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习题) 第二章 第一节 流水地貌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习题) 第二章 第一节 流水地貌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0-09 08:14:43

文档简介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
第一节 流水地貌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河流的溯源侵蚀
B.河流的下蚀
C.河流的侧蚀
D.河流的溶蚀
解析长江三峡是流水下切侵蚀形成的。
答案B
2.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其中凹岸侵蚀属于(  )
A.溯源侵蚀
B.下蚀
C.侧蚀
D.垂直地面的侵蚀
解析凹岸侵蚀以侧蚀为主。
答案C
读图,完成第3~5题。
3.图中B处的地形名称是(  )
A.冲积扇
B.河口三角洲
C.山脊
D.悬崖
4.图中河流堆积物从B处到A处堆积的情况是(  )
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
B.由B处到A处依次是黏土、粉砂、砂、砾石
C.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黏土、粉砂、粗砂
D.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砂、粉砂、黏土
5.图中C处河段河谷形态及所受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
A.V字形,流水侵蚀
B.V字形,流水沉积
C.槽形,流水搬运
D.槽形,冰川侵蚀
解析第3题,图中B处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由于地势变平坦,河道变宽,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第4题,图中河流从B处到A处是从上游到下游的过程,在河流的沉积过程中,颗粒大、密度大的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积,因此,由B处到A处依次是颗粒由大到小的砾石、砂、粉砂、黏土的分布。第5题,图中C处河段位于河流的上游,受流水侵蚀作用,河谷呈V字形。
答案3.A 4.D 5.A
河迹湖又称牛轭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下图①②③④示意某河迹湖的形成过程。读图,完成第6~7题。
6.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河迹湖的演变顺序是①③④②
B.a处沉积作用明显,b处侵蚀作用明显
C.该河迹湖肯定位于平原地区
D.河流的流向是自c向d
7.该河迹湖的作用可能有(  )
A.阻滞河流泄洪
B.适合渔业生产
C.扩大了河流航运里程
D.扩大灌溉范围
解析第6题,牛轭湖形成就是河道不断弯曲,当河曲越来越弯,曲流呈“Ω”形。洪水期,曲流颈被冲开,河流从截弯取直处流动,原有河曲被废弃,形成牛轭湖,故A项正确;牛轭湖形成初期,河流沿河曲摆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图中a处是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b处是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B项错;牛轭湖多发生在地势平坦地区,有明显的侵蚀和堆积作用,而内蒙古高原地势也平坦开阔,所以不一定都在平原地区,C项错;本题没有说明是南半球或北半球,所以不能判断河流流向,D项错。第7题,湖泊可以调蓄洪水,利于泄洪,A项错;本题虽未说明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但如果是淡水湖,则适合渔业生产,B项正确;河流裁弯取直后,河流从直的河道航行,缩小了河流航运里程,C项错;扩大灌溉范围,一般与修建水利工程有关,图中并没有表明,D项错。
答案6.A 7.B
8.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地貌上看,①处是   ,它是由       作用形成的,它分布在山区        。简述形成过程。?
(2)河流在山区河谷常呈    形。为什么??
(3)河流的下游常形成什么堆积地形?其成因和特征如何?
解析第(1)题,从地形地势、水流速度变化、泥沙挟带与堆积角度简述形成过程。第(2)题,河流在上游山区,落差大,流速度急,下切侵蚀作用强,形成V形谷。第(3)题,河流下游常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成因与地形地势、流速、泥沙堆积作用有关。
答案(1)冲积扇 流水堆积 进入平原地带 河流挟带泥沙从山区出山口进入平原,地势平缓,流速降低,泥沙堆积下来。
(2)V字 山区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强。
(3)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河流进入下游和入海口处,地势低平,流速降低,所挟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能力提升
我国太行山东侧发育有嶂石岩地貌。图1是某处嶂石岩景观的素描图,呈现出自上而下呈三级阶梯状的陡崖,其形成过程如图2中的①~④所示(图例Ⅰ~Ⅳ分别代表不同岩层)。读图,完成第1~2题。
图1
图2
1.图例所示岩层中,岩性最松软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2.该处三级陡崖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地壳抬升 D.冰川侵蚀
解析第1题,读图知,Ⅲ岩层最先遭受侵蚀,说明Ⅲ岩层岩性最松软。第2题,太行山东侧为半湿润区,降水较多,从崖壁陡峭状态来看,此处外力作用应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答案1.C 2.A
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有人说该河段“富”,也有人说该河段“险”,“富”和“险”分别是指(  )
A.九省通衢 地上悬河
B.洞庭湖畔 赤壁战场
C.鱼米之乡 九曲回肠
D.黄金水道 险滩密布
4.历史上,此段河道变化频繁的主要因素是(  )
A.植被稀少和流水作用
B.地势平坦和流水作用
C.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D.地壳变动和人类活动
解析第3题,根据题目提示以及图示,可以判断出该河段是长江的荆江段。荆江段有两大特征,一是该河段为“地上悬河”,二是该河段河道弯曲。荆江段位于长江中游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网密集,是“鱼米之乡”;该河段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险。第4题,长江流出三峡后,进入长江中游平原地区,水流速度变慢,泥沙大量堆积,形成“地上悬河”,河道易发生变化。
答案3.C 4.B
下图为废黄河三角洲演变模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甲、乙、丙三处土层形成由先到后的顺序是(  )
A.甲、丙、乙
B.乙、甲、丙
C.甲、乙、丙
D.丙、乙、甲
6.与b时段三角洲快速发展无关的因素为(  )
A.水下坡度平缓
B.海水顶托
C.黄河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见效
D.渤海湾潮流作用弱
解析第5题,此处位于古黄河三角洲附近,土层的形成原因是流水堆积作用。越靠下堆积时间越早,故丙最先形成之后乙、甲依次形成。故选D项。第6题,b时期三角洲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当时黄河在此入海,从上游挟带大量泥沙在此沉积。图中可见此处水下坡度平缓,促进了泥沙的堆积,再加上海水顶托作用和渤海湾较弱的潮流作用导致泥沙堆积体被侵蚀较少,因此发展很快。当时为1128年至1855年,此时间段内我国没有进行有效的水土保持工作,故选C项。
答案5.D 6.C
7.读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黄淮海平原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2)简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3)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解析第(1)题,黄淮海平原为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堆积作用。第(2)题,冲积扇形成过程可以从地形对流速、挟带泥沙能力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第(3)题,由右图可以得到答案。
答案(1)流水堆积
(2)河流挟带泥沙流出山口,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河水搬运能力下降,泥沙不断堆积,形成冲积扇。
(3)分布特征: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变小,自西向东沉积厚度逐渐变小。
课件35张PPT。第一节 流水地貌自主预习自我检测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的地貌,可分为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一、流水侵蚀地貌
1.河谷
(1)形状及特点:在湿润或半湿润山区,流水侵蚀切割地面形成峡谷,河谷横断面大多呈V字形。V字形河谷两壁险峻陡峭,谷地狭窄,深度大于宽度。
(2)河谷的结构:
①河床。
②河漫滩: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
③河流阶地:在河谷两侧常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自主预习自我检测2.牛轭湖
平原地区蜿蜒曲折的河流可侧向自由发展,当河床弯曲愈来愈大时,曲流呈“Ω”形,出现狭窄的曲流颈。当河流裁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称为牛轭湖。
链接生活虎跳峡是金沙江(长江)上的第一大峡谷,更是全球著名的大峡谷。长江江水在这里被玉龙雪山、哈巴雪山两大雪山所挟峙,海拔高差3 900多米,峡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最窄处,仅30余米。相传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抬脚,便可腾空越过,故称虎跳峡。神奇的虎跳峡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地壳抬升,流水侵蚀下切。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二、流水堆积地貌 自主预习自我检测链接生活黄河三角洲,面积有5 000多平方千米,湿地景色优美,植物众多,野生鸟类资源丰富。黄河三角洲平均每年以2~3千米的速度向渤海推进,每年为国家带来大量新增土地。黄河三角洲是如何形成的?黄河中泥沙主要来自哪里?
提示:流水堆积作用。黄土高原地区。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三、滑坡和泥石流
在流水侵蚀强烈的山区,尤其是峡谷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暴雨时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1.滑坡
(1)概念: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
(2)危害:掩埋农田和村庄,阻断道路,淤塞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自主预习自我检测2.泥石流
(1)概念: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固体碎屑物质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
(2)危害: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等带来很大危害。
(3)避灾措施:连续降雨或暴雨时,不要在沟谷中逗留;不要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大树可能会被冲倒;向泥石流沟两侧迅速躲避,不要顺沟往下跑;发现泥石流后要及时报告,以便下游和沟口的居民及时撤离。自主预习自我检测链接生活日本2018年遭遇3 451次泥石流,创下历年最高纪录,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7月连降暴雨。在2018年泥石流灾害中,日本各地合计161人死亡,1 443栋民宅不同程度受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泥石流发生时,处在河谷中的你应如何脱险?
提示:向河谷两侧跑。自主预习自我检测1.判断题
(1)河谷中河床被水流常年或季节淹没。 (  )
(2)河流阶地是由流水堆积而形成的。 (  )
(3)河流从山区进入平原因流速降低,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  )
(4)河漫滩常年被水流淹没。 (  )
(5)滑坡发生时有一个滑动面。 (  )
答案:(1)√ (2)× (3)× (4)× (5)√自主预习自我检测2.选择题
(1)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②①③D.③①②④
解析: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先发生流水下切侵蚀,后侧蚀变宽。
答案:D自主预习自我检测(2)依据我国黄河每年输沙量为16亿吨,渤海水深却变化不大的现象,可以判断(  )
A.黄河带来的泥沙不在渤海海域沉积
B.渤海海底地壳无升降
C.黄河带来的泥沙在渤海不断沉积
D.渤海的海底地层不断下沉
解析:由于渤海的海底地层不断下沉,虽然泥沙不断堆积,导致水深变化不大。
答案:D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下图是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
B.②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④处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D.⑤处地形是冲积平原或三角洲自主预习自我检测(4)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上游河谷以V形谷为主
B.冲积扇分布在河流出山口进入平原处
C.泥石流多发生于平原地区
D.河道中江心洲多位于河流中下游
解析:第(3)题,⑤处在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平,泥沙堆积,形成冲积平原或三角洲。第(4)题,泥石流多发生于地势落差大、有暴雨的地区。
答案:(3)D (4)C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河流地貌的形成
问题探究
材料一 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纽约州的交界处,瀑布源头为尼亚加拉河。尼亚加拉河的水流冲下悬崖至下游重新汇合,在不足2千米长的河段里以每小时35.4千米的速度跌荡而下,演绎出世界上最狂野的漩涡急流,飞流直下气势磅礴。
材料二 青藏高原聚落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多呈条带状。南疆地区的村镇主要分布在山麓河流冲积扇上。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城市众多,如上海、南京、武汉等。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
(1)形成尼亚加拉瀑布的外力作用主要是什么?
提示:流水侵蚀作用。
(2)尼亚加拉瀑布的大落差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岩石的顶层由坚硬的大理石构成,下面则是易被流水侵蚀的松软的地质层。水流能够从瀑布顶部的悬崖边缘笔直地飞泻而下,正是由松软地层上的那层坚硬的大理石地质层所起的作用。
(3)为什么青藏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河谷地带,而南疆地区的村镇大多分布在河流冲积扇上?
提示:青藏高原河谷地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南疆地区气候干旱,而河流冲积扇地区水源丰富、地势平坦。
(4)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城市众多?
提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水陆交通便利,因此城市众多。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名师精讲
以景观图和剖面图来掌握河流地貌的类型及成因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方法技巧 1.河流侵蚀岸和堆积岸图的判读
(1)河流直道段,根据南、北半球判别侵蚀岸与堆积岸。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直道段的右岸侵蚀严重,为侵蚀岸,坡度陡;左岸为堆积岸,坡度缓。南半球反之。
(2)河流弯道段,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判别侵蚀岸与堆积岸。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2.河流堆积地貌及颗粒物分选性的分析
河流流速降低,导致泥沙堆积,在沉积时,颗粒大、密度大的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积,因此顺着河流流向,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3.根据聚落和港口分布判别侵蚀岸和堆积岸
堆积岸泥沙堆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可以作为农业用地和聚落用地;侵蚀岸河水较深且泥沙淤积少,可以筑港。据此可判别侵蚀岸和堆积岸。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拓展延伸河流阶地的形成 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典例剖析
例1下图是一幅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显示的该地地貌是(  )
A.冲积扇
B.三角洲
C.冲积平原
D.沙滩
(2)形成这一景观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位于河流入海口处,河口呈三角状,因此该地地貌为河口三角洲,故B项正确。第(2)题,该地貌的形成是由河流挟带泥沙在此沉积形成的,属于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
答案:(1)B (2)D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滑坡和泥石流
问题探究
海外网2019年4月22日电 当地时间21日凌晨,哥伦比亚西南部考卡地区发生山体滑坡。哥伦比亚有关部门表示,灾害目前已经造成至少17人死亡,5人受伤,多人失踪,另有多座房屋被毁。
结合材料探究:
易发生滑坡的地区一般具有哪些特点?
提示:滑坡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名师精讲
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拓展延伸泥石流形成的条件
(1)流域内具备丰富的固体碎屑物质:这些物质大多是由崩塌、滑坡所造成。在构造破碎带、地震活动、风化剥蚀或冰川活动强烈的沟谷流域,有大量的砂砾碎屑物质。
(2)充足的含水量:含水量不仅是泥石流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泥石流的搬运介质,如暴雨、洪水、冰雪融化、冰湖溃决等。
(3)比较大的沟床纵坡:有利于泥石流体推移下行。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典例剖析
例2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的等高线密集,地形坡度较大,而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更容易发生泥石流。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丙地附近有铁路,而且铁路跨越河流,发生泥石流时可能冲毁铁路;丙处山谷有河流发育,发生泥石流时可能阻塞河道,引起洪水灾害。
答案:(1)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1.河流的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对河谷的影响依次是 (  )
A.伸长、加深、展宽 B.展宽、加深、伸长
C.伸长、展宽、加深 D.展宽、伸长、加深
解析:河流的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对河谷的影响是使河谷延长,深度加深,变得宽阔。
答案:A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2.关于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凸岸
B.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凸岸流向凹岸,形成弯道环流
C.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D.图示中建港口,建在b处
解析:在弯道环流中,表层水流趋向凹岸,故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底部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图示中港口适宜建在a处。
答案:C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3题,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多发生于地面坡度大、地表岩石破碎、地表碎屑物质较多的地区。第4题,提高植被覆盖率和修建护坡工程能有效防御此类地质灾害。
答案:3.C 4.D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下图是北半球某段河流河道形态和断面图,虚线表示河流主航道中心线。据此完成第5~6题。
5.图中河道形态一般出现于(  )
A.发源地 B.平原
C.山区 D.上游
6.图中②处河道断面形态的成因主要是(  )
A.地转偏向力 B.人类活动
C.地势高低 D.河道弯曲
解析:第5题,图中河道蜿蜒曲折发育,说明水流慢,以侧蚀为主,一般出现于平原地区,B项正确。第6题,图中②处河道断面形态的成因主要是河道弯曲,凹岸侵蚀,凸岸沉积。
答案:5.B 6.D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7.下图是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1地貌名称是        ,该地貌最可能出现在A、B、C中的    处。?
(2)写出图1地貌形成的主要过程。
(3)图2所示A处河段河谷特征为 ,?
以    作用为主。?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河口三角洲出现在河流入海口处。第(2)题,三角洲是由于河流挟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的。第(3)题,A处处于山区,落差大,河流以下切为主,常形成V字形河谷。
答案:(1)(河口)三角洲 C
(2)河流挟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
(3)深而窄的V字形 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