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谁选择了它们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及逻辑推理发现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会有所不同;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2.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3.认同大自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存法则。
4.使学生意识到环境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合作等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前一节课学生了解了不同的生物具有适应环境的相应特征,本节课则要使学生知道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地方,身体形态结构也会不同,让学生感受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本课主要运用图片、文字资料研究和模拟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在本节课中,要给学生广阔的空间,让他们去观察、去想象,让他们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1.知道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2.知道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解决措施:为了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我充分利用媒体资源,ppt、畅言教学通中的电子课本、视频资源、鸿合中的展台、微实验等助力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交流,认识到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进一步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恐龙和螳螂,问:你们认为这两种动物谁厉害?说说理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恐龙生活在距今2.3亿年前,它曾今确实称霸整个地球,可是现在恐龙家族已经消亡了,而和它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小小的螳螂却仍然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是谁选择了它们?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研究。(板书课题)
二、质疑探究
?1.青蛙的去与留
(1)好,我们请出今天的“小客人”,什么呢?(青蛙)。观察图中的两只青蛙,它们的什么不同?那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它们的体色猜测一下,它们可能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课件播放青蛙两种不同生活环境的图片,问:在这样的环境中哪些青蛙更容易存活下来,哪些青蛙容易被它们的天敌发现呢?并说说理由。
(3)请看黄色青蛙形成的过程图,结合84页的文字资料,小组说说黄色青蛙是怎样形成的?找同学学生以故事的形式说说黄色青蛙是怎样形成的。
(4)思考:黄色青蛙的变化是谁选择的呢?(引出自然选择)
(5)青蛙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它的体色会发生变化。那么其它生物呢?接下来,我们请出我们的第二批客人:三只狐狸。
2.三只狐狸的变化
(1)出示三只狐狸的照片,这三只狐狸是同种生物,由于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它们的身体特征不同,仔细观察这三只狐狸,它们的身体有什么不同,并根据它们的身体特征推测一下它们可能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并填好观察记录单。
(2)小组汇报,相互补充。(白板展台)
(3)教师用ppt出示课前收集的有关三只狐狸的资料,学生阅读。(4)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几只狐狸,虽然它们是同种生物,可是由于它们的生长环境不同,它们的体型结构相同吗?它们的变化又是谁选择的呢?(自然选择)
(5)北极除了北极狐还有好多动物也生活在寒冷的北极,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这些北极生活的动物,它们的体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大而圆)。这样的体型有什么好处?(保温、保暖、抵御寒冷……)
(5)像北极狐那样又大又圆的体型真的有利于保暖、保温吗?那么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证明一下怎么样?
思考:实验中圆底烧瓶和量筒分别模拟什么?
(6)播放微课(模拟实验),学生观看。
(7)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动物圆而大的体型确实降温慢,有利于保温。)
(8)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青蛙、狐狸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在自然界里你还知道哪些生物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事实上在自然选择改变生物的同时,人类也在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着生物。下面老师准备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3.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
教师出示资料图片
(1)出示野猪—家猪,野鸭—家鸭的图片,为什么野生的家养的动物有这么大的区别?是谁让野生动物变成家养动物的?(人类驯养)
(2)金鱼、杂交水稻的培育。(人工改良培育)
这又是谁选择的结果呢?(人工选择)
(3)在自然界里还有好多人工选择的例子,你能说一些吗?
三、拓展延伸: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可是我们人类的一些活动却使生物的多样性遭到了破坏,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短片。
教师播放视频
看完视频,同学们想说些什么呢?(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意识到环境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板书设计:
谁选择了它们
自然选择
生物的多样性
人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