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春秋时期
楚国
道家学派
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顺应自然
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无为而治”
《道德经》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
李耳
老子 年代:
姓名: 国籍:
创立的学派:
思想观点:
政治主张:
重要著作:
地位:
老子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苛政猛于虎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两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爱心、同情心
和谐相处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仁
行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者爱人
政治
为政以德
有教无类
孝、悌
春秋后期,有一对平民夫妇听闻孔子开坛收徒的事情,于是商议着让自己的孩子拜孔子为师。但由于他们出身平民,担心孔子不会收他们的孩子为徒弟?为此他们担心不已。
根据你对孔子教育主张的了解,这对夫妇的孩子能去上学吗?为什么?
贵族子弟:孟懿子 司马牛
贫穷卑微:颜回 闵子骞 子路
家境富裕:子贡 冉有
天资聪颖:颜回 子游 子夏
相对愚钝:曾参 子路
有教无类,不分出身
学生为王室和贵族
官学
私学
学在官府
学在民间
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注意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
孔子的教育成就
读《论语》 品孔子思想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读《论语》教育名言,说说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孔子的教育成就
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
温故知新
从前孔子拜七岁的项橐(tuó )为老师
孔子的文化成就
1.整理古籍
2.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
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历史背景
百家争鸣
儒家孟子
儒家荀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
战国最有影响力的学派和代表人物:
荀子
战国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战国
战国
战国
战国
主张“礼治”“制天命而用之”,按自然规律办事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无为而治”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以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反对空谈仁义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孟子
学派 人物 时代 思想主张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孙子(约公元前535-? )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 。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生平
思想主张
著作
孙子
约公元前535-?
猜猜以下的治国主张是他们中谁的观点?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
儒家孟子
墨家墨子
道家庄子
法家韩非子
法不阿贵。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
得礼义然后治。
历史影响
①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②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合作探究
“诸子百家”为解决社会问题,提出各种主张和方略,并不断辩论,取长补短,相互影响。
“诸子百家”为解决社会问题,提出各种主张和方略,并不断辩论,取长补短,相互影响。对此,你有何感触?
合作探究
①我们应该学习诸子先贤们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自己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②我们应该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人格。
核心思想:仁
政治主张:为政以德
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非正义战争
礼治
顺应自然和民心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以法治国;提倡改革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时代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春秋 儒家 孔子
道家 老子
战国 儒家 孟子
荀子
道家 庄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