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习题) 第二章 第二节 风成地貌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习题) 第二章 第二节 风成地貌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0-09 08:12:53

文档简介

第二节 风成地貌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下图反映了沙丘构造情况,请指出哪一幅是流动沙丘构造图(  )
答案A
2.下图中地表形态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解析A图中沙丘为风力堆积作用形成,B图中冲积扇为流水堆积作用形成,D图中火山锥是火山喷发形成。
答案C
3.下列地表形态与主导外力作用的搭配正确的是(  )
A.风蚀城堡——风力堆积作用
B.戈壁——流水侵蚀作用
C.雅丹地貌——流水堆积作用
D.新月形沙丘——风力堆积作用
解析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都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新月形沙丘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答案D
 雅丹地貌景观图
2019年4月,中国地质工作者首次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读图,完成第4~5题。
4.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壳上升运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堆积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5.下列地貌中属于雅丹地貌的是(  )
                
A.沙丘 B.风蚀沟槽
C.沙垄 D.洪积扇
解析第4题,雅丹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第5题,沙丘与沙垄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洪积扇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答案4.B 5.B
6.甲、乙两图分别为庐山三叠泉和台北野柳“女王头”景观图,下列有关甲、乙两处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景观流水堆积作用显著
B.乙景观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而成
C.甲景观主要在干旱区
D.乙景观主要在湿润区
解析瀑布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多位于湿润区;风蚀蘑菇主要由风力侵蚀形成,多位于干旱区。
答案B
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地貌名称:甲     ,乙     ,丙      。?
(2)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      ,由流水作用形成的是    和    ;(前三个空填“甲”“乙”或“丙”)风力作用和流水作用都是地质作用中的外力作用。三种地貌都属于      地貌类型。?
(3)丙地貌多分布在我国       地区(干湿地区)。其迎风坡以        作用为主,其背风坡以    作用为主。?
(4)有关新月形沙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陡坡是其背风坡
B.都属于流动形沙丘
C.属于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
D.缓坡是其背风坡
解析读图可知,甲、乙、丙代表的地貌类型分别是冲积扇、三角洲和沙丘。冲积扇和三角洲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沙丘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沙丘多分布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其迎风坡以侵蚀和搬运作用为主,背风坡以堆积作用为主。新月形沙丘有陡坡和缓坡,其中缓坡为其迎风坡,而陡坡是背风坡。沙丘有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之分,都有新月形。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
答案(1)冲积扇 三角洲 沙丘
(2)丙 甲 乙 堆积
(3)干旱、半干旱 侵蚀和搬运 堆积
(4)A
能力提升
下面图1为巴西兰索玛朗汉斯国家公园每年雨季出现的“白沙碧水”奇观(照片是面向北方拍摄的被白色沙丘围绕的淡水湖泊群),此地位于该国东北部的某河河口附近。图2是该地区降水资料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图中所示景观最佳观赏时间是(  )
A.12、1月 B.3、4月
C.7、8月 D.10、11月
2.河口附近的白沙受定向风吹拂形成新月形沙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迎风坡坡陡
B.背风坡坡缓
C.迎风坡以堆积为主
D.两个尖角指向下风向
解析第1题,从题干可知该景观出现在雨季。由图可知,该地3、4月份为雨季。第2题,新月形沙丘的缓坡是迎风坡,陡坡是背风坡,迎风坡以侵蚀作用为主,背风坡以堆积作用为主,两个尖角指向下风向。
答案1.B 2.D
3.下图表示我国雅鲁藏布江某段,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年降水量仅有140毫米。甲地沙丘的沙主要来自(  )
A.新疆的荒漠
B.青藏高原的荒漠
C.南亚的河谷
D.当地河谷
解析甲地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当地河谷。
答案D
日本鸟取沙丘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气力。据此完成第4~5题。
4.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
                
A.东北信风 B.盛行西风
C.夏季风 D.冬季风
5.当地政府“下了很大气力”最有可能是指(  )
A.从外地运沙 B.持续除草
C.修筑防浪堤 D.植树种草
解析第4题,从图中看出沙丘西北侧等高线稀疏,坡缓,是迎风坡,说明该地盛行西北风,冬季该地盛行西北风。第5题,从题干可知,该地适合草木生长,会破坏沙丘景观,为保护该“沙漠”,应持续除草。
答案4.D 5.B
6.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40°N,93°E)拥有典型的雅丹地貌景观,下图为雅丹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重排下列数码以正确描述雅丹地貌发育过程(  )
①纵向沟槽切割沟槽,形成塔状或柱状雅丹体 ②地壳运动使平坦的地表开始抬升 ③雅丹体坍塌成残丘,大部分地表成为戈壁面 ④流水和风力侵蚀,沟槽加宽加深
A.④①③②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解析结合图分析,先是内力作用使地壳抬升隆起(幼年期);接着经外力作用(风力和流水侵蚀),破坏隆起的岩体(青年期);然后继续侵蚀形成雅丹体(壮年期);最后雅丹体坍塌成残丘(消亡期)。
答案C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风蚀残丘与沙丘相伴 ②沙丘也是雅丹地貌的组成部分 ③风沙活动危及交通安全 ④设置障蔽能有效降低风速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风蚀残丘所在地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沙丘所在地以风力堆积作用为主。雅丹地貌属于风蚀地貌,沙丘属于风积地貌。
答案C
8.湿润地区的沙漠往往称作“天漠”,也有“飞来的沙漠”之称,丹娘沙丘是其中之一。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该地区4—9月份降雨丰富,占全年八九成,10月至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大风经过江面容易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人们生产活动以放牧、种植和林业为主,生活能源来自薪柴。
(1)分析图示河谷冬春风沙活动的沙源。
(2)简要说明丹娘沙丘形成的过程。
解析第(1)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滥砍、滥伐、滥牧,导致水土流失,泥沙汇入河谷。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河道泥沙淤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滩和沙洲裸露,由于气候干燥,泥沙疏松,易受风力侵蚀。第(2)题,图示地区每年冬春季节(10月至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挟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由于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答案(1)滥砍、滥伐、滥牧导致区域水土流失,泥沙汇入河谷。河道泥沙淤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滩和沙洲裸露。
(2)每年冬春季节(10月至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挟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为防治风沙,当地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答案(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挟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设置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风林等。
(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或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地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课件31张PPT。第二节 风成地貌自主预习自我检测风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形态的主要“雕塑师”,可使地表形成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一、风蚀地貌
1.概念和类型:地面物质在风力作用下脱离原地,分为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
2.风蚀地貌:由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包括风蚀蘑菇、风蚀壁龛、风蚀柱、风蚀残丘、风蚀沟槽等。
3.雅丹地貌:在干旱地区,由土状堆积物所组成的地面,经风化、流水冲刷和风蚀等作用,形成了相间排列的风蚀柱、风蚀残丘和风蚀沟槽的地貌组合。在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有些雅丹地貌外观如同城堡,俗称“魔鬼城”。自主预习自我检测链接生活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有两座红白分明的高大沙丘,名为“圣墓山”,它是分别由红砂岩和白石膏组成,沉积岩露出地面后形成的。“圣墓山”上的巨大蘑菇,奇特壮观,高约5米,巨大的盖下可容纳10余人。“圣墓山”上的蘑菇是怎么形成的?
提示:风力侵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二、风积地貌
1.概念:风中挟带的沙粒,在风速降低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主要以各种形式的沙丘呈现。
2.类型:新月形沙丘、沙垄、格状沙丘、金字塔形沙丘。
3.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
较陡;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翼,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
4.影响沙丘的因素:风力大小、地表形态的变化、植被、沙源等。
链接生活美国加利福尼亚帝国沙丘位于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交界处,绵延72千米,从空中看,宛如长龙,蔚为壮观。加利福尼亚帝国沙丘是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这种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里?
提示:风力堆积作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三、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1.风沙活动的危害:破坏建筑物,降低土壤肥力,掩埋房屋、农田、道路等,影响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2.防治措施
(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建设防护林带)和工程措施(设置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
(2)目的:增大地面的粗糙度,以降低风速,削弱风沙的破坏作用,从而达到阻沙和固沙的目的。
(3)与草方格相比,防护林具有更好的固沙和阻沙效果,防护林带内主要植物有梭梭、沙拐枣、红柳等耐旱树种。自主预习自我检测链接生活宁夏的沙坡头采用草方格治理沙丘,其治理的起因是为了保护此地的铁路线(如附近的包兰线)免受沙漠掩埋。沙坡头因治沙成就卓越,经验丰富被世界治沙同行评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为什么草方格在治沙行动中作用显著?
提示:草方格能增大地面粗糙度,降低风速,削弱风力的侵蚀作用,又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自主预习自我检测1.判断题
(1)风成地貌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  )
(2)风蚀作用只是磨蚀作用。 (  )
(3)雅丹地貌包括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壁龛、沙丘。 (  )
(4)沙丘的迎风坡较陡,背风坡较平缓。 (  )
(5)草方格能降低风速,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 (  )
答案:(1)√ (2)× (3)× (4)× (5)√自主预习自我检测2.选择题
(1)雅丹地貌属于   地貌。(  )?
A.风蚀地貌 B.流水堆积地貌
C.风积地貌 D.流水侵蚀地貌
解析:雅丹地貌是风蚀地貌,是由风力侵蚀形成的。
答案:A自主预习自我检测读下图,完成第(2)~(5)题。
(2)该沙丘地貌分布图最不可能在(  )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鄂尔多斯高原(黄河以南,黄土高原以北)
D.柴达木盆地
(3)该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4)图示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自主预习自我检测(5)图示地区防治沙漠化的主要措施是(  )
A.修水库 B.修建湖泊
C.设置障蔽 D.修水平梯田
解析:第(2)题,从等高线数值来看,该地海拔1 300多米,可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柴达木盆地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较高。第(3)题,沙丘的迎风坡坡度平缓,背风坡坡度较陡,图示主导风应为西北风。第(4)题,沙丘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第(5)题,设置障蔽是风沙活动强烈地区防沙的有效措施。
答案:(2)D (3)B (4)B (5)C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风成地貌及其成因
问题探究
比拉大沙丘长3 000米,宽500米,高114米,是欧洲最大的海岸沙丘。该沙丘是在距海岸线约1千米的沙洲影响下形成的。落潮时,海风将沙洲沙子吹上海岸,沙子逐渐堆积,每年大致以5米的速度向内陆移动。上图示意比拉大沙丘的地理位置。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
(1)请说出比拉大沙丘沙的来源地。
提示:其沙源主要来自沙洲。
(2)形成该沙丘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
提示:风力堆积作用。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名师精讲
1.主要风蚀地貌差异及地貌特点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2.新月形沙丘的形成与发展 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方法技巧 根据风力堆积物判断盛行风向
(1)根据沙丘判断风向。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如下图:
(2)根据堆积物的大小判断风向。堆积物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如下图: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典例剖析
例1下图示意河北省秦皇岛南部的海岸沙丘地貌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海岸沙丘形成时期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风力堆积作用
B.河流堆积作用
C.海水堆积作用
D.冰川堆积作用
(2)古地质时期形成该地区海岸沙
丘地貌的主要风向可能是(  )
A.西北风—东南风B.东北风—西南风
C.南风—北风 D.东风—西风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区主要地貌为新月形沙丘、沙脊等,这些地貌主要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故A项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该地新月形沙丘主要呈西北—东南走向排列,说明古地质时期当地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西南风,故B项正确。
答案:(1)A (2)B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风沙活动的危害
问题探究
我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居第三位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的国家,也是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政府和民间经过40年的艰苦奋斗,中国治沙出现奇迹,将333万公顷沙地变成绿洲。
结合材料探究:
(1)风沙活动会带来哪些危害?
提示:风沙活动能破坏建筑物,降低土壤肥力,掩埋房屋、农田、道路等;影响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等。
(2)防治风沙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提示:设置障蔽,植树种草等。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名师精讲
风沙活动的危害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典例剖析
例2近几年春季,受北方高压影响,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大面积沙尘暴。其中,河北怀来县的“天漠沙丘”向东南方向移了大约1 000米。据专家介绍,如果不控制这种局面,不出十年,沙漠就会逼近北京。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 (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
(2)风沙活动大的危害主要有(  )
①降雨增多 ②空气质量变差 ③农作物受冻害 ④影响交通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离海洋远,降水少,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活动强,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突出。第(2)题,风沙活动会污染大气,掩埋公路、铁路线,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飞机的起降,从而影响交通安全。北方大风在春季对农作物不会造成显著的冻害现象。
答案:(1)B (2)D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部分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据此完成第1~2题。
1.造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2.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
A.沙丘 B.沙垄
C.冲积扇 D.风蚀洼地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河西走廊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强,风力侵蚀作用强烈。第2题,四种地貌中沙丘与沙垄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风蚀洼地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1.C 2.D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完成第3~4题。 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3.该地区的地貌有(  )
①新月形沙丘 ②戈壁 ③三角洲平原 ④风蚀蘑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①风力作用 ②流水侵蚀作用 ③流水沉积作用 ④冰川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3题,图例中有沙丘与三角洲,戈壁、风蚀蘑菇都是风蚀地貌,应分布在干旱、半干旱风力强劲的地区。第4题,图示海岸带地区地势低平,以流水堆积作用和风力作用为主。
答案:3.C 4.A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5.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解析:埃及地处热带沙漠地区,气候干旱,以风力作用为主。
答案:B
6.新月形沙丘地貌可能分布在中国的(  )
A.云贵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珠江三角洲
解析:新月形沙丘属于风积地貌。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答案:B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7.包兰铁路段防治沙丘危害铁路的有效措施是(  )
A.植树种草和设置草方格
B.修水库和设置石方格
C.修梯田和高立式沙障
D.南水北调和植树种草
解析:阻沙和固沙的方式中植树种草和设置草方格比较有效。
答案:A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2)图示地区沙丘多为     沙丘。?
(3)为保护图中铁路线不被沙丘掩埋,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由于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处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由于冬春气候干燥,泥沙干燥疏松,易被风力侵蚀搬运。第(2)题,根据图中沙丘形态及没有山地或植被阻挡,可判断易形成新月形沙丘。第(3)题,植树种草、设置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等都可有效防止沙丘移动,防止铁路被掩埋。
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处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2)新月形
(3)植树种草,设置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