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习题) 第五章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3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习题) 第五章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3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0-09 08:21:41

文档简介

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猴面包树是非洲稀树草原上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树种。读图,完成第1~2题。
/
1.图示树木属于(  )
                
A.乔木 B.灌木
C.草本植物 D.藤本植物
2.不属于热带草原特征的是(  )
A.草本植物发达
B.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
C.乔木树枝较少
D.湿季葱绿
解析第1题,猴面包树是非洲热带草原上一种常绿乔木,高大,粗壮。第2题,热带草原上乔木由于旱季的影响,树干多分枝。
答案1.A 2.C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
3.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上升
B.植被遭毁
C.气候恶化
D.围湖造田
4.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是哪一要素变化引起的?0(  )
A.水文 B.地形
C.气候 D.植被
解析第3题,植被破坏引发地表水土流失加剧。第4题,植物遭破坏是关键。
答案3.B 4.D
下图①②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③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该种植物高度不足50厘米,但根系长达20米。据此完成第5~6题。
/
5.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光热条件不同
B.土壤性质不同
C.海陆位置差异
D.水分条件差异
6.③植物所在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
A.植被稠密
B.种类繁多
C.群落结构简单
D.群落结构复杂
解析第5题,从图示三种植物特征来看它们分别对应热带草原、热带雨林、温带荒漠,所以形态差异是水分差异造成的。第6题,③植物是骆驼刺,是温带荒漠地区特殊植物,群落结构简单。
答案5.D 6.C
下图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据此完成第7~8题。
/
7.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  )
A.热带草原 B.常绿硬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高山草甸
8.导致上题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解析第7题,山地垂直自然带与水平面上由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类型一致。根据图中山坡的自然带类型,在原生常绿阔叶林和原生针叶林之间,应有落叶阔叶林存在。原有的落叶阔叶林现已完全缺失。第8题,图中原生常绿阔叶林和原生针叶林之间,有次生草丛、灌木丛带,可能是人类活动破坏了原生植被,弃耕后自然恢复的植被。所以导致上题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人类活动。垂直自然带的缺失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无关。
答案7.C 8.D
9.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镇示意图,填空回答图中数码处人类开发利用不当产生的问题。
/
(1)①处林区过度采伐森林→             →水土流失→          →水害。?
(2)②处林区修建旅游设施和道路→       →水土流失。?
(3)③处上游用水量剧增→河流径流量    →河流自净能力减弱。?
(4)④处河沙开采过量→河床堤岸      →河岸后退→水害。?
(5)⑤处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         →海水入侵。?
(6)⑥处河流径流量减少、海水入侵→河口        →航道变浅。?
解析首先分析题干,明确该城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季风气候。本地区过度采伐森林,地表缺乏植被保护,易引发水土流失现象。又由于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河流径流量大,容易形成水灾,而冬春季节少雨,易出现干旱。如果上游用水量剧增,必然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小,河流净化能力减弱,影响城镇居民生活用水。若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既破坏了地下水资源,又使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海水的顶托作用下,在河口大量沉积,使河流入海航道变浅。
答案(1)森林覆盖率降低(或植被减少) 河湖泥沙淤积
(2)砍伐森林
(3)减小
(4)坍塌(受损)
(5)地下水位下降
(6)泥沙淤积
/能力提升
1.关于植被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环境影响植物的形态
B.环境影响植物的分布
C.从赤道到两极由于水分的改变植被出现递变
D.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由于水分改变出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
解析从赤道到两极由于太阳辐射的改变,植被出现递变。
答案C
2.从世界植被分布图上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地区都是热带雨林
B.北回归线经过地区都是荒漠
C.地中海周围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澳大利亚有大面积森林
解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主要在地中海气候下生长,地中海地区分布面积最大。
答案C
下图为某区域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
3.引起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上升
B.植被破坏
C.气候变化
D.农业开发
4.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A.洋流对植被的影响大
B.湖泊对地理环境影响大
C.水分的变化对植被影响大
D.植被对气候的影响大
解析第3题,主要考查影响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因素。比较三个阶段的变化可知,地壳上升导致陆地东西两侧的水分条件变化,从而导致植被发生变化,所以根本原因是地壳上升。第4题,降水的变化对植物影响大,由于山地抬升,大陆东岸降水逐渐减少,植被由森林变成草原、荒漠。
答案3.A 4.C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第5~6题。
5.“黑风暴”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
6.“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解析第5题,“黑风暴”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破坏了地表植被,从而使地表失去植被保护,地表沙土在风力作用下而形成。第6题,美国的“黑风暴”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保护好自然植被,对于过去存在的滥垦、滥耕现象,要及时地退耕还林还牧。
答案5.A 6.D
读某大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完成第7~8题。
/
7.图中①②③④的植被类型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稀树草原、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热带荒漠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稀树草原、热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
D.热带稀树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雨林
8.图中植被①②③④更替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的变化
B.水分的变化
C.地形的变化
D.海拔的变化
解析第7题,由图中的年降水量及自然带所处的位置可以判断①②③④的植被类型分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稀树草原、热带雨林。第8题,导致图中①②③④四种植被的更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导致的热量差异。
答案7.A 8.A
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解析本题以黄土高原部分区域的基本地理信息为背景,考查综合运用相关地理基本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题,难度较小,将“小老头树”的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冬春季节多大风相结合即可。第(2)题,该区域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小老头树”的存在说明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不利于树木的存活和生长,而且树木的存在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因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相对于草本植物,树木会蒸腾更多水分,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第(3)题,根据前面两题的提示,主要从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作答。
答案(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课件31张PPT。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一、主要植被
1.概念:植被是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
2.分类: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自然植被有森林、草原、荒漠、苔原、草甸、沼泽等类型;人工植被主要指各种农作物、人工林、人工草场、城市绿地等。自主预习自我检测3.森林
(1)分布:湿润、半湿润地区。
(2)类型: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等。
①热带雨林:世界上发育最繁茂的植被类型,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终年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春末夏初,秋季陆续进入果期。
③温带落叶阔叶林:乔木具有宽阔的叶片,夏季盛叶,冬季落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
④亚寒带针叶林:主要由耐寒的针叶林乔木组成,以松、杉类植物为主,树叶为针状,以抗寒抗旱。自主预习自我检测4.草原
(1)分布: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2)类型:①热带草原——位于干旱季节较长的热带地区,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灌木。
②温带草原——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以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叶面积较小、叶片内卷等。
5.荒漠
(1)分布:干旱地区。
(2)类型:热带荒漠、温带荒漠。
(3)特点: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自主预习自我检测链接生活世界上最高的树——杏仁桉,是生长在澳大利亚草原上一种高耸入云的巨树。它们一般高达100米,最高的达156米,相当于50层楼的高度,被称为“树木世界里的最高塔”。杏仁桉树干笔直、树基粗大,树根扎得又深又广,吸水量特别大,有“抽水机”的称号。我国西南很多地方都有种植桉树,前几年西南旱灾也跟桉树大量吸取地下水有关。为什么杏仁桉被称为“抽水机”?
提示:树干高大、枝叶茂密、根系发达、蒸腾作用强。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二、植被与环境
1.环境影响着植物各个方面,包括植物的形态和生活机能、分布等。
(1)大尺度上:植被的分布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条件,以及两者的组合状况。
①从赤道向两极,太阳辐射产生的热量递减,植被形成带状分布。
②中纬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各地水分条件不同,植被由森林依次变为草原、荒漠。
(2)中尺度上: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变化,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带,植被出现垂直分带现象。自主预习自我检测2.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小尺度上:砍伐森林、开垦坡地、过度放牧后,地表植被减少,
拦截降水的功能下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形成过程会发生改变,地表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对空气质量也会产生影响……最终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的退化。
链接生活台湾岛是中国最大的岛屿,南北长约380千米,东西宽20~150千米,面积35 700多平方千米,山地占三分之二。全岛有50%以上的面积被森林所覆盖,从热带到寒带的树林,应有尽有。据统计,全岛树木品种多达9 000 种,相当于欧洲大陆木本植物种数的三分之二,所以被人们誉为“亚洲天然植物园”。为什么台湾被称为“亚洲天然植物园”?
提示:台湾纬度低,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台湾山脉海拔高,相对高度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所以物种丰富。自主预习自我检测1.判断题
(1)自然植被包括了森林、草原、苔原、人工草场、草甸等。 (  )
(2)热带雨林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简单。 (  )
(3)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落叶是为了减少水分和能量流失。 (  )
(4)温带草原叶面积小、耐旱,地下根系不发达。 (  )
(5)在较陡的山坡破坏森林导致森林拦截地表径流的能力增强。 (  )
答案:(1)× (2)× (3)√ (4)× (5)×自主预习自我检测2.选择题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示植被分布地区属于(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2)图示植被的特征是(  )
A.群落结构复杂 B.叶面积大
C.根系发达 D.叶子内卷
解析:图示植物是骆驼剌,生活在干旱环境中,叶子为针刺状,根系发达。
答案:(1)D (2)C自主预习自我检测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完成第(3)~(4)题。 自主预习自我检测(3)关于图中三大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区分布热带雨林
B.B区的植被主要以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为主
C.C区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
D.A区海拔较低,区内草原广布
(4)关于B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区森林茂密,气候湿热
B.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最终均注入太平洋
C.本区生态环境脆弱,以高山草甸为主
D.植被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自主预习自我检测解析:第(3)题,直接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A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A项错误;B为青藏高寒区,地势高,气候高寒,故植被以草原、荒漠和高山草甸灌丛为主,B项正确;C为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是三大自然区中海拔最低的区域,C项错误;A区域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干旱,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D项错误。第(4)题,B区为我国青藏高寒区,气候高寒,A项错误;青藏高原南部的河流,如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B项错误;该区地势高,气温低,植物种类贫乏,D项错误;该地区气候高寒,生态环境脆弱,C项正确。
答案:(3)B (4)C自主预习自我检测(5)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产生的后果是(  )
A.拦截地表径流量增加 B.地表径流增加
C.地下径流增加 D.土壤肥力增加
解析:植被破坏会导致地表径流量增加,地下径流减少,土壤退化,肥力下降。
答案:B探究当堂检测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问题探究
黄山迎客松在黄山玉屏楼左侧、文殊洞之上,倚青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
2.5米,树龄至少已有800年,为黄山“四绝”之一。其一侧枝丫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探究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
(1)黄山山麓地带的植被是 。?
提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尝试探究迎客松形态的主要成因。
提示:受风、岩石的影响。探究当堂检测名师精讲
1.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探究当堂检测2.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探究当堂检测探究当堂检测探究当堂检测温馨提示: 植被与环境关系密切
(1)植被破坏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如下图所示。探究当堂检测(2)植树造林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人们可以通过大力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从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探究当堂检测典例剖析
例题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按图中a、b、c、d字母顺序将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水土流失、④植被条件差填入图中方框,其顺序正确的是(  )
A.③④②①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①③探究当堂检测(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A.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严重
B.河流汇水速度快,水位升高
C.河流落差减小,水流速度减慢
D.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质下降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降水集中等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水土流失,故d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造成土壤退化、地表侵蚀,故c为地表侵蚀;土壤退化后会使植被条件变差,故b为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后起伏变大,故a为地表起伏大。第(2)题,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在河道中淤积,从而影响内河航运。
答案:(1)D (2)A探究当堂检测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森林区降水多于草原区
B.热带雨林群落结构复杂
C.温带落叶阔叶林夏季枝叶茂密
D.温带草原多旱生乔木
解析:热带草原中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
答案:D探究当堂检测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区域景观图,历史上该区曾植被茂密,后因自然原因和某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出现图示景观。据此完成第2~3题。
2.该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乱砍滥伐
3.图示区域主要植被是(  )
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和森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荒漠
解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图示区域位于温带地区,降水量较少,适合草本植物生长,有的地方也适合树木生存。
答案:2.A 3.B探究当堂检测下图为某种植被类型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图(数字为面积占全国比重)。读图,完成第4~6题。
4.该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草地 B.落叶林
C.荒漠 D.阔叶林
5.该植被的类型和产量取决于(  )
A.气温高低 B.降水多少
C.地表形态 D.人类活动
6.我国该植被分布区所存在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次生盐碱化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锐减探究当堂检测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植被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排除落叶林和阔叶林。荒漠面积最大的省区为新疆,而该植被分布最广的省区为西藏,故为草地。第5题,降水量的多少决定了草场的类型,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草场的产量,如我国内蒙古高原自东向西的植被变化。第6题,我国主要草原分布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土地荒漠化严重。
答案:4.A 5.B 6.B探究当堂检测7.读雨林破坏对环境影响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热带雨林的特征。
(2)右侧未受破坏的雨林,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        和        。?探究当堂检测(3)树木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而不断形成的        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    。?
(4)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淋溶作用增强,导致土壤    。没有了树木,        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源,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蚀、    灭绝等严重问题。?探究当堂检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带雨林地区生物、气候、水、土壤等要素之间的整体性特征。做题时要注意联系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进行分析解答。
答案:(1)热带雨林高大繁茂,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无明显季相变化,树基常有板状根,林中有木质藤本和附生植物。
(2)暴雨冲刷 烈日暴晒
(3)枯枝落叶 更新
(4)侵蚀 枯枝落叶 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