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十二课 一模不一样 湘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十二课 一模不一样 湘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0-09 07:0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一模不一样说课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12课《一模不一样》一课。接下来,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一模不一样》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四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个性鲜明。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本课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原有的基础和学习能力,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掌握特异构成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尝试运用不同媒材与工具,运用不同的方法体验、创作一个特异形的作品。
2、能力目标: 学生在欣赏作品、思考交流、创作表现的活动中,体验白板交互环境下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过程,理解特异构成的定义和设计特性构成的具体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设计与绘画造型活动的区别,体验特异的发现与创作活动的乐趣。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特异构成的特点及变化规律,运用不同媒材与工具设计创作一个特异形的作品。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重复构成,完成特异构成的相关练习。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并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本课我主要使用的教法有:1、情境教学法。2、直观演示法。
3、随堂欣赏法。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过去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本课我主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是:
1、发现学习法,2、讨论法,3、合作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开设情境,趣味导入
导入的好坏是成功的一半,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让学生在同一张不同的两个人中做找不同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找不同之后,紧接着是欣赏图片,在图片一模一样中引出重复构成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重复的含义和重复构成的美感。
(二)互动新授,感知特异
在完成重复构成的基础上,再来感知特异构成,这样就比较简单了,在欣赏图片的基础上,变换期中的个别基本图形,从而形成一幅特异构成的作业,重复构成为后来的特异构成做了很大的铺垫,所以在这个环节,学生对特异形的掌握还是比较容易。
(三)分析探究,总结归纳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较弱,所以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就要一边欣赏一边归纳,找出不同归纳特异形的表现方式,这样为后来的作业设计做了很大的铺垫。往往在学生自己归纳出的结果上掌握比较快,所以这一环节重在分析和归纳。
(四)自主表现,大胆设计
这一环节是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大胆创作。在这一环节,重点设计在于学生的作业设计的步骤,学生在明白设计步骤后会按照步骤一步一步有序完成。在此环节的重要一步是跟着老师折骨式图,这样在自己折的图上做设计,对学生来说是很兴奋的。
在创作过程中同时,播放轻音乐,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五)展示交流,拓展延伸
1、自评
你画的是什么?你觉得自己的作品哪里最棒?
2、互评
谁的作品最美?谁的作品哪一点给你印象最深?
(引导学生发现美,把握学生的闪光点。)
3、教师评
好的作品要给学生激励,肯定,表扬。要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对存在不足的作品可以对他们说“怎么才能把自己的作品变得更美呢?”等。
(六)课堂总结延伸
在这个环节主要设计了特异构成在生活中(例如摄影,建筑、
绘画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对特异更加深层次的理解。不仅仅是我们课文当中的那个样练习一样。
五、板书设计
第12课 一模不一样
重复构成:
特异构成:
方向不同
《一模不一样》教学反思
石嘴山市胜利学校 杨雨瑞
本课选自湘版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较清晰,教学重点突出,学生基本能完成教学任务。很多年前第一次上的时候,我对这里面所讲授的什么特异图构成,还有骨式也是一知半解当时感觉这节课挺难上,这一次我又选择了这一课,所以我认真的看了许多网上的课例,从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终于自己对这节课,达到了理解的程度。因为这次教研的主题是以生为本,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尽量采取丰富的多媒体课件来达到让学生也理解本课的目的和要求,会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设计特异图形,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和运用。基于这个想法,所以我整堂课的内容容量挺大。应该说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事项,让学生,用最基本的,方法。来完成一幅特异图形。第二个活动是想让学生,自己找出其他,方便快捷的方法,比如粘贴呀,套印啊,用身边的小物件,来达到快速标准的完成特异图形的任务。第三个活动是想让学生介入生活实践,来设计纸袋,从这些活动的设计角度来说,确实是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目的,让学生,思考,设计,并且展开更多的创意。但是现在回头看看,我的活动设计的有点太多了,在四十分钟内很难有效完成。整堂课只是给大家展示了一个过程,而每一个环节都没有落实扎实。到最后手忙脚乱,连自己设计的将特异现象应用到生活实际的内容都没有讲到。所以这堂课自我感觉是不太满意。还需要再继续好好研磨,从趣味性上,学生活动的扎实性上,从与生活实际的连接上好好提再设计,再提升,再精炼。
本课存在如下不足:
1.教学难点突破不到位。本课教学难点为特异形的设计,即包括对特异形与基本形的差异设计而形成视觉冲突产生趣味性和审美性。从学生作业来看,学生对特异形的表现形式基本掌握,但缺乏趣味性和审美性。这一点则须教师在示范讲解中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性思维。令作品的创意更具趣味性和审美性。
2.课件制作不精美。图片太多,内容繁杂,不精炼,有些图片对学生引导性不强,可再作删减和修改。
3.时间安排不合理。探究体验时间过多,学生作业时间过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