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泥石流
泥石流的概念及成因
1.概念: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________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特殊洪流。
2.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①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
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
③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2)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改变地面形态和土层结构,或改变地面植被状况,都会诱发泥石流。
3.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受泥石流的潜在威胁,我国是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以四川、云南、甘肃和西藏等省区最严重。
例1 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如下表:
沟谷编号 集水面积/平方千米 平均坡度 流域落差/米 植被覆盖率/%
① 5.3 24.3° 537.2 15.7
② 2.7 30.1° 670.3 19.6
③ 20.0 40.8° 1353.7 13.2
④ 4.5 26.1° 384.7 20.5
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泥石流的特点和危害
1.特点:突发性、历时短。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
2.危害:冲毁公路、铁路、水电站等设施,摧毁矿山,掩埋良田,堵塞河流,毁坏房屋建筑等。
例2 下列属于泥石流特点的是( )
①突发性 ②持续时间长
③历时短 ④破坏性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泥石流的防御措施
1.泥石流发生前的征兆
河流、沟谷中的小溪突然发生断流,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
2.泥石流发生时的逃生措施
①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
②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3.泥石流的防御措施
①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
②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
③植树造林。
④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
⑤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等。
例3 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前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沟谷中的小溪突然断流
B.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
C.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
D.由于泥石流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所以其发生前不会有任何征兆
对泥石流形成原因缺乏分析
例4 (张家港中考)下列关于山区常见自然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边缘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
B.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坡度陡、岩石破碎、地表植被覆盖率差的沟谷地区
C.暴雨是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必备条件
D.护林造林,修建水库、拦沙坝,开挖导流沟等工程是防治泥石流的主要措施
对地质灾害防御对策的不理解
例5 有关地质灾害的防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②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泥石流或滑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③目前,人类可以通过监测准确预报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震强度 ④目前,人类对地质灾害的防御对策可使人类避免地质灾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例6 用松散的泥土堆制一个山谷模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洒水,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加大洒水的量,使坡面形成比较大的水流,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处发生的现象是一种类似于泥石流的现象。由此推断,影响泥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B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坡面洒较大的水流,A处水流与没有植被覆盖时相比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5)由此可见,____________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1.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泥石流多发生在地形陡峭的山区,人烟稀少,故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B.经常会冲毁铁路、公路、桥梁、水电站等公共设施
C.它会摧毁矿山,掩埋良田,毁坏房屋
D.它会堵塞河流,造成河流决口,泛滥成灾
2.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
A.集水的地形,丰富的松散固体破碎物质,短时间内的大量流水
B.暴雨,松散堆积物
C.陡峭的地形,巨厚岩土体,长时间的稳定降雨
D.平缓的地形,薄层松散岩土体,降雨及地下泉水丰富
3.小强和几位同学在山上玩,突降暴雨,遭遇泥石流,这时,他们应该( )
A.立即远离泥石流,朝与泥石流垂直方向的山坡向上爬
B.马上向泥石流的上游方向逃生
C.马上向泥石流的下游方向逃生
D.原地不动,等待救援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如图)”,回答4—5题。
第4—5题图
4.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陡峭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
【要点详解】知识点1:暴雨 泥沙 石块 例1 C
知识点2:例2 B 知识点3:例3 D
【易错点拨】例4 C 例5 A
【综合应用】例6 (1)泥土从山谷上被冲刷到此处 (2)被冲刷的泥土更多 (3)①陡峭的山区地形;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③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4)水流减小 (5)植树造林
【巩固提升】1.A 2.A 3.A 4.C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