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确定物体的位置 第 1 课时 总计第 节
教学
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生能够认识平面图上的方向,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 在由实物到绘制坐标图的抽象过程中渗透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
点
1. 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 掌握角度的测量方法,能确定物体的方向,能用较规范的语言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交流:同学们这是一幅中国地图,以北京作为参照点,你能找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你的家乡在哪个方向?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引导思考:你的家乡在南边,南边那么大 ,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的描述具体位置呢?
引出课题:我们今天一起来探讨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设计意图】
通过在地图上找出家的位置,将数学与实际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同时通过抽象描述家的位置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对如何更准确的描述家的位置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1。
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动画后回答下列问题,并联系近期的台风,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怎么说?
以正东方向为起始边,往南边旋转30°
(2)这个30°是怎么测量出来的?以谁为观测点?
引导学生说出,这个角的测量方法,0刻度线与正东重合,中心点与A市重合,看另一条线所指的刻度。
(3)你能说说红色线表示的方向吗?
(4)说说你对西偏南30°的理解。
(5)估计下台风中心到达A市需要几小时?
600÷20=30(小时)。
请学生汇报,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要想确定台风的具体位置需要几个条件?重点说说,加强学生对确定物体位置需要两个条件的理解。强调一般而言我们都习惯用小角表示方向。
2.反馈练习
(1)完成第20页“做一做”中的习题。
学生先独立解答,完成后分析订正,提醒学生注意说小角,用量角器正确测量。
(2)完成练习五第1题。
指导学生建立简单的方位,以北京为中心点建立方向坐标。
(3)完成练习五第2题。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对用方向和位置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更家清晰明了,让学生自己动手建立方向坐标,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建立方向坐标的方法,为后一节内容打下基础。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