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美术人美版 五年级上
绘 画 中 的 透 视 现 象
新知导入
村 道
霍贝玛
霍贝玛是荷兰著名的风景画家。这张画构图独特,画面中乡间小路两旁的树木由近及远,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远方,形象的再现了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作品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甜美,洋溢着明朗而宁静的乐观情绪。
新知讲解
分析左边的图片,看看道路,树木由近至远有什么变化,说一说你的感受。生活中你还见过这种现象吗?
在上图中,以树木为例,有:
近 远
近 远
近 远
的透视现象
北京颐和园长廊
小知识:透视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视平线
消失点
火车站
教师范作
学生作品
学生阅览室
看一看同学们的作品是如何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的?
学校的电脑室
教学楼走廊
课堂练习
运用本课所学的透视知识,在教室或校园里找一处场景写生,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拓展提高
1,本课中的透视现象有哪些特点?
2,画透视的场景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
课堂总结
透视在画面中非常重要,它可以增加画面的体积感和空间感,我们要学会他,运用它,让它使我们的画面更有美感。
板书设计
绘 画 中 的 透 视 现 象
消失点
视平线
作业布置
画出自己所居住的小区一角的透视图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美版本美术科目五年级第五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单元 五 学科 美术 年级 五
学习 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表现画面。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3、用透视现象表达身边的景物,激发对生活环境的热爱和对学习的兴趣。
重点 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
难点 在画面很好的表现空间效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ppt第二页,霍贝玛的《村道》,提问:这幅画的树和路有什么特点?教师补充:霍贝玛是荷兰著名的风景画家。这张画构图独特,画面中乡间小路两旁的树木由近及远,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远方,形象的再现了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作品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甜美,洋溢着明朗而宁静的乐观情绪。 学生观察并回答:近大远小,近宽远窄。 通过图片,引起学生思考并引出主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讲授新课 教师展现ppt第四页提问:分析左边的图片,看看道路,树木由近至远有什么变化,说一说你的感受。生活中你还见过这种现象吗?教师展现ppt第五页,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教师展现北京颐和园长廊的透视现象。教师展现ppt第八至九页,分解透视图:透视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教师展现ppt10至13页教师范作和学生作品,提出问题:看一看同学们的作品是如何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的?课堂练习:运用本课所学的透视知识,在教室或校园里找一处场景写生,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拓展提高:1,本课中的透视现象有哪些特点?2,画透视的场景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 学生回答观察并回答。 学生学习透视规律和透视图的绘制方法。 学生欣赏教师作品和学生作品。 练习绘制有透视效果的作品。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习透视 规律和透视图的绘制方法。
课堂小结 透视在画面中非常重要,它可以增加画面的体积感和空间感,我们要学会他,运用它,让它使我们的画面更有美感。
板书
作业布置 画出自己所居住的小区一角的透视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