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雅丹”原是维吾尔语,意为陡峭的土丘。在敦煌市以西200多千米的疏勒河古河道中,分布着东西长约15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呈水平状的浅红色泥质土层,被分割成形态多样、凹凸相间的雅丹地貌,与青色的戈壁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读图,完成1~2题。
1.敦煌雅丹地貌的主要物质成分来源于( )
A.流水沉积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冰川沉积作用
D.基岩风化作用
2.塑造敦煌雅丹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冰川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断裂凹陷作用
解析第1题,敦煌雅丹地貌是在敦煌市以西200多千米的疏勒河古河道中形成的,其主要物质成分来源于流水沉积作用,A正确。第2题,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越来越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鲫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称为雅丹地貌。C正确。
答案1.A 2.C
3.读敦煌雅丹地貌景观图,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和气候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地壳上升运动 温带季风气候
B.风力侵蚀作用 温带大陆性气候
C.流水沉积作用 温带季风气候
D.冰川侵蚀作用 温带大陆性气候
解析敦煌所属省份为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图片中显示岩石层理构造,是因为不同质地的岩石经受侵蚀能力不同所致,故选B。
答案B
沙丘是干旱地区的一种微地貌类型。下图为沙丘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泥沙在缓坡一侧被搬运,在陡坡一侧沉积
B.泥沙在陡坡一侧被搬运,在缓坡一侧沉积
C.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搬运作用
D.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沉积作用
5.下列关于该地沙丘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风力越大,沙丘坡度越陡
B.缓坡沙粒直径小于陡坡
C.缓坡一侧为迎风坡
D.该沙丘所在地主导风向是西北风
解析第4题,缓坡一侧为迎风坡,风力更大,主要表现为搬运作用,在陡坡受重力作用沉积下来,不断推动沙丘移动。故选A。第5题,风力越大,迎风坡沙丘坡度越缓;缓坡风力较大,细小的沙粒多被搬运到陡坡,所以缓坡沙粒直径大于陡坡;该沙丘所处具体地点不确定,因而不能确定是西北风。故选C。
答案4.A 5.C
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而裂开在定向风的长期吹蚀下,裂缝逐渐扩大而成为沟槽,沟槽之间常出现高5~10米的垄脊,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垄脊和宽浅沟槽,称为雅丹地貌。雅丹地貌以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最典型。据此完成6~7题。
6.四种地貌类型中,为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的是( )
7.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
①湖泊沉积地层 ②流水侵蚀 ③冰川搬运堆积 ④风力侵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第6题,主要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调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知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沟槽和垄脊,符合图中条件的是B图。A图是冰川侵蚀地貌,C图是风力侵蚀地貌。D图是火山爆发。故选B。第7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位于西北内陆,降水少,风力侵蚀作用强,罗布泊以前是湖泊,该地远离冰川。故选C。
答案6.B 7.C
右图是某摄影爱好者在西藏雅鲁藏布江边拍摄的“佛掌沙丘”,该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山麓地带。据此完成8~9题。
8.该沙丘的成因是( )
A.流水的堆积作用 B.风力的堆积作用
C.冰川堆积作用 D.人工堆积而成
9.有关雅鲁藏布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丰水期在夏季 B.无结冰期
C.流程较短 D.水位季节变化小
解析第8题,该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强风口地段,每年冬春季节,大风经过的地区植被稀少,加上江面摩擦力小,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挟带沙洲和河漫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B正确。第9题,雅鲁藏布江上游流经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夏季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中下游地区能够受夏季风影响,降雨量大,主要是雨水补给。水位季节变化大,A正确,D错误。上游流经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有结冰期,B错误。全长2 000多千米,流程长,C错误。
答案8.B 9.A
能力提升
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丹娘沙丘,位于高原半湿润季风区。它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下面左图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右图为丹娘沙丘景观图。读图完成1~3题。
1.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
A.风力堆积 B.流水堆积
C.冰川堆积 D.海浪堆积
2.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 )
A.印度洋海滩 B.青藏高原疏松的土壤
C.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D.塔克拉玛干沙漠
3.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第1题,峡谷中多大风天气,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携带的江边或沙洲上的沙尘受到山的阻挡,在山坡下堆积,形成沙丘。丹娘沙丘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成因主要是风力堆积,A对。流水堆积形成的沙丘应与河道连接,B错。冰川堆积物没有分选性,不能形成沙丘,C错。该地不临海,D错。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附近沙洲和河漫滩,C对。该地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印度洋海滩、青藏高原疏松的土壤、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尘不能吹到,A、B、D错。第3题,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夏季,此时河流水位高,植被覆盖率高,裸露的沙源面积小,风吹起的沙尘少,B对。其他季节江水的水位较低,植被覆盖率低,出露的沙丘、河漫滩面积大,沙源多,沉积多,沙丘增长速度较快,A、C、D错。
答案1.A 2.C 3.B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旱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堆积形成 B.风力侵蚀残留
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D.流水沉积作用
5.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是( )
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解析第4题,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在极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越来越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然后经历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了这种顶部平坦的平顶山状雅丹地貌,故本题选D。第5题,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拂,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侧由于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故本题选B。
答案4.D 5.B
福建平潭岛罕见地貌:岛屿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但几百年来沙丘却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沙丘上长有稀疏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6~7级。据此完成6~8题。
6.该沙丘的沙源最可能来自( )
A.河流沉积出露河床
B.岛屿东北部海滨的沙滩
C.就地岩石风化
D.台湾岛上风力搬运而来
7.形成该沙丘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
A.海水涨潮、落潮,海水堆积
B.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C.君山冰川堆积作用
D.君山阻挡、削减风力,风力堆积
8.沙丘不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A.沙丘位于当地山地的背风地带
B.沙丘上黑色碎石多,固沙作用明显
C.植被根系发达,固沙作用明显
D.地形和河流改变沙粒运动方向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区域特殊地貌沙丘特征及其成因。第6题,河流入海,泥沙沉积,如果此沙丘是河流沉积出露河床形成的也应该位于入海口附近;景观图和材料中提及此处是巨大沙丘,该沙丘地势较高,不可能是河流搬运形成的,A错误。该地区气候湿润,如果是岩石就地风化,经长时间生物作用应形成土壤而不是沙丘,沙丘上覆盖的黑色碎石风化也应形成黑沙,但景观图中却是黄沙为主,C错误。台湾岛植被覆盖率高,风沙天气少,且距福建平潭岛遥远,风力搬运到此地的泥沙有限,D错误。第7题,海水堆积应位于海岸线附近,与图示沙丘位置不符,A错误;此处的沙丘主要是风力堆积而成,不是流水搬运堆积形成的,B错误;该地地处福建沿海,海拔低,气温高,不可能有冰川作用,C错误;该沙丘的形成主要是受该地区盛行的东北风搬运海滨沙滩的泥沙遇到山地阻挡,气流抬升风力减弱,最终泥沙原地下沉,风力堆积而形成。第8题,结合此地盛行北风和沙丘的位置,沙丘位于当地山地的迎风地带,A错;碎石起到的防风固沙的作用较小,B错误;沙丘上的植被根系发达,能起到固沙作用,但是沙丘上植被稀疏,固沙作用较小,C错误。
答案6.B 7.D 8.D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巴丹吉林沙漠以奇峰、鸣沙、湖泊等闻名于世,该地年降水量40~80毫米,蒸发量超过3 000毫米,沙漠中却有100多个湖泊,其中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5个,冬季不结冰。该地沙丘广布,最高在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沙丘内部较潮湿,沙丘顶部附近生长有较多的植物。图1为巴丹吉林沙漠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图2为该地沙山示意图。
图1
图2
(1)分析该地高大沙丘的形成原因。
(2)依据图2,从沙山西北坡和东南坡任选一坡,推断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解析第(1)题,沙丘是随着风力的减弱风中的泥沙不断堆积形成。从成因来看需要的条件是有大风、有沙源、有障碍物。西北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冬春季节风力大且大风天数多,西北地区以沙漠为主,沙源丰富。同时题干中“沙丘内部较潮湿,沙丘顶部附近生长有较多的植物”说明有障碍物使风力减弱,且使沙丘形成固定沙丘。第(2)题,风力堆积地貌的特点是具有分选性,风中携带的沙粒,其颗粒大小与风速呈正相关。风速大,堆积颗粒越大;风速小,堆积颗粒小。在沙丘的西北方向是迎风坡,越往上风速越小,堆积的颗粒越小。沙丘的东南坡是背风坡,颗粒大的沙粒受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
答案(1)该地位于西北内陆,附近沙源丰富,冬春多大风天气,风携带大量沙尘在此处堆积;沙山内部湿度较大,且顶部附近植物较多,形成固定沙丘,随着沙尘持续堆积,形成高大沙山。
(2)西北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逐渐减小。
原因:西北坡为迎风坡,随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或东南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逐渐减小。原因:东南坡为背风坡,颗粒大的沙粒受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
课件20张PPT。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一、从敦煌“魔鬼城”说风蚀地貌
1.概念
风力对岩石、沉积物侵蚀而形成的地貌,叫风蚀地貌。
2.主要风蚀地貌及特征
长条形的称为风蚀垄,孤立的石柱称为风蚀柱,“头大、身小”的称为风蚀蘑菇,垄槽相间的称为风蚀雅丹。
二、从鸣沙山看风积地貌
1.沙丘是干旱地区风力吹扬的松散沙粒堆积而成的。
2.顺风向呈长条状延伸的沙丘叫纵向沙垄,形似金字塔状的沙丘叫金字塔形沙丘,形状类似新月的叫新月形沙丘。
3.新月形沙丘,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自主预习自我检测1.判断题
(1)风蚀地貌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的地区。( )
(2)在风力作用下岩石不断变碎的过程就是风化。( )
(3)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但黄土高原表面的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 )
(4)塔里木盆地中的沙丘是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 ( )
答案:(1)√ (2)× (3)√ (4)×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石蘑菇和沙丘图片。据此,完成2~3题。
2.石蘑菇是指顶部大、基部小的形似蘑菇状的岩石,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3.图中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自主预习自我检测解析:第2题,据图可知,石蘑菇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第3题,图中所示沙丘是由风速降低挟带物质沉积形成,属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
答案:2.A 3.C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下图是某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图。读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该地区的盛行风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5.此处地形可能分布在我国的( )
A.云贵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珠江三角洲
解析:第4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分析,该地形为沙丘。图中沙丘的西北侧坡度缓,所以该地的盛行风向为西北风。第5题,沙丘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
答案:4.B 5.B探究当堂检测风化与风成地貌形成的关系
问题探究
风蚀蘑菇,指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形成的“头大、身小”蘑菇外形岩石。请思考,影响风蚀蘑菇形成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形成的过程是什么?
提示:岩石先发生了风化作用,然后受到了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的岩石在岩石结构、所受侵蚀力强度方面的差异。探究当堂检测名师精讲
1.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下图示意了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这些因素破坏岩石、实现“石烂”的过程如下: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容易发生崩解和破裂,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
图示风化过程主要受温度、水及生物等的影响。
风化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或沙砾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外力作用由一系列过程完成,其中最先开始的是风化作用。探究当堂检测2.风化和风力作用下的地貌 探究当堂检测探究当堂检测典例剖析
例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2)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
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探究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流水的侵蚀作用使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特征。第(2)题,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沉积)、固结成岩。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沙漠地区,气候干旱,主要的外力作用是风化和风蚀作用。故选B。
答案:(1)C (2)B探究当堂检测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2.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
A.风速快 B.植被多 C.坡度缓 D.降水多探究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根据风蚀坑的形态,风蚀坑分布在沙丘西侧,迎风坡一侧的风力侵蚀能力强,推测该地盛行偏西风。背风坡一侧的侵蚀能力弱,应以堆积为主,不会形成风蚀坑,A、B、D错。故选C。第2题,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植被多,减弱风速,利于沙尘沉积,B对。风速慢,A错。沙丘迎风的坡度陡,C错。沙漠区,降水少,D错。故选B。
答案:1.C 2.B探究当堂检测日本鸟取沙丘(位于鸟取县东部沿海)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如图所示。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气力。完成3~4题。探究当堂检测3.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
A.东北信风 B.盛行西风 C.夏季风 D.冬季风
4.当地政府“下了很大气力”最有可能是指( )
A.从外地运沙 B.持续除草 C.修筑防浪堤 D.植树种草
解析:第3题,日本地处中纬度地区,不受东北信风影响,A错误;日本的气候为季风气候,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基本不受盛行西风影响,B错误;据图可知,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中部高、两侧低,鸟取沙丘位于山地的北侧,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不可能是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C错误;日本冬季盛行西北风,可以将海边沙滩的沙粒吹向鸟取形成沙丘,D正确。第4题,根据日本气候类型及其特点,结合鸟取沙丘所处位置可知,鸟取沙丘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保护该“沙漠”必须持续除草,人们才能领略沙漠风情,故选B。
答案:3.D 4.B探究当堂检测5.下面四幅图反映了沙丘构造情况,请指出哪一幅是流动沙丘构造图( )
解析:沙丘具有迎风坡缓、背风坡陡的特点。可排除B、D。沙丘可分为静止沙丘和流动沙丘两类。静止沙丘为多层弧形层理构造,排除C,流动沙丘为单层弧形构造。流动沙丘沙粒不断地从迎风坡向背风坡搬运,在重力的作用下堆积,所以A图为流动沙丘构造图。故选A。
答案:A探究当堂检测右图是新疆准噶尔盆地著名的乌尔禾魔鬼城的景观。据此完成6~7题。
6.形成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峋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流水沉积 B.风力沉积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7.与乌尔禾魔鬼城地区地貌形成关系最密切的自然环境是( )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
C.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
D.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探究当堂检测解析:第6题,魔鬼城是西北地区的雅丹地貌,它的形成与气候密切相关。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风力将山地岩石侵蚀成城堡或者怪石嶙峋的模样,所以地质作用主要是风力侵蚀。正确答案选D。流水作用多发生在湿润或者半湿润区,所以A错误;冰川侵蚀多发生在高纬度或者高海拔地区,C错误。第7题,魔鬼城的地貌主要是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风力作用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光照充足,多大风天气,正确答案选C。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和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都不符合西北地区的特征,A、B错误。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和风力作用无关,D错误。
答案:6.D 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