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本章复习(知识梳理+例题讲解+针对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本章复习(知识梳理+例题讲解+针对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09 17:1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章复习
知识网络

重点专题
专题1 植物的感应性
【专题解读】 植物能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反应,如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向化性等,其中要重点掌握植物的向光性。向光性是指植物对光照作出的反应,其本质原因是光照不均匀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向光一侧分布较少,生长慢,背光一侧分布较多,生长快。
例1 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见下图)。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min匀速旋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的生长状况为( )

专题2 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
【专题解读】 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相同点是都是由一定部位产生的,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两者的不同点:
1. 产生部位不同:植物激素是由叶原基、嫩叶、发育中的种子、根尖和形成层细胞等生长旺盛的部位产生的,甚至连成熟的叶片等部位也能合成。动物的激素则是由特定的内分泌器官——内分泌腺产生的。
2. 激素输送的方式不同:植物激素的输送是从浓度高的地方运往浓度低的地方,其运输方式比较复杂,且生长素的运输受光照影响,生长素从产生部位运输到其他部位发挥作用,但没有接受激素的专门器官;而动物的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的激素都直接进入血液中,通过血液运输到一定的器官或细胞处,有特定的目标器官或目标细胞。
例2 人们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有光一侧弯曲生长与____________有关。
(2)拜尔的实验D中,推测几天后胚芽鞘将____________(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
(3)在拜尔实验的基础上,温特实验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特的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3 神经系统与反射
【专题解读】 1. 自然状态下,反射弧的五个结构缺一不可,否则将不能完成反射活动。反射的方式通常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 神经中枢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概念并不相同。中枢神经系统指的是脑和脊髓,神经中枢则指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如呼吸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语言中枢等等。
3. 脊髓的功能是传导和反射。脊髓中有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独立处理某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大部分复杂的信息则由脊髓传递到大脑中的高级神经中枢中分析处理之后再传出至效应器,形成反射。所以说脊髓低级的神经中枢受大脑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形成感觉的反射: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的感觉中枢。
比较复杂的反射: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上行传导束→大脑高级神经中枢→下行传导束→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例3 (德阳中考)如图是人体反射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⑥是____________,它在感受外界刺激后,能够产生____________。
(2)图中③是____________,在完成反射活动的同时,它其中的神经元还会将冲动传到____________。若是一个针刺手指的反射活动,是缩手在先还是痛觉在先?____________。
(3)用图中数字写出该反射弧产生简单反射活动途径的五个环节: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最少举两个)就是这类简单反射。另一类反射活动是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的复杂反射活动,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应用
例4 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其在完全休息和运动的情况下,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毫升),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汗液 尿液 粪便 呼出气体
休息(一天) 100 1800 200 300
运动(另一天) 2000 500 200 600

(1)人在运动时,通过汗液大量排出水分的同时,主要有利于体内____________散失。
(2)人体由休息状态变为运动状态,体内水分通过尿液散失的量明显减少,而通过汗液和呼吸散失的量明显增多,这种生理变化是在什么的调节下实现的?____________。
(3)人在运动时,汗液的分泌量明显增加,说明皮肤内的汗腺活动旺盛。汗腺与肾上腺相比在结构上汗腺的主要特点是有____________。
巩固提升
1. (烟台中考)如图表示小鼠饲养密度与肾上腺增生的关系,由此推测饲养笼内过度拥挤小鼠会出现( )

A. 糖尿病
B. 性腺发育受到抑制
C. 情绪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D. 甲状腺激素增多
2. (苏州中考)马拉松比赛开始时,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冲去。人体的这种活动主要是通过 调节完成。完成这一过程的结构基础是( )
A. 激素 反射 B. 激素 反射弧
C. 神经 反射 D. 神经 反射弧
3. (济宁中考)下列哪项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
A. 听妈妈说买了酸杏流口水
B. 看一场精彩的演出后激动不已
C. 看一篇文章感动的热泪盈眶
D.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4. 根据你具有的生物学知识素养,判断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偶然碰到钉子后,马上缩回然后才感到疼痛,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B. 某人在24小时内体温持续在39℃不下降,这是因为产热大于散热的缘故
C. 呆小症﹑贫血﹑侏儒症都是人体激素分泌异常产生的疾病
D. 玉米种子和花生种子的子叶数目和功能相同
5. (东营中考)我国《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关于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明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次记12分。酒后驾车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从而影响各项操作。这主要是因为酒精麻醉了驾车人的( )
A. 大脑 B. 小脑
C. 脑干 D. 脊髓
6. (德阳中考)能引起血糖增加、患糖尿病,是下列哪种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
A. 甲状腺激素 B. 生长激素
C. 胰岛素 D. 肾上腺皮质激素
7. 在动物的行为中,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是神经系统的调节处于主导地位。而下列动物行为中,以激素调节为主的是( )
A. 黑猩猩的模仿学习行为
B. 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
C. 闻到辣椒味,打喷嚏
D. 摘除睾丸的公鸡不再啼鸣,鸡冠萎缩
8. 医生用采血针刺破病人手指皮肤时,病人不缩手。这是因为( )
A. 大脑抑制了皮肤感受器的活动
B. 大脑抑制了脊髓中有关神经中枢的活动
C. 大脑抑制了手臂效应器的活动
D. 大脑抑制了脊髓中传导的功能
9.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明显不同,它的细胞体上有许多突起
B. 人醉酒后会出现语无伦次、走路不稳的现象,分别与大脑和小脑有关
C. 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馒头,先感觉烫后迅速松手
D. 新生儿的嘴唇第一次接触奶头就会吮奶,这是非条件反射
10. 下列实例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
A. 在种植香蕉时,可以采用以肥引芽的办法,把肥料放在人们希望它长苗的空旷地方,使香蕉植株分布均匀
B. 当把郁金香从寒冷的室外移到温暖的室内时,过3~5min,郁金香就会开花
C. 紫茉莉是在阴天或晚上开花
D.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有一种植物叫跳舞草。当人们对着它放声歌唱时,它的叶子就会运动,犹如翩翩起舞,因而得名
11. 如图和表格所示,分别是“老鼠走迷宫”实验的迷宫路线图和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起点为A,终点为B,小白鼠分别编号分为两组,实验组正确路口放置彩色纸,对照组不放彩色纸;记录小鼠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以下所描述的实验结论,正确的一项是( )

组别 号别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实验组 1号 69 43 12 25 17
2号 87 49 58 46 41
3号 53 39 15 32 14
对照组 4号 92 32 38 13 19
5号 60 41 37 66 33
6号 63 19 13 30 12


A. 实验说明小白鼠没有学习能力,在正确路口做标志,不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B. 实验说明小白鼠没有学习能力,在正确路口做标志,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C. 实验说明小白鼠有学习能力,在正确路口做标志,不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D. 实验说明小白鼠有学习能力,在正确路口做标志,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宫的能力
12. 有很多同学有过这样的体验:刚进行剧烈运动后,脸会变得通红,这是由于运动时人体的____________产生大量的热,从而使脸部皮肤中的____________舒张,____________增多,从而出现满脸通红的情况。这一情况可帮助人体散热。
13. 有下列三个活动:A. 人眼遇强光眯着眼看;B. 看到老年人跌倒上前搀扶;C. 婴儿碰到母亲的乳头就吮奶。以上三个活动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 ]____________。

14. 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射弧的各个环节看,①和②属于____________,③属于____________,皮肤血管和立毛肌等属于____________。
(2)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皮肤血管会____________,骨骼肌会____________,甲状腺分泌活动会____________。
(3)神经和激素都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其中以____________调节为主。
15. 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①取两个规格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②在两缸中分别加入2000mL河水,并分别饲养10只同种、同批次的蝌蚪;
③两缸同时每隔一天换一次水,每天喂少许熟蛋黄粉和碎菜叶;
④A缸每隔一天加入甲状腺激素制剂5mg,持续5次,B 缸不加,其他条件与A缸相同;
⑤每天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该小组记录的实验结果如下:
后腿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前腿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平均体长(cm)
A缸 4 7 26 0.7
B缸 5 9 37 1.3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2)设置的B缸在上述实验中属于____________组。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进一步验证“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可再选取10只相同的小蝌蚪,将其甲状腺破坏,再按照与____________缸完全相同的培养条件进行培养。

参考答案
【重点专题】例1 B 例2 (1)胚芽鞘尖端 (2)向左弯曲 (3)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能促进胚芽鞘生长的物质
(4)将未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观察其生长情况
例3 (1)感受器 神经冲动 (2)神经中枢 大脑 缩手在先 (3)⑥→④→③→②→① 缩手反射 排尿反射 听到铃声回到教室
【综合应用】例4 (1)热量 (2)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3)导管
【巩固提升】1. C 2. D 3. D 4. A
5. B 6. C 7. D 8. B 9. C 10. A
11. C 12. 骨骼肌 血管 血流量
13. AC 3 脊髓 14. (1)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收缩 战栗
增强 (3)神经 15. (1)甲状腺激素
(2)对照 (3)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