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搭配中的学问》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北师大版
章节
数学好玩
学时
1课时
年级
3年级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搭配服装”等现实情境,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各种搭配方法,感受符号化思想。
能力目标:在尝试、展示、交流过程中,发展全面、有序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三、学习者分析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有能够将物体进行简单的组合的能力和生活经验。课前我通过前测,我了解到一些学生已经知道枚举法,但他们中大部分孩子的认知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常常会出现重复和遗漏现象,无法做到有序搭配。同时,课标也要求我们,让学生在尝试、展示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有序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符号化意识。学生在解决排列组合问题上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一切的教学都应从学生的学情出发。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找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搭配方法。
教学难点:用多种手段记录搭配方法,体会符号化思想。
解决措施:基于学情和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一节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智慧数学课。在智慧教室的助力下,能看见学生多元化的思考,利用平板电脑及时分享学生作品,小组交流,全班分享,激发每位学生学习的动力,扩大关注,创造改变,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实践生本理念。
本节课是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有序的思考,找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搭配方法作为重点;并让学生在用不同方式表示搭配方法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符号意识。我力求从两个方面来渗透数学化思想:一方面是由2顶帽子搭配3条裤子的问题,让学生经历横向数学化的过程,即让学生经历由“物体”到“符号”,再由“符号”自然地抽象到“数”;另一方面经历纵向数学化的过程,即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推广的过程中学习搭配方法。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0?28”-2?02”
由学生为小丑搭配服装为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谈话导入(PPT)
师:孩子们见过它吗?谁呀?
师:小丑想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可以怎样搭配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搭配中有什么学问。(板书课题)
生自由说自己搭配的方法
PPT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2?02”-4?16”
4?17”-15?10”
15?11”-23?16”
确定搭配的规则,找到搭配的原型,明确是什么和什么在进行搭配。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平板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有序的思考,找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搭配方法
通过师生一起梳理搭配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经历从实物抽象出数学符号和算式的过程。
一生带着其他学生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培养孩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知道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优化方法。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活动要求(PPT)
(1) 任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进行搭配。
(2) 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把所有的搭配方法简单、快速地记录在课堂学习单上。
(3)拍照并上传作品。
(4)上传作品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2、搭配(平板)(主观题:推送页面至平板上)
师巡视、指导
3、分享交流(利用平板选择学生的作业)
第一次比较(师选择重复的或者遗漏的)
师: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有序思考)
第二次比较(师选择找全所有搭配方法的,请生说一下搭配的方法)
4、师梳理
师:老师帮助孩子们把刚才搭配的过程梳理一遍,回忆咱们不重复、不遗漏的过程。
5、换角度
师:前面我们都是用帽子去搭配裤子,那能不能用裤子去搭配帽子呢?
师:这样按顺序去搭配,咱们就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有序思考在数学学习中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
6、抽象出符号表示的图(PPT)
师:笑笑的图和大家不太一样,谁能看懂?
抽象出(用符号表示的图)
7、优化方法
师:咱们来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从开始的文字叙述,到画图连线,到图形连线,最后到字母连线,你最欣赏哪一种,说说理由。
师:帽子和裤子搭配的我们已经讲完了,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明确活动要求
生在课堂学习单记录搭配方法(写一写、画一画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生拍照并上传作品
师生一起评价学生作品(生生交流、互动)
预设:
1)文字
2)实物图
3)图形
4)符号
生跟着老师用手画一画,连一连,感受如何搭配的
(一生带全班试着用裤子配帽子)
生提问、内化
利用伟东云平台,在智慧教室的助力下,能看见学生多元化的思考,利用平板电脑拍照上传作品,及时分享学生作品,小组交流,全班分享,激发每位学生学习的动力,扩大关注,创造改变,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实践生本理念。
平板演示学生作品,再融入PPT补充学生没有想到的方法,配合教师板书的讲解。做到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
三.
有序思考,应用巩固
23?17”-30?30”
30?31”-34?30”
34?31”-36?58”
提炼、升化
归纳总结,找到在不同的情境下搭配问题的数学模型。
通过画图再次经历有序思考的过程,体会符号化思想。
掌握计算的方法,能对简单的搭配问题正确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对于不同的情境,建立相同的数学模型,迁移新知的能力。
1、搭配美食
(主观题:推送字母表示图至学生平板)
师:这是一种主食和炒菜在进行搭配。请用连一连的方式有序搭配,算式记录搭配的结果。
要求: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笔来连线,让大家一眼看出你是否做到了有序思考。
2、游玩路线(选择题:推送游玩路线图至学生平板)
师:你认为这道题是把什么和什么在进行搭配?你怎么这么快就做出来了?
(师生一起用统计图分析完成情况)
3、数字搭配
(抢答题:推送数字搭配至学生平板)
师:这道题是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搭配呢?
师:谁来说说你准备怎么搭配?(PPT出示答案)
师:如果要列式看看有几种?可以怎样列式?3×3=9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些搭配中的问题,关键是要看是什么和什么搭配。需要先分类,再按照顺序依次进行搭配。
生尝试在平板上选择用不同颜色的笔来连线。
生:两条路和三条路进行搭配。
生用平板做选择题。学习看统计图,分析完成情况。
生: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进行搭配
生用平板快速抢答
让学生尝试在平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线来表示搭配方法。让大家能一眼看出他是否做到了“有序思考。”
智慧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尝试在平板上做选择题,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通过分析统计图可以及时了解哪几个学生有错。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云平台软件设计的“抢答”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中巩固新知。
四、
全课总结,拓展提升。
36?59”-40?
让学生再次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4、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提炼:正如孩子们所说,其实我们可以把实物换成图形或者字母,更数学化一些,更简便一些。(板书从实物图换成图形或者字母)
2+2+2=6
2×3=6
3+3=6
3×2=6
5、师联系前后知识小结。
学生谈收获
PPT演示所学知识的梳理,师拓展延伸到后续知识,激发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兴趣。
六、教学流程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三 .有序思考,应用巩固
四.全课总结,拓展提升
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好玩 》
《 搭配中的学问》课堂学习单 姓名:
【探究】: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