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
功
1.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________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简称做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物体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要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只是由于惯性而通过一段距离(不劳无功)。如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没有力对物体做功。
(2)物体虽然受到了力的作用,但静止不动,所以该力也没有做功(不动无功)。如人用力推一块大石头,但没有推动,那么人对石头没有做功。
(3)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同时也通过一段距离,但是该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距离的方向垂直(劳而无功)。如手用竖直向上的拉力提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这个拉力没有对水桶做功。
说明 关于做功:①判断一个力是否做了功,必须同时考虑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两者缺一不可。②要注意距离是指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而不是看物体运动的轨迹长度是多少。
4.功的计算
(1)计算公式
做功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受到的力和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力和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简称功。用F表示力,s表示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W表示功,则功的计算公式为:
W=________
说明 计算时需注意的问题:①分清是哪个力对物体做的功,计算功时的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的“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与力的对应。但为了简便,常常将举高物体F所做的功说成:克服阻力(重力)G做的功,可直接用公式W=Gh计算。
(2)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焦”,用“J”表示,这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焦耳而命名的。1J=1N·m。1J的功有多大呢?把一个鸡蛋举高2m所做的功大约是1J。此外,常用功的单位还有千焦(kJ),1kJ=103J。
用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就是1J。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用国际单位。
例1 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功分别为W1、W2、W3,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W1B.W1C.W1=W2D.W1=W2=W3
例2 (无锡中考)下列实例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
B.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前进
C.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停在空中
D.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
功率
1.功率的概念
________内做功的多少叫做功率。
(1)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通常有两种办法:
第一:做同样多的功,比较所需要的时间,做功时间越长,则做功越慢。
第二:在同样多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所做的功越多,则做功越快。
物理中比较做功的快慢,一般采用第二种办法。
(2)功率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物体做功快,则功率大;功率大,则物体做功快。
例3 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分别将5块完全相同的砖运到二楼,如图所示,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人对砖做的功比小孩对砖做的功多
B.大人对砖做的功比小孩对砖做的功少
C.大人对砖做功的功率一定比小孩对砖做功的功率大
D.大人对砖做功的功率一定比小孩对砖做功的功率小
2.功率大小的计算
根据功率的定义可以得到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________,其中P为功率,W为功,t为时间。
说明 ①利用该公式一般是计算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做功快慢,即平均功率大小。
②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功是焦耳(J),时间是秒(s),则功率的单位是焦/秒(J/s),它有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1W=1J/s,比瓦大的还有千瓦(kW),1kW=103W。
③当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有W=Fs,v=,可得P=Fv。
例4 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v1>v2
B.0~6s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
C.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
D.0~6s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
物体做功的条件
例5 (宁德中考)如图所示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
功、功率的计算
例6 (桂林中考)在体育考试中,小明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实心球重20N,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球下降的高度为2.7m,用时约0.75s。则球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为______J,功率为____W。
例7 (绍兴中考)光滑斜面甲与水平面AB平滑连接,从斜面甲高H处静止释放小球,小球运动到B点静止,如图甲,在AB上的C点平滑拼接另一光滑斜面乙。已知AB=3AC,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小球从斜面甲高H处静止释放,说明小球在乙斜面到达的最大高度h与H的数量关系及理由。
(2)要使小球在乙斜面上到达的最大高度变为2h,小球应在甲斜面上多高处静止释放,并说明理由。
1.如图所示,水平木板上有甲、乙两个木块,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两木块下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分别在水平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相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了相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1题图
A.F1等于F2
B.F1比F2做功多
C.F2比F1的功率大
D.甲的重力做功较多
第2题图
2.如图所示,粗略测量小明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时,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测量的是( )
A.单杠的高度
B.小明的质量
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
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3.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0~3s,F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__J,3~6s物体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第3题图
4.电梯的简化模型如图甲所示。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速度要经过增大、不变和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改变拉力大小来实现的。某次上升过程中电梯所受拉力F随上升高度h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这个过程用时1分钟。求在这个过程中:
第4题图
(1)电梯上升的平均速度。
(2)拉力做的功。
(3)拉力做功的功率。
参考答案
【要点详解】知识点1:力的方向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F·s 焦耳 例1 D
例2 A 知识点2:单位时间 做功快慢 例3 C 例4 B
【易错点拨】例5 D 例6 54 72
【综合应用】例7 (1)从释放点到B点静止,减少的机械能等于在AB水平面上由于摩擦而损失的机械能,因为AB=3AC,所以在AC上损耗的机械能是AB上的三分之一,所以乙斜面上时机械能比甲斜面上时的机械能少三分之一,故上升的高度h=H。 (2)小球在乙斜面上升高度为2h,即H,因为AC段上消耗的机械能与第一次相同,即消耗高度的机械能,所以原来小球在甲斜面上的释放高度是:2h+=H。
【巩固提升】1.B 2.A 3.0 4
4.(1)0.8m/s (2)9.6×105J
(3)1.6×104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