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观察生物 单元检测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观察生物 单元检测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08 13:4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 观察生物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都是由细胞构成     B.都能快速运动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能生长和繁殖
2.(温州中考)2015年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绿叶海天牛”的动物在摄取藻类后,能够将藻类的某一细胞结构置于自己的细胞内,从而使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该细胞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叶绿体
3.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       B.细胞的功能发生改变
B.细胞的结构发生改变       D.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4.(绍兴中考)下列表示植物细胞的是(  )

5.下列对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D.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6.关于“学习使用显微镜”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时目镜内看到的圆形光斑,叫做视野
B.只能调节粗准焦螺旋使观察的物像更清晰
C.科学探究中可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修改
D.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设计实验和表达交流
7.(厦门中考)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若发现视野中细胞重叠不宜观察,应该(  )
A.移动装片    B.更换目镜    C.更换物镜    D.调亮视野
8.以下有关“生物之最”错误的是(  )
A.生物分类等级中相同特征最多的一级——界
B.最高等的动物——哺乳动物
C.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被子植物
D.种类最多的动物——节肢动物
9.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为(  )
A.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  B.生理盐水、清水、碘液
C.凉开水、清水、碘液    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10.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小明在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白亮的视野。小明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其中不起作用的是(  )
A.转动遮光器     B.转动转换器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转动反光镜
11.文学作品中,松、竹、梅被喻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在分类上分别是(  )
A.松、竹、梅均是裸子植物
B.松和竹是裸子植物,梅是被子植物
C.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被子植物
D.竹和梅是裸子植物,松是被子植物

 第12题图
12.如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为(  )
①位于液泡的上方;②位于液泡的下方;③逆时针;④顺时针。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3.在生物分类等级中,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的和最少的分别是(  )
A.种、界    B.界、种    C.门、界    D.种、科
14.在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中,操作错误的是(  )
A.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B.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C.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内表皮一小块,平展地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
D.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平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

第15题图
15.如图是某同学建立的一个生物分类图。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生物归类错误的是(  )
A.①草履虫    B.②银杏
C.③桫椤     D.④水稻
16.海带是生活在海水中的大型藻类,素有“长寿菜”和“含碘冠军”的美誉,在沿海一带被广泛养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控制碘进入海带细胞
B.海带与紫菜不属于同一类植物
C.海带依靠根系吸收水和无机盐
D.海带是依靠种子进行繁殖后代的
17.下列关于一株水蜜桃和一头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B.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它们的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
D.水蜜桃的果实、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18.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利器”——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  )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膜
19.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第19题图
A.甲图在换用高倍物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
B.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
C.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
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

 第20题图
20.(金华、丽水中考)每年4~5月有些桂花树上长着紫蓝色的果子(如图)。桂果是一种中药原材料,有润肺止疼等功效。桂花树在分类上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21.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不经染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视野中能清晰地看到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下列措施能帮助小明看清液泡的是(  )
①将反光镜由平面镜改为凹面镜;②将反光镜由凹面镜改为平面镜;③增大光圈,增加通光量;④减小光圈,减少通光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第22题图
22.对狗、鸽子、鳄鱼、鲢鱼四种脊椎动物进行分类,结果如图所示。该分类图不能体现的是(  )
A.狗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特征
B.鳄鱼和鲢鱼都具有体温不恒定的特征
C.采用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D.分类时,可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

 第23题图
23.如果在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图所示。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  )
A.3个    B.5个 C.7个    D.9个
24.下表是显微镜使用中的目的及对应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目的 操作
A. 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转动转换器
B. 使物像更清晰 转动细准焦螺旋
C. 调节物像大小 转动遮光器
D. 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 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25.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和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第25题图
选项 1 2 3 4
A.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B.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C. 纲 科 目 种
D. 地球 地幔 地核 地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26.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____________现象。
(2)猫生小猫属于____________现象。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____________现象。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_现象。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的现象属于____________现象。
(6)猫和老鼠的身体都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27.图甲和图乙分别为显微镜结构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27题图
(1)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10]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而是在视野内右上方,应该把载玻片向________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2)A、B所示两个细胞的不同点之一是B的细胞质中含有[  ]________,因而能够制造有机物,而A细胞不能。
(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中,一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切西瓜时会有许多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
28.2014年一首“小苹果”风靡全国,成为洗脑神曲。
(1)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苹果果实应属于________。
(2)将苹果切开,结构如图所示,可以判断这种植物属于________植物。
(3)完整的苹果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而破损的苹果会很快腐烂,这是由于表皮是________组织。
(4)小明同学削苹果时,不小心把手上的皮肤划破了,感到非常疼痛,这说明皮肤中有________组织。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29.如图是细胞的一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表示细胞分化的是________,如果单细胞生物细胞不断分裂会导致______________不断增加。
30.最近,科研人员在我省磐安发现一种新的被子植物:磐安樱。这种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________→植物体,人的结构层次比这种植物多了________。
31.(嘉兴中考)检索表是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工具。
(1)生物检索表是根据生物一对或几对____________的区别,逐级排列编制而成。
(2)下表是四种植物叶片的信息表,某同学根据这些信息尝试对这四种植物进行分类,并制作了二歧式检索表,表中“*****”处信息已省略,此检索表中“?”处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类 叶片信息
甲 叶缘内有褐色纹;叶呈盾形、浅裂
乙 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深裂
丙 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盾形、深裂
丁 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浅裂


32.(金华、丽水中考)小科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到下列物像(如图)。

第32题图
观察时,看到了物像D,在此之前看到的物像依次是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图1
33.显微镜的发明大大开拓了人类的视野,人们看到了原先肉眼看不到的世界。现有一台显微镜,配有两个物镜A(10×)、B(40×)和两个目镜C(5×)、D(10×):
(1)对光时,应选用的物镜是________。(填字母)
(2)若要在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分别是________。(填字母)
(3)如图1是从载物台反面看到的遮光器。①②③④⑤表示从小到大的光圈。在光线较弱时对光,应选择的光圈是________。(填“①”或“⑤”)
(4)将写有字母“p”的透明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的物像是________。(填“p”、“d”、“q”或“b”)
(5)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图2甲所示的物像,为了更清晰地观察a细胞,得到图2乙所示的物像,则主要操作步骤是________。

第33题图
①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
②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④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⑥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A.①→③→⑤    B.③→①→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6)图3表示两种细胞结构的异同,两个圆的重合区域B为相同点。则图中C包含哪些细胞结构________。(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大液泡
34.某品牌洗手液号称完全不影响环境,小华想证实该广告的真实性,邀你一起做实验。
实验准备: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蚯蚓40条,喷雾器2个,清水、1%洗手液,将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均匀铺撒在大纸盒中,沿中线均分为甲、乙两个区域。
甲区域 乙区域
实验 步骤 第一步 放20条蚯蚓 放20条蚯蚓
第二步 每天喷10毫升1%洗手液 每天喷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两周后,翻开土壤,统计其中蚯蚓的数量
实验结果 2条 28条

(1)完善实验过程,第二步实验步骤乙区域应该填的是________。
(2)两组实验除是否喷洒洗手液外,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3)实验中每组使用了20条蚯蚓,而不是1条,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小华的其他同学也照此方案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应取他们的________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35.小明通过新闻得知,广西龙江发生重金属铬污染事件。铬污染区的水稻和蔬菜都成黄褐色,茄子辣椒则形态怪异。他想,含铬的溶液会不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呢?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1)实验假设:含铬的溶液可能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
(2)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编号甲、乙,底部垫有四层纱布。向甲培养皿倒入适量的含铬溶液;向乙培养皿倒入________,作为甲培养皿的________组。
②甲、乙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相同的饱满水稻种子20粒。
③置于各种条件适宜的相同环境下培养。观察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了使探究结果可靠,对本实验还重复进行了两次,取其平均值为实验结果。
(3)实验结果:甲组的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为11%;乙组的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为98%。
(4)根据实验结果,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5.DDDCD 6-10.AAADC 11-15.CDADD
16-20.ABBCA 21-25.CCBCA
二、26.(1)生长 (2)繁殖 (3)遗传 (4)变异 (5)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6)细胞
27.(1)细准焦螺旋 右上方 (2)⑤ 叶绿体 (3)清水
生理盐水 (4)液泡
28.(1)器官 (2)被子(或种子) (3)保护 (4)神经
29.②③ 生物个体数目
30.器官 系统
31.(1)相对性状(或特征) (2)叶呈盾形
32.B→C→A
三、33.(1)A (2)CA (3)⑤ (4)d (5)A (6)①⑤
34.(1)10mL清水 (3)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4)平均
35.(2)①等量清水 对照 ③水稻种子的发芽情况
(4)含铬的溶液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