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0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0-09 18:5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单元第1节《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教学设计
课题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主备人 年级科目 9历史 备课时间 9.6
教学 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使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地理环境的特点、古希腊最早的文明、希腊城邦的特点、著名的城邦名称、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等基本史实。目标2:从古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分析其对古希腊政治、经济产生的影响;目标3:比较希腊城邦公民和非公民的区别,并说明其关系;目标4:结合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认识其影响和局限性;目标5:简述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认识亚历山大对外战争的影响。
重点 难点 1:比较希腊城邦公民和非公民的区别,并说明其关系;(难点) 2:结合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认识其影响和局限性;(重点、难点) 3:简述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认识亚历山大对外战争的影响。(重点、难点)
教学 准备 1.登陆优教同步学习网,在同步备课下,设置版本章节,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人教版; 2.在课程目录下选择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3.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浏览《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名师教案;4.在课前预习——名师预习,将《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并提醒学生在我的作业中查收完成学习;(或者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下将WORD版本课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 5.在同步备课——课堂教学——名师课件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名师课件,并将本课名师课件一键加入我的课件。6.在同步备课——随堂训练——名师训练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互动训练、提升检测试卷。
教学 设计 教学活动 (师生活动)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课堂导入 师:亚非的几大文明古国是在哪些地区诞生的? 生回答。 师:这些属于大河文明。今天,我们学习海洋文明——希腊文明。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地理环境的特点、古希腊最早的文明、希腊城邦的特点、著名的城邦名称、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等基本史实。 (2)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任务二 【合作探究】1.观察地图,并阅读教材,简述古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古希腊产生的影响。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观察地图,进行合作探讨,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并梳理答案。 地理环境特点: 主题是希腊半岛,环海、多山、多岛屿,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影响: 政治:多山影响了希腊的统一。 经济: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图片,并联系地理知识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2.梳理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 学生梳理后进行成果展示,教师根据PPT图示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旨在让学生对希腊文明的发展有个清晰的脉络。 师: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城邦就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特点是“小国寡民”。其中最著名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城邦中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出示任务:任务三 【合作探究】3.比较希腊城邦公民和非公民的区别,并说明其关系。 学生活动,根据表格进行填写。 教师讲解出示答案。 出示任务:任务四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以下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灵活运用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进行回答。 (1)三幅图反映的是古代欧洲哪个地方的民主政治的情况? 生:雅典 (2)图一坐着的是该民主政治黄金时代的执政官是谁?他执政时,该城邦民主政治达到全胜,你知道是何时吗?他在位时,民主政治的内容有哪些?有哪些进步性? 生1:伯里克利、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生2:内容: 公民抽签产生公职人员 召开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构) 建立津贴制度 进步性: 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3)图二漫画是该国“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行标志”示意图,被禁行的人有哪些? 生:奴隶、妇女、外邦人 (4)结合图三,分析该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生:该民主只属于少数成年男性公民,而非真正的全民的民主 中外关联 完成下列表格,比较古希腊语古代中国政体 学生活动,回顾所学知识,小组合作探讨,填写表格。 教师讲解出示答案。 设计意图:旨在加深学生对古希腊、古代中国政体的利弊认知。 出示任务:任务五 【合作探究】1.简述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 学生总结。 师:亚历山大历经10年征战,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 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材料一 亚历山大虽然以解除波斯的奴役为号召,从小亚细亚到埃及一路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但一旦遇到抵抗时,他是不惜大动屠刀的。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被洗劫一空。 材料二 (亚历山大)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会,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 教师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句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答案。 影响: 积极: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亚历山大建造的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消极: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3)课堂小结 这一课让我们学习了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制、亚历山大东征等历史史事。了解了亚历山大帝国将希腊和东方古老文明结合在一个行政单位里,它为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提供了前提,在帝国结束后建立的几个国家被惯称为希腊化国家,希腊语成为通用语言,希腊文化的传播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
巩固 练习 做自主学习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备课 组长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