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常见的碱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常见的碱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0-09 17:3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节 常见的碱

 碱的共性
NaOH Ca(OH)2
碱 的 共 性 (1)Na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使无色酚酞试液________ (1)石灰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SO2+2NaOH===________+H2O(可用于吸收废气中的SO2)CO2+2NaOH===________+H2O(在空气中易变质,故需要密封保存) (2)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Ca(OH)2===________+H2O(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SO2+Ca(OH)2===CaSO3↓+H2O(可用于吸收废气中的有害气体SO2)
(3)与酸发生中和反应2NaOH+H2SO4 ===Na2SO4+2H2O(需要加指示剂来显示反应的发生) (3)与酸发生中和反应Ca(OH)2+2HCl ===CaCl2+2H2O(熟石灰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4)与某些盐反应FeCl3+3NaOH=== ________+3NaCl(黄色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用来检验铁离子的存在) (4)与某些盐反应Ca(OH)2+Na2CO3=== ________+2NaOH(土法制碱)

例1 下列不属于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的是(  )
A.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B.可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C.能和CO2反应
D.能和硫酸反应
例2 某一无色溶液具有下列性质:①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产生蓝色沉淀;③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据以上推断,此溶液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氯化钙溶液     
D.盐酸
 碱的个性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____,决定了碱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通性),但同时由于不同的碱含有不同的阳离子,决定了碱会显示出一些不同的性质(个性)。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
俗名 火碱、烧碱、苛性钠 消石灰、熟石灰
颜色状态 白色块状固体 白色粉末状固体
溶解性 易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的________ ________
腐蚀性 强腐蚀性(实验时若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有较强腐蚀性
吸水性 易吸水,潮解 能吸收少量水分

1.氢氧化钠的个性
(1)NaOH固体易________,又能和空气中的CO2反应,所以一定要________保存。固体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步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
(2)NaOH固体不能用来干燥一些酸性气体(如CO2、SO2、HCl),因为NaOH能和这些气体发生反应。
2.氢氧化钙的个性
(1)要注意区分生石灰(CaO)、石灰石(CaCO3)、熟石灰[Ca(OH)2]。熟石灰是碱,生石灰是氧化物,石灰石是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属于盐)。
(2)澄清石灰水遇CO2气体变浑浊,此反应可用来检验CO2的存在。
(3)工业上利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钠,Ca(OH)2+Na2CO3===2NaOH+CaCO3↓。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溶液来区分NaOH溶液和Ca(OH)2溶液,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生成白色沉淀。

例3 善于探究问题的小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多组实验,观察到试管②中先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在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试管①中加入的a、b物质可能为(  )
A.水和氢氧化钠固体     B.稀硫酸和镁条
C.水和硝酸铵      D.稀盐酸和石灰石
例4 要将NaOH溶液、Ca(OH)2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一次性区分开来,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无色酚酞试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CuSO4溶液     D.Na2CO3溶液

 碱的通性
例5 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固体受潮,逐渐溶解
B.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C.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氯化钠生成
D.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氢氧化钠变质
例6 下列是分析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证明变质:取样,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B.确定成分:取样,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C.除去杂质:取样,加水溶解,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D.测定纯度:取样,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量、计算
 未弄清楚决定pH大小的实质

例7 如图所示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将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
B.a克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
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
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一定相同

例8 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下列途径减少CO2的排放: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该过程中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1.如图所示的锥形瓶内充满气体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Y。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进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套在玻璃管下端的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  )

第1题图
A.X是SO2,Y是NaOH溶液     
B.X是CO2,Y是石灰水
C.X是HCl,Y是Na2CO3溶液     
D.X是NO,Y是石灰水
2.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3.(天水中考)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准备为同学们表演节目,经过讨论,方案如下:在白纸上用干净的毛笔蘸取甲溶液画花朵,再用另一支毛笔蘸取乙溶液画叶子,然后,将这幅画挂在墙上,待晾干后,用装有丙溶液的喷雾器向画面喷洒,结果将出现花红叶蓝的现象。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断甲、乙、丙三种溶液组合正确的选项是(  )
A.甲:醋酸;乙:氢氧化钾溶液;丙:紫色石蕊溶液
B.甲:稀盐酸;乙:氢氧化钠溶液;丙:酚酞溶液
C.甲:氯化钾溶液;乙:硫酸钾溶液;丙:碳酸钠溶液
D.甲:石灰水;乙:稀硫酸;丙:酚酞溶液

第4题图
4.某拓展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科学实验创新比赛中,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设计: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A颈、B颈分别连接充满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注射器,C颈插有两端开口的玻璃导管(伸入瓶内的一端连有小气球),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操作:先通过A颈往瓶内注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小气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过一段时间后再通过B颈往瓶中注入盐酸,发现小气球的形状又发生了改变。
请描述小气球形状的变化情况,并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5.为研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溶液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第5题图
(1)A、D中酚酞均变红色,说明两种溶液都呈________性(填“酸”、“中”或“碱”)。
(2)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
(4)B、D试管内的物质在E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要点详解】知识点1:变蓝 变红
Na2SO3 Na2CO3 CaCO3↓
Fe(OH)3↓ CaCO3↓ 例1 A
例2 B 知识点2:OH- 热 微溶
潮解 密封 Na2CO3 例3 A
例4 D
【易错点拨】例5 C 例6 B
例7 C
【综合应用】例8 D
【巩固提升】1.D 2.D 3.A
4.小气球先膨胀,后变瘪。解释:开始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导致瓶内压强变小,小气球膨胀,后来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导致瓶内的压强增大,小气球变瘪。 5.(1)碱 (2)HCl+NaOH===NaCl+H2O (3)CaCO3
(4)NaCl、CaCl2 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