、黄巾起义
1.西汉的灭亡
2.东汉的建立
3.光武中兴:措施、影响
时 间、领导人、结 果
影响



1.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实现“光武中兴”的故事(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2.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下列措施与他无关的一项是( )
A.下令释放奴婢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惩治贪官污吏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课堂检测
C
B
3.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4.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是中国古代哪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口号( )
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西汉绿林赤眉起义
D.东汉黄巾起义
C
D
5.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立者是刘秀是西汉宗室
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C.中期出现外企宦官交替专权
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
6.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
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D.都使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