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要点详解
知识点1 溶液
1. 溶液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__。
(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
(3)溶液: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所得到的物质叫溶液。
说明 ①溶剂一般是液体,最常见的是水。
②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如糖水是糖和水的混合物;酒是水和乙醇的混合物。
注:冰和水的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2. 溶液的特征
(1)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密度、浓度等)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均匀、澄清、透明。如一杯糖水,它的上、中、下各部分的甜度都一样(指的是已配成的糖水,不是还没有配成糖水的溶解过程)。
(2)稳定性:指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时,无论放置多长时间,溶质和溶剂都不会分离,即长期放置不会出现分层或析出沉淀的现象。
说明 ①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②溶液都是透明的,但透明不一定是指无色,如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
③食盐等溶液的凝固点比水低,因此北方冬天常在冰雪路面上撒盐防止路面结冰。
3. 溶液的组成:
(1)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
(2)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3)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因为分子之间有空隙,混合之后的总体积比溶质、溶剂的体积之和小)。
说明 溶质的质量是指被溶解了的那部分的质量,如果没溶解到溶剂里或从溶液中析出,则不计算在内。
注:溶液中溶剂只能有一种,但溶质可以有多种。
例1 “山水灵秀境,诗画钱江源”是衢州市旅游胜地——“钱江源”的宣传标语。清澈的钱江源头水应该属于( )
A. 溶液 B. 纯净水
C. 悬浊液 D. 乳浊液
知识点2 悬浊液、乳浊液
悬浊液和乳浊液
(1)悬浊液:____________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叫悬浊液(或悬浮液),如钡餐造影剂、泥水等都是悬浊液。
(2)乳浊液:___________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乳浊液(或乳状液)。如:牛奶、肥皂水等。
说明 ①悬浊液、乳浊液都是不稳定、不均一的,静置后都会分层。
②悬浊液中分散到液体里的固体小颗粒和乳浊液中分散到液体里的小液滴都是大量分子的集合体。而溶液中的溶质是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扩散到溶剂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③溶液中溶质颗粒很小,用显微镜无法观察;悬浊液、乳浊液中的颗粒用显微镜就能观察到。颗粒的大小是三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例2 有关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B.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根本区别是它们的外观不同
C. 溶液一定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D.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属于混合物
知识点3 药品的取用
1. 固体药品的取用
(1)药品存放: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__里。
(2)取用方法:
①小颗粒或粉末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或纸槽取用,操作要领“一斜二送三竖立”,即: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管壁上(如图1所示)。
②块状、大颗粒固体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可用____________夹取,操作要领“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先把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试管口以后,再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试管底部,以免打破试管(如图2所示)。
注:用的药匙或镊子要擦拭干净。
2. 液体药品的取用
(1)药品存放: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___________里。
(2)取用方法:
①倾倒法(如图3所示)。操作要领是“瓶塞拿下倒放桌,标签向着手心握,口口相接免外流,试管略倾便操作”。
②量取法。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图4所示),再读出体积数。
例3 向试管中加入固体或液体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易错点拨
易错点1 对溶液的特征认识不清晰
例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溶质和溶剂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叫溶液
B. 溶液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 冰和水混合在一起,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D. 少量油脂溶解在汽油中,油脂是溶质,汽油是溶剂
易错点2 没有正确掌握量筒的读数方法
例5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倒入液体后,面对刻度线,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 )
A. 等于8mL B. 大于8mL
C. 小于8mL D. 无法判断
综合应用
例6 (广州中考)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巩固提升
1.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蔗糖和水 B. 汽油和柴油
C. 碘和酒精 D. 植物油和水
2.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B. 盐水是溶液,糖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则不是溶液了
C. 组成溶液的溶质只能是固体或液体
D. 蔗糖水是溶液,原因是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中而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3. 下列液体中,属于溶液且溶剂不是水的是( )
A. 碘酒 B. 生理盐水
C. 浑浊海水 D. 牛奶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常用的溶剂,溶剂不都是水
B.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根本区别是它们的稳定性不同
C.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
5. 现有一组物质:汽水、盐酸、酒精溶液。下列物质中,可以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
A. 冰水 B. 泥水
C. 氨水 D. 原油
6. 请举出一个例子,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____________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____________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____________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
参考答案
【要点详解】知识点1:均一 稳定 溶质 例1 A 知识点2:固体小颗粒 小液滴 例2 B 知识点3:广口瓶 镊子 细口瓶 例3 A
【易错点拨】例4 D 例5 B
【综合应用】例6 (1)碘 汽油 (2)①溶液下层紫红色比上层深 ②甲
【巩固提升】1. D 2. D 3. A 4. B
5. C 6. (1)碘酒 (2)水 (3)二氧化碳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