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
《墨子》
一、教学目的:
1、诵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思考感情。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理解“为”“之”“以”等虚词的用法。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人物对话的语气和思考感情。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难点:
(1)理解墨子的人物形象。
(2)理解“为”“之”“以”等虚词的用法。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必答题:注音
械(xiè)碟(dié) 荆(jìng)国 麋(mí)鹿
(二)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墨子.公输》,《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的创始人。曾为宋国大夫,主张“非议”,要求统治者停止为争权夺利而使人民蒙受巨大灾难的兼并战争,为减轻人民负担,还提出“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以限制当权贵族的奢移享乐生活,其“尚贤”“尚目”等主张,意在推举贤才,改善小生产者的政治地位,并希望结束诸侯分争割据局面,建立统一封建政权。并为实现这主张,奔走于列国。
拾答题(1)《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言行的辑录。
拾答(2)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
拾答(3)墨子是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的创始人
抢答(4)墨子主张“非议” 还提出“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
(三)导语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了长期的兼并战争,给当时的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为了阻止楚攻宋,墨子先生历尽千辛,跋涉千里,不怕牺牲,用巧妙,锋利的言辞使战争发动者理屈词穷,又凭借谋略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最终阻止了战争的发生。这就是《公输》所讲述的故事,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如何写的。
(四)正课: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翻译课文,教师点拨掌握重点词语。
(1)通假字:说、争、距、圉、诎
(2)虚词:之
(3)一词多义:子、起、说、见、已、为
(五)本课小结
本文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文章主体部分详细叙述了墨子和公输盘、楚王论辩的经过,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为理屈词穷;模拟攻宋,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大家回去要反复朗读课文,读准语气。
(六)作业
一、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二、完成练习册一、二、三、四、五
三、对文中的通假字、重点实词、虚词、进行梳理、复习巩固。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一课来研究一直公输盘如何阻止了这一场楚攻宋的一不正义的战争。梳理复习、巩固、文中的通假字,实词、虚词和句式。
二、正课
(一)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
1、必答
公输盘为楚云梯之械 (替)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语气词)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制造)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案 (是)
2、抢答
子墨子闻之 (1)子:先生老师
(2)子:古代特指有学问的有道德的男人
愿借子子杀之 (3)您
起于齐声 动身
子黑子起 起身
公输盘不说 (说同悦,高兴)
请说之
(解释)
3、必答
胡不见我于王 (遇见)
于是见公输盘 (召见)
子墨子见王 (拜见)
见公输盘 (见到)
4、抢答
吾既己言之王矣 (已经)
然,胡不己乎 (停止)
5、必答 把下列各句的“之”分类
1、公输盘为楚云梯之械 2、将以(之)攻宋
3、愿借子杀之 4、请说之
5、宋何罪之有 6、宋元罪而攻之
7、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8、邻有短福而欲窃之
9、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10、荆之地
11、宋之地 12、江汉之鱼
13、攻城之机变 14、公输盘之攻械尽
15、子墨子之圉有余 16、公输子之意
17、然臣之弟子禽滑厘 18、已持臣导圉之器
19、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20、犀凹麋鹿满之
21、此犹梁肉之与糠糟也 22、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22、此犹锦绣之与短福也
(1)助词“的”有:1、10、11、12、13、14、15、16、17、18
(2)助词“不译”有:5、19、21、22、23
(3)代词有:2、3、4、6、7、8、9、20
6、必答 说出下列各句“之”指代什么?
(1)将以(之)攻宋。 代词:它指云梯
(2)愿借子杀之。 代词:他指侮辱“我”的人
(3)请说之。 代词:指这件事
(4)宋无罪而攻之。 代词:指宋国
(5)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代词:邻人的破车
(6)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代词:邻人的粗布衣服
(7)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代词:邻人的粗糙食物
(8) 犀兕麋鹿满之。 代词:云梦之地
二、抢答、指出下列各句通假字,并解释
1、公输盘不说 说同悦。 高兴
2、知而不争 争同诤。劝阻
3、子墨子九距之 距同拒。抵挡
4、子墨子之导圉有余 圉同御。防御
5、公输盘诎 诎同屈。折服
三、必答 说出下列各句是什么句式,并翻译:
(
1)将以(之)攻宋。 省略句。将要用它攻打宋国
(2)夫子何命焉为? 疑问句。先生你有什么见教呢
?
(3)宋何罪之有? 宾语前置。宋国有什么罪过?
(4)胡不已乎? 疑问句。为什么不停止攻打宋国?
(5)胡不见我于王? 疑问句。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
(6)此为何若人? 疑问句。这是怎样的一种人呢?
(7)必为有窃疾矣。 肯定句。这人一定是有偷窃的毛病。
(8)虽杀臣,不能绝也 假设复句。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的防御者。
四、抢答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分为哪三个步骤
(一)以“智、仁、忠、强、知类”的君子标准指责公输盘,使他折服。
(二)以“窃疾”作类比,使楚王理屈词穷。
(三)巧设守城谋略九拒公输盘的攻城机变,并以杀臣不能绝劝告楚王,使楚王收回攻宋成命。
五、抢答 从墨子的言行分析,墨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国造云梯要攻打宋国,不远千里,走了十天十夜到楚国的国都来说服公输盘,表现墨子不畏艰辛,反对不正义的战争的“非攻”思想。
(
二)墨子折服公输盘和楚王的巧妙、锋利的言辞,表现墨子是个出色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具有机灵、雄辩的口才。
(三)墨子冒着生命危险只身深入敌国,说服公输盘和楚王表现墨子
为了阻止一切不正义的战争,不怕牺牲的勇敢精神。
(
四)墨子九拒公输盘攻城之机变,说明墨子有勇有谋。
本课小结
本文通过对话描写,塑造了墨子先生的伟大形象。为了阻止这场非正义的战争,他不怕牺牲,孤身深入敌国,用巧妙、锋利的言辞使战争发动者理屈词穷,又凭着谋略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表现了一个出色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本色。
作业
一、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二、完成练习册练习五、六、七、八。
三、联想题:现代的建筑物有的几十层,甚至有的一百多层,万一发生火灾如何救人?