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单 元
第17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观点,体会尖锐泼辣的批驳语言。
2.学习文章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写法。
3.感受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情境导入】
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那时,帝国主义的奴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相结合,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在一部分人当中,甚至丧失殆尽。鲁迅对此痛心疾首,与这种奴隶的“劣根性”进行了坚忍不拔的斗争,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认为四万万同胞都已经消极、沉沦甚至堕落,他清醒地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即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中华民族脊梁的一曲颂歌。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提示及要求:
1.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1.积累字词
(1)读准字音
慨叹(kǎi) 省悟(xǐnɡ) 求神拜佛(fó)
诓骗(kuānɡ) 诬蔑(wū) 前仆后继(pū)
脂粉(zhī) 脊梁(jǐ) 状元宰相(zǎi)
(2)词语释义
诓骗:说谎话骗人。
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渺茫:文中指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怀古伤今:怀念过去,哀伤现今。指一种悲观、倒退的思想。
为民请命:指替老百姓向上申诉,请求减轻负担或解除痛苦等,以保全生命。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3.
二、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诵读1~5段,讨论探究:
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教师提示: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2.从3~5段可看出作者是怎样反驳敌论点的。
明确:
3.第4段有一部分加点的文字,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他们唯恐去之而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4.品读6~9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民,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底层,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与“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3)教师小结
三、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1.揣摩第1段,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扬扬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希望着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四、拓展延伸
鲁迅以他爱憎分明的感情、尖锐犀利的笔调为我们完成了这篇不朽的驳论文。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文明史的民族,尽管历尽沧桑,受尽磨难,但仍不屈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自信!自信,即相信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毛泽东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无不是自信的体现。下面,请同学们用“我们自信,如同春天的清风在阳光下拂过明媚的笑脸”仿写三个句子。
明确:我们自信,如同夏天的雷雨在骤风中吹打失败的伤痛;我们自信,如同秋天的枫叶在晚风里旋转过云淡的蓝天;我们自信,如同冬天的白雪在星空下泛起璀璨的光芒。
五、本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希望同学们努力进取,做新时代的“中国的脊梁”。
附板书设计:
PAGE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