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要点详解
知识点1 气候
气候是某一地区____________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它具有相对稳定性。
(1)气候的要素主要是气温和降水。
(2)气候的特征是长时间和稳定性。
(3)表格归纳天气、气候的异同:
概念 不同点 相同点
天气 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短时间、多变 两者都是描述一个地区的大气状况
气候 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 长时间、稳定
例1 关于天气和气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天气就是一个地方在短时间内气象要素及其所引起的现象的综合状况
B. 天气可能是瞬息万变的,而气候则相对较稳定
C. 气候是指某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D. 气候和天气没有任何联系
知识点2 影响气候的因素
气候差异是由于不同地区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而造成的。
影响气候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太阳、海陆分布、地形这三个方面。
1. 太阳对气候的影响
太阳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它是地球表层热量的主要来源。____________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是形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纬度位置不同的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不同。纬度位置越低,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_________,气温越高;纬度位置越高,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_________,气温越低。我国的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
2.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对沿海和内陆的气温及降水产生影响。
(1)海洋和陆地性质差异对气温的影响
在同一纬度、同一时间内,太阳辐射的热量相同,但由于海洋和陆地的____________不一样,升温和降温的速度和幅度不同,造成海洋和陆地的气温有明显差异,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同一纬度)。
(2)海洋和陆地性质差异对降水的影响
海洋上水汽很足,空气湿润,因此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要比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更丰富。
内陆地区夏季最热月出现在7月,冬季最冷月出现在1月,沿海地区夏季最热月出现在8月,冬季最冷月出现在2月。
3. 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1)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就有明显的差异。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约____________,所以有的高山山顶积雪终年不化,有的山脉出现了“一山四季”的现象。
(2)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山脉对低层空气的流动有阻碍作用,所以山地的迎风坡往往形成较多的地形雨,如我国降水最多的台湾火烧寮就有丰富的地形雨,而背风坡则很少有降水。
例2 莫干山是浙江省著名的避暑胜地,山顶的气温比当地市区低得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季风 B. 地形 C. 海陆分布 D. 纬度位置
知识点3 季风
1. 概念:在大范围区域,冬、夏季盛行,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
2. 我国的季风:夏季为____________,冬季为____________。
(1)我国东部季风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水的____________比泥土的比热大,使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产生差异而形成的。
(2)夏季,同一纬度的地区,大陆气温高,形成低气压区,海洋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区,夏季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即盛行东南风。
(3)冬季,同一纬度的地区,大陆气温低,形成高气压区,海洋温度高,形成低气压区,故冬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即盛行西北风。
例3 如果要在我国东部城市周围建一个对空气有污染的企业,考虑到风向的关系,图中四个地点,最佳位置应选择( )
A. ① B. ④ C. ②③ D. 都可以
知识点4 气候变化
气温变化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中国气温的变化和全球气温变化基本一致。
1. 中国气候变化的四个时期
时期 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 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 公元1400年~1900年 1900年以来
温暖时期 寒暖交错时期 寒冷时期 波动时期
特点 波动变化
2. 近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
近百年来的仪器观测记录表明,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气候总是表现出波动变化的特点。目前,全球气温正处于逐渐升高的过程中。
知识点5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作为一个自然环境的要素,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类可以利用这种规律,改良局部地区的气候,使气候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而违背其自身发展规律的活动,将会导致气候的恶化,甚至危害人类的生存。
1. 全球“____________”加剧。人类的生产、生活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使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
2. 城市“____________”。城市人口密集,使城市上空的气温高于郊区。
3.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大面积农业灌溉能减轻旱涝灾害的危害。
4. 毁坏森林、排放有害物质,会造成气候恶化。
例4 西部有绵延不断的天然草地,组成了我国重要的绿色屏障,又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的地区。你认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首先要做好( )
A. 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然后考虑生态环境建设
B. 大力植树种草,营造山川秀美的环境,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C. 开发和利用草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D. 鼓励农民不断发展畜牧业,大幅度提高经济收入
易错点拨
易错点1 无法正确判断影响气候的综合因素
例5 如图为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 B.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
C.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 D.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
易错点2 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例6 读下图,如果此时海平面温度是12℃,则按照气温随海拔变化的一般规律,B点的温度大约为( )
A. 10.8℃ B. 24℃ C. 0℃ D. -12℃
综合应用
例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A地海拔为3300米,B地海拔为300米,若A地气温为15℃,则B地气温应为____________℃。
(2)造成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这一原理,人们在夏季往往到____________避暑。
巩固提升
1. 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
A. 午后多云转晴
B. 明天大风降温
C. 昆明四季如春
D.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大兴安岭,雪花飘飘;长江两岸,柳树发芽;海南岛上,鲜花盛开。”这是对王先生在外出差一周时间内拍下的三张景观照片的描写。景观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
A. 我国跨经度广 B. 我国跨纬度广
C. 我国地形复杂 D. 距海远近不同
3. 分析下列气候现象,并指出影响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
(1)我国西部广大地区有时会“晨穿棉袄午披纱”:____________。
(2)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严寒:____________。
(3)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____________。
(4)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湿润:____________。
4. 如图为哈尔滨、上海、广州三城市的年气温和降水量。分析这三图可得出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季气温____________、降水____________;夏季气温____________、降水____________。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南方冬季气温明显____________北方,气温年较差____________,年降水量更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要点详解】知识点1:长时间内 例1 D 知识点2:太阳辐射 越多 越少 比热容 6℃ 例2 B 知识点3:东南季风
西北季风 比热 例3 C 知识点5:温室效应 热岛效应 例4 B
【易错点拨】例5 B 例6 C
【综合应用】例7 (1)33 (2)海拔不同 (3)山上
【巩固提升】1. C 2. B 3. (1)海陆分布
(2)纬度位置 (3)地形 (4)海陆分布
4. 低 少 高 充沛 高于 小 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