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衔接课
第一部分 数与式的运算
●知识点1 常用的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a+b)(a-b)=a2-b2.
(2)立方差公式:(a-b)(a2+ab+b2)=a3-b3.
(3)立方和公式:(a+b)(a2-ab+b2)=a3+b3.
(4)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5)三数和平方公式:(a+b+c)2=a2+b2+c2+2ab+2ac+2bc.
(6)完全立方公式:(a±b)3=a3±3a2b+3ab2±b3.
(7)a3+b3=(a+b)(a2-ab+b2).
(8)a3-b3=(a-b)(a2+ab+b2).
[对点练]
计算:
(1)(4+m)(16-4m+m2);
(2);
(3)(a+2)(a-2)(a4+4a2+16);
(4)(x2+2xy+y2)(x2-xy+y2)2.
[解] (1)原式=43+m3=64+m3.
(2)原式=-=m3-n3.
(3)原式=(a2-4)(a4+4a2+42)=(a2)3-43=a6-64.
(4)原式=(x+y)2(x2-xy+y2)2
=[(x+y)(x2-xy+y2)]2=(x3+y3)2
=x6+2x3y3+y6.
●知识点2 二次根式
(1)定义:式子(a≥0)叫做二次根式.
(2)性质:
①()2=a(a≥0);
②=|a|=;
③·=(a≥0,b≥0);
④=(a>0,b≥0).
(3)分母(子)有理化的方法:
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母(子)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母(子)中的根号.如a+b与a-b,a+b与a-b互为有理化因式.
[对点练]
1.化简:
(1);(2).
[解] (1)原式==+1.
(2)原式===.
2.化简下列各式:
(1)+;
(2)+(x≥1).
[解] (1)原式=|-2|+|-1|=2-+-1=1.
(2)原式=|x-1|+|x-2|
=
●知识点3 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
1.提公因式法
pa+pb+pc=p(a+b+c).
2.公式法
(1)平方差公式:a2-b2=(a+b)(a-b);
(2)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
(3)立方和和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
3.十字相乘法
(1)x2+(p+q)x+pq型:x2+(p+q)x+pq=(x+p)(x+q).
(2)二次三项式mnx2+(mb+na)x+ab型:
将二次项系数mn,常数项ab写成如图所示的十字形式,发现“十字相乘,乘积相加”等于一次项的系数mb+na,即mnx2+(mb+na)x+ab=(mx+a)(nx+b).
[对点练]
1.分解因式:
(1)x3-6x2+9x;
(2)a2(x-y)+4(y-x).
[解] (1)原式=x(x2-6x+9)=x(x-3)2.
(2)原式=a2(x-y)-4(x-y)
=(x-y)(a2-4)=(x-y)(a+2)(a-2).
2.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下列因式:
(1)x2-3x+2;
(2)x2+4x-12;
(3)x2-(a+b)xy+aby2;
(4)xy-1+x-y.
[解] (1)如图①,将二次项x2分解成图中的两个x的积,再将常数项2分解成-1与-2的乘积,而图中的对角线上的两个式子乘积的和为-3x,就是x2-3x+2中的一次项,所以,有x2-3x+2=(x-1)(x-2).
说明:今后在分解与本例类似的二次三项式时,可以直接将图①中的两个x用1来表示(如图②所示).
(2)由图③,得x2+4x-12=(x-2)(x+6).
(3)由图④,得x2-(a+b)xy+aby2=(x-ay)(x-by).
(4)xy-1+x-y=xy+(x-y)-1
=(x-1)(y+1)(如图⑤所示).
第二部分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1 一元一次方程
(1)定义: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3)关于方程ax=b解的讨论:
①当a≠0时,方程有唯一解x=;
②当a=0,b≠0时,方程无解;
③当a=0,b=0时,方程有无数解,此时任一实数都是方程的解.
[对点练]
1.已知(a2-1)x2-(a+1)x+8=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代数式2 008(a+x)(x-2a)+3a+5的值.
[解] 根据题意,得
解得a=1,
则方程变为-2x+8=0,解得x=4,
原式=2 008(1+4)(4-2)+3+5=20 088.
2.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
(1)-3x+7=4x+21;(2)-1=+x.
[解] (1)移项得-3x-4x=21-7,
合并得:-7x=14,系数化为1得:x=-2.
(2)去分母得:2(x+4)-10=5(x-2)+10x,
去括号得:2x+8-10=5x-10+10x,
移项得:2x-15x=-8,合并同类项得:-13x=-8,
系数化为1得:x=.
●知识点2 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情况可以由b2-4ac来判定,通常用符号“Δ”来表示.
(1)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x1,2=;
(2)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x1=x2=-;
(3)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对点练]
1.判定下列关于x的方程的根的情况(其中a为常数),如果方程有实数根,写出方程的实数根.
(1)x2-3x+3=0;(2)x2-ax-1=0;
(3)x2-ax+(a-1)=0;(4)x2-2x+a=0.
[解] (1)因为Δ=32-4×1×3=-3<0,
所以方程没有实数根.
(2)该方程的根的判别式Δ=a2-4×1×(-1)=a2+4>0,
所以方程一定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x1=,x2=.
(3)由于该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为
Δ=a2-4×1×(a-1)=a2-4a+4=(a-2)2,
所以,①当a=2时,Δ=0,
所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1=x2=1;
②当a≠2时,Δ>0,
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1,x2=a-1.
(4)由于该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为
Δ=22-4×1×a=4-4a=4(1-a),
所以①当Δ>0,即4(1-a)>0,即a<1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1+,x2=1-.
②当Δ=0,即a=1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1=x2=1;
③当Δ<0,即a>1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选用恰当的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x2+x=0;
(2)x2+6x+9=0;
(3)x2-2x-15=0;
(4)ax2+(a+1)x+1=0(a≠0).
[解] (1)方程变为x(x+1)=0,解得x1=0,x2=-1.
(2)方程变为(x+3)2=0,解得x=-3.
(3)方程变为(x+3)(x-5)=0,
解得x1=-3,x2=5.
(4)方程变为(ax+1)(x+1)=0,
解得x1=-,x2=-1.
●知识点3 根与系数的关系
(1)根与系数的关系:若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为x1,x2,
那么x1+x2=-,x1x2=.
(2)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巧设方程:
若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则可设一元二次方程为x2-(x1+x2)x+x1x2=0.
[对点练]
1.已知方程5x2+kx-6=0的一个根是2,求它的另一个根及k的值.
[解] 法一(代入法):因为2是方程的一个根,
所以5×22+k×2-6=0,所以k=-7.
所以方程就为5x2-7x-6=0,
解得x1=2,x2=-.
所以方程的另一个根为-,k的值为-7.
法二(根与系数的关系):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x1,则2x1=-,
所以x1=-.由+2=-,得k=-7.
所以方程的另一个根为-,k的值为-7.
2.已知x1,x2是方程x2-2x-1=0的两个实数根,求下列式子的值:
(1)x1+x2;
(2)(2x1-1)·(2x2-1);
(3)x+x;
(4)+.
[解] (1)x1+x2=2.
(2)(2x1-1)(2x2-1)=4x1x2-2(x1+x2)+1
=4×(-1)-2×2+1=-7.
(3)x+x=(x1+x2)2-2x1x2=4+2=6.
(4)+===-2.
第三部分 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知识点1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
(1)定义
①一次函数:
若两个变量y,x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b为常数,k为不等于0的常数)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
②正比例函数:
在一次函数y=kx+b(k≠0)中,若b=0,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2)性质
①正比例函数的特征:
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②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
k<0,b<0
k<0,b>0
k>0,b<0
k>0,b>0
图象
象限
二、三、四
一、二、四
一、三、四
一、二、三
随x值增大
y减少
y减少
y增大
y增大
[对点练]
1.若一次函数y=(m-2)x+m2-3m-2的图象过点(0,-4),则m的值是( )
A.-4 B.2
C.1 D.2或1
C [由题意可知
解得m=1.]
2.如图中的折线ABC表示某汽车的耗油量y(单位:L/km)与速度x(单位:km/h)之间的函数关系(30≤x≤120),已知线段BC表示的函数关系中,该汽车的速度每增加1 km/h,耗油量增加0.002 L/km.
(1)当速度为50 km/h、100 km/h时,该汽车的耗油量分别为________ L/km、________ L/km;
(2)求线段AB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3)速度是多少时,该汽车的耗油量最低?最低是多少?
[解] (1)设AB的解析式为:y=kx+b,
把(30,0.15)和(60,0.12)代入y=kx+b中得:
解得
所以AB:y=-0.001x+0.18,
当x=50时,y=-0.001×50+0.18=0.13,
由线段BC上一点坐标(90,0.12)得:
0.12+(100-90)×0.002=0.14.
答:当速度为50 km/h,100 km/h时,该汽车的耗油量分别为0.13 L/km、0.14 L/km.
(2)由(1)得:线段AB的解析式为:
y=-0.001x+0.18.
(3)设BC的解析式为:y=kx+b,
把(90,0.12)和(100,0.14)代入y=kx+b中得:
解得
所以BC:y=0.002x-0.06,
根据题意得解得
答:速度是80 km/h时,该汽车的耗油量最低,最低是0.1 L/km.
●知识点2 反比例函数
(1)定义: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
(2)图象与性质:
①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每一个象限内,从左往右,y随x的增大而减小;
②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每一个象限内,从左往右,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对点练]
1.若函数y=(m+1)xm2+3m+1是反比例函数,则m=________.
-2 [由题意可知解得m=-2.]
2.近视眼镜的度数y(单位:度)与镜片焦距x(单位:m)成反比例,已知200度近视眼镜的镜片焦距为0.5 m,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
y=(x>0) [由题意,设y=(k≠0),则
200=,∴k=100.即y=(x>0).]
●知识点3 一元二次函数
(1)一元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性质
a>0
a<0
图象
顶点
对称轴
x=-
x<-时,随x增大
y减小
y增大
x>-时,随x增大
y增大
y减小
(2)一元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
①一般式:y=ax2+bx+c(a≠0);
②顶点式:y=a(x-h)2+k,其中顶点坐标为(h,k)(a≠0);
③两点式:y=a(x-x1)(x-x2)(a≠0),其中x1,x2为方程ax2+bx+c=0的两根.
[对点练]
1.求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过点A(-1,0),B(1,0),C(0,1);
(2)过点A(-3,2),且顶点坐标为(-2,3).
[解] (1)设二次函数所对应的解析式为:y=a(x-1)(x+1).
又过点C(0,1),故a(0-1)(0+1)=1,即a=-1.
所以,函数解析式为y=-x2+1.
(2)设二次函数所对应的解析式为y=a(x+2)2+3,
又过点(-3,2),故2=a(-3+2)2+3,即a=-1,
所以y=-(x+2)2+3=-x2-4x-1.
2.作出函数y=x2-2x-3(-2[解] 作出函数的图象.由图可知,当x=1时,ymin=-4,当x=-2时,ymax=5.
第四部分 不等式
●知识点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一元一次不等式:ax>b(a≠0)的解法
①当a>0时,解得x>;
②当a<0时,解得x<.
即不等式两边同除一个正数,不等号不变方向;不等式两边同除一个负数,不等号改变方向.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解不等式组,可先对每个不等式求解,再求这些解的公共部分(也就是求同时满足这些不等式的解),口诀“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大小小大中间找”.
[对点练]
1.解不等式:
(1)3-x<2x+6;(2)≥.
[解] (1)原不等式变为-3x<3,解得不等式的解为x>-1.
(2)原不等式变为3x-6≥14-2x,
即5x≥20,解得不等式的解为x≥4.
2.解不等式组:
(1)(2)
[解] (1)不等式组变为
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
(2)不等式组变为即
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知识点2 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
我们把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
任意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总可以化为以下四种形式中的一种:
①ax2+bx+c>0(a>0);
②ax2+bx+c<0(a>0);
③ax2+bx+c≥0(a>0);
④ax2+bx+c≤0(a>0).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图解法,其步骤是:
①将原不等式化为标准形式ax2+bx+c>(≥)0或ax2+bx+c<(≤)0(a>0);
②确定对应方程ax2+bx+c=0的解;
③画出对应函数y=ax2+bx+c的图象的简图;
④由图象得出不等式的解集.
[对点练]
解下列不等式:
(1)2x2-3x-2>0;(2)x2-3x+5>0;(3)-4x2≥1-4x.
[解] (1)∵Δ=(-3)2-4×2×(-2)=25>0,
∴方程2x2-3x-2=0的两根为-,2.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Δ=(-3)2-4×1×5=-11<0,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R.
(3)原不等式可化为4x2-4x+1≤0.
∵Δ=(-4)2-4×4×1=0,
方程4x2-4x+1=0的根为x1=x2=,
∴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知识点3 分式不等式
(1)解形如(x-m)(x-n)>0(<0)的不等式的依据是:符号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①不等式(x-m)(x-n)>0(m>n),等价于或解得x>m或x②不等式(x-m)(x-n)<0(m>n),等价于或解得n(2)简单的分式不等式
①>0等价于(x-m)(x-n)>0;≥0等价于
②<0等价于(x-m)(x-n)<0;≤0等价于
[对点练]
1.解下列不等式:
(1)<0;(2)≥0.
[解] (1)原不等式可化为或?或?-1(2)因为x2-x+1=+>0,
所以原不等式可化为x+3≥0?x≥-3.
2.解不等式≤3.
[解] 原不等式可化为-3≤0?≤0?≥0??x<-2或x≥-.
课件66张PPT。初升高衔接课Thank you for w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