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8课 青铜工艺之美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8课 青铜工艺之美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0-09 06:5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青铜工艺之美
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史以中华文明为基本内容,而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有一半是由熠熠生辉的青铜器“铸 造”出来的。在中国二千多年的青铜器历史长河中,其制品五光十色,其工艺流光溢彩,其制造工艺之先进,形制之美观,纹饰之精美,铭文之劲拔,这是世界青铜族所难以企及的。要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本课设置是不可或缺的。
学生分析
学生在此课之前对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没有很多的接触,已对青铜器比较陌生,虽然对夏商西周的历史学生有一些接触,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有必要提前让学生们通过收集资料对中国古代青铜器做简单的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青铜器的历史、感受青铜器造型、纹饰的美感。
过程与方法: 注重自主探究式学习,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探讨问题,交流心得,从中体会合作的乐趣。在识别、欣赏青铜名器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人类文明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初步审美、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商周的青铜文明,的确值得我们引以为自豪。
教学重点
1、欣赏精湛绝伦的青铜艺术。
2、培养学生的初步审美、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
观察青铜器的造型、纹饰等方面的特点,用线条把它的造型和纹饰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互动
设计意图
一、语言导入
1、展示司母戊大方鼎图片的挂图,设疑讲解:不知道同学们是否认识这幅图上的物体?这就是文明世界的我国商朝时期的祭祀器物————司母戊大方鼎,传说是商代的一位君王为祭祀自己的母亲而特制的一樽青铜器。
2、以青铜器为线索,引导学生回顾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的历史。(通过回忆知道青铜器在这一时期的生产、生活和军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今天我们就要走进中国古代,欣赏青铜工艺之美。
课件出示课题——《青铜工艺之美》。

通过和学生对话,直接调动学生对青铜器的兴趣,进入本课学习。
二、新授
了解青铜的冶铸技术
1、请学生说说自己在课前观察到的钢筋混凝土铸模技术的流程。。
2、播放课件,观看青铜冶铸技术的介绍。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回答。
设问:那么你想知道古代青铜是怎么冶铸的吗?它是纯铜制品吗?现在阅读教材内容,等一会儿,老师要请同学们归纳概括。
3、请学生代表归纳青铜的冶铸技术,适当的时候提示、引导并鼓励。
三、
介绍种类繁多的青铜器物
1、谈话过渡: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青铜的冶铸技术,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在我国古代社会,到底都制造了那些青铜器物,它们都有哪些种类呢?今天老师就把这些青铜制品请进了教室,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2、播放课件
A: 莲鹤方壶
B:虎食人卣
C:后母戊方鼎
D:四羊方尊
E:象尊
引导学生观察造型、纹样特点。
设问:这么多的青铜器,用课本上的一个词概括那就是————?
学生回答:种类繁多
承接:是啊,这么多的青铜器,如按照用途划分,有食器、酒器、乐器、车马器、兵器、工具等,像司母戊大方鼎、像四羊方尊,像三星堆出土的青铜树。
那么,这些青铜器有什么价值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教材最后一部分,一定要联系教材上的图。
5、组织学生讨论青铜器的价值,进入学生讨论的行列中,适当的时候提示引导。
6、补充、评价,重点指出其艺术价值。
四、布置作业
布置本课作业。
每人通过观察青铜器的照片,用线条把它的造型和纹饰画下来,并在旁边注解上文字说明。
五、尝试练习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有步骤的带领学生大胆尝试。
六、作品展示
把学生作品布置成个青铜艺术展,大家共同欣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